事實證明,上天再一次眷顧了沈夜北——豫州首屆民選大會,獲得了超出世人想象的巨大成功。
誠然,豫州本地百姓其實尚不具備能夠參選的、最基本的現代正直素養,或者說他們中絕大部分人甚至連參選對自己人生的意義都不明白。可此次殘酷的旱災讓這群在上層社會眼中“愚昧無知、賤如蜉蝣”的黔首們,急需一個渠道來宣洩自己的悲傷、憤怒以及對改善未來生活的、不抱希望的最後一點憧憬。
——用後世平行世界裡某句俗話來說,“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即為此意。
對于沈夜北而言,兩周時間足夠他“災情善後”與“籌備選舉”兩手抓了。比起用錢就能解決的災民重返家園問題,後者反而成了他這段時間忙碌的“重頭戲”。
官員民選。
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難。首先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保證參選率;其次是确保投票有效性;最後也是最最關鍵的,則是減少直至杜絕此次選舉中的賄選。
——畢竟,單就選舉這一項,這可是一片用十個土雞蛋(或許更少)就能換一(政)張(治)選(權)票(力)的神奇土地。
後世史書上記載,此次選舉中沈夜北直接向當時的楚國朝廷請求出動了湘軍、淮軍兩部共計五萬新軍,以外地軍隊力量确保參選官員在選舉前無法做出任何私下賄賂選民的舉動,同時發動各府州縣的基層吏員及鄉老參與到宣講、傳達選舉流程及統計選票的行動中去。
參選的官員們大部分都受過西式教育,但這并不等于他們就從心底裡相信外夷那一套“民選”治度——你總不能指望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能夠用這套理念騙過别人;更何況災情期間大部分官員确實人事兒沒幹過一件,就算他們再怎麼舌燦蓮花,可事實就擺在那裡,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能任由他們糊弄鬼。
于是,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神奇的景象出現了。
“惟上是從”了幾千年的帝國官員們,頭一次被迫低下高昂的頭顱,開始頻繁奔走于各縣、鄉之間,對着自己從來就看不上的泥腿子們“彙報”起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政績”……
“滾吧你!”
“狗官!”
“你他媽還要臉嗎?你M的臉是批發的吧?”
……
絕大多數競選者台下,百姓們都是這樣的反應,也隻能是這樣的反應。若不是一旁負責維持秩序的軍人擋着,群情激奮的豫州民衆甚至能沖上台去把這幫屍位素餐甚至倒行逆施的官老爺們給手撕了。
然而就在這遍地混亂之中,卻真的有極少數官員得到了百姓們的理解與支持。這一小部分人裡就包括此前因赦免白蓮教徒而被罷免的咨議局議長,楊铎。
“……我莊重承諾,若此次當選我将做成以下幾項。第一就是災後重建,以最快速度恢複民生,讓大家夥兒都能過上安生日子;第二,招商引資,開放管制,大力發展經濟,解決咱們豫州百姓的飯碗問題;第三,普及教育,讓咱們豫州的每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學;最後,整治貪腐,還咱豫州一片水綠天青!”
台上的楊铎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百姓們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他們這麼做,并非僅僅因為這一番熱情洋溢且接地氣十足的競選演講,更是因為,在一衆封建官僚中,楊铎絕對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當其他官員都唯上命是從地為了鎮壓白蓮教、無視民生把普通百姓關在家裡不讓出門、放任民不聊生時,隻有他楊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拼着被朝廷追責的風險以赈災和保證民生為重,對白蓮教則采取懷柔和勸撫策略。在他的“抗上”之下,豫州百姓不知躲過了多少人禍、也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活了下來。
“楊大人,咱們支持您!”
“為民做主的好官,不選他還能選誰?”
“俺大字兒不識一個,也不明白這啥選舉到底是個啥,但俺這次就選您了!那個……楊大人,話說回來,您名兒咋寫來着?”
……
底下衣衫褴褛的百姓們七嘴八舌,現場亂的一匹,但氣氛卻是出了奇的好。
在人群注意不到的地方,沈夜北安靜地看着這一切。一旁的秦兵輕聲問道:“動用軍隊維持岷渚選舉秩序,是不是多少有點兒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