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起元記 > 第54章 分合(十二)

第54章 分合(十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檐下山雀挺翅,驚折線香袅煙。許雙明呆坐棋盤前,未等對座小兒最後落子,已見滿盤落索,怔怔出神。周子仁斂袖着棋,嗒一聲輕響,振落竹簽末端半炷香灰,星火盡散。他舒氣而笑,拱手俯面道:“承讓。”

對面少年久未回神,隻癡望棋局,腦中不住複盤,卻不知錯走何處。“一炷香。”李明念支首側躺一旁,手撚半塊綠豆糕,“我記得你從前去莊裡下棋,一局少說也得一個時辰?”

許雙明僵住臉。“丁夫子與子仁互識棋風,是以往往纏鬥許久。”周子仁解釋,“雙明大哥走棋大膽,卻也不失缜密。若大哥熟悉子仁棋風,子仁今日未必得勝。”

“是我技不如人。”許雙明卻坦言,盤腿撐膝,端肅面目,“你也頭一回與我對局,一炷香便得勝,分明棋力遠高于我。”

填那半塊糕點入口,李明念瞧他一眼:“你還挺老實。”

“願賭服輸,原就無甚可辯。”對方坦然。

周子仁斟一碗溫茶遞上。“子仁初學棋時,曾聆師訓:對棋如對人,弈者身在局中,心囿得失,自不比局外人清。因而弈棋不若觀棋,觀棋意在觀人,待到入局,心有人而無我,方可制勝。”他笑看對座,“我與雙明大哥未曾對局,卻已相識數月,大哥觀我,我亦觀大哥。今日一弈,似是我看大哥更清些。”

口中茶水不及咽下,許雙明眼皮一跳,直睖這小兒笑臉。怎的覺着他話裡有話?

“那倒不假。”李明念乜斜着眼,“你說他是好人那日,這夯貨還笑你金貴。如今他吃你煎的藥,飲你打的水,也不知究竟哪個金貴。”

少年嗆咳起來,漲紅臉膛。“從前是我魯莽。”他捺住咳嗽,忙擦一把嘴,沖小兒彎身禮謝,“這幾日多謝你照料。”

“雙明大哥是傷患,亦是客,照料大哥本是我之責。”小兒伸手扶他,“現下輸赢已定,大哥與我一道溫書罷。”

直起一半的腰複沉,許雙明面上血氣未褪,竟又青了半截。“……那便溫書罷。”他自牙縫裡擠出聲來。見他如臨大敵,周子仁想一想,忽又提議:“大哥今日方得起身,想來神思不濟,也難專注。不如我先給大哥講三個典故,待聽過故事,大哥再行溫書可好?”

“好!”少年一挺腰杆。多講幾個才好!

耳旁人聲絮聒,屋内野兔拱竹籃窸窸窣窣。李明念翻一個身,倒頭合眼,口齒間仍餘豆甜竹香。

三個故事道盡,已是日斜風歇時。“……軍隊得以橫渡太淵河,攻入東南。這便是元軍南下最要緊的渡河之戰。”擺開案上書卷,周子仁瞧向對面少年,“雙明大哥有何想問麼?”

筆墨紙硯皆已擺置妥當,許雙明肘撐案前,滿面嚴肅。“隻一個問題。”他道,“那個大祭司淨池當真能呼風喚雨?”

周子仁搖頭:“不知。”

“啊?”

“渡河之戰最初見載于亨朝史書,雖曾考證元朝殘存的史料,但大多為民間傳說,所以始末詳情不過史官猜想。”小兒聲色平靜,“人族各朝相隔皆逾百年,許多史證盡毀于戰争,不僅元朝,便是距今最近的利朝,亦多有史事難以查證。”

“那學這些史書有甚用處?”許雙明眼鼻愈發苦作一團。

“細節雖不可考,卻有許多可鑒之處。”周子仁不急不躁,“如無呼風喚雨之力,雙明大哥以為元軍要如何南下?”

少年抱臂思索。“走靈墟嶺必然不成。可太淵河河面那樣寬,水流又急,北方并無大船,乘小舟強渡怕也不成。”他冥思苦想,毫無頭緒,“若不能一夜間令河面結冰,還真不知該如何渡河。”

小兒一笑。“調兵東去,待到秋後枯水期,自下遊挺進即可。”他道。

“枯水期?”許雙明驚訝,“太淵河還有枯水期?”

束袖撫平竹紙,周子仁提筆蘸墨。“南方地勢西高東低,太淵河北源西北昆侖江,出自靈墟嶺餘脈,流經北方高原,泥沙衆多。因地勢陡變,太淵河上遊河水流速極快,泥沙難得沉積,故而水深且險;下遊漸入東部平原,加之泥沙淤積,分支愈多,水流愈緩,秋冬水量劇減,河道斷流,即成枯水之期。”他勾出險山兇水,“元軍自西北神封南下,遇昆侖江而東向,方見靈墟嶺末端的太淵河。正逢春夏汛期,上遊又河水湍急,才緻始帝感歎天河莫渡,神嶺難越。”

筆尖提出的水紋止在河中。許雙明領悟過來:“所以隻要領兵繼續往東,走過數月,便正逢下遊秋冬水枯,可以渡河南下。”

“正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