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飄飄對老人們談論的話題不感興趣,便拉着王奕博,做直播去了。
兩位老人意趣盎然地,繼續他們的話題。
老學究說:“其實,當時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塊殘片,上面也有3個字---‘讨南羌’。所以,這句話連起來,就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讨南羌’。”
“噢~”淳于溷道,“那,這句話,便成了戰争的口号,就像解放濟南時,解放軍喊的---‘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是這意思。”老學究說,“根據《漢書.趙充國傳》記載,漢宣帝時期,趙充國曾經奉命讨伐南羌,漢宣帝把這句話寫在诏書裡,作為一種對出征必勝的祈禱和祝願。”
淳于溷:“那麼,這幾年炒的如此火熱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預言,說是‘對華夏未來國運的預測’,豈不是無稽之談?簡直是,自己哄自己玩兒嘛!”
老學究:“五星連珠,20年發生一次,它本來就不是預測國運的。但是,自從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發現了這塊斷開的織錦,讓11個字的戰争口号,變成了8個字的國運谶語。”
淳于溷:“你為何這麼說?”
老學究:“古代,有‘絹保八百,紙壽千年’的說法。就是說,蜀錦不比紙張保存的時間長。而發現的這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推斷是漢末三國時期生産的蜀錦,距今已有1800多了,卻是完好地綁在逝者的右臂上,而且,織錦的色彩絢爛,文字激揚,紋樣詭秘,意蘊神奇……仿佛是人為地,拐着彎兒地撕掉了‘讨南羌’三個字。
誰敢說,這不是天意?!
若這個織錦真是天意,那麼,‘五星’就不能理解成‘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
淳于溷問:“那,應該理解成什麼?”
老學究道:“五,是中國古代數字文化中的重要數字之一,象征着中庸之道---平衡與和諧。
在中國文化中,數字‘五’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它代表着‘中心’與‘恰到好處’。與數字‘九’結合,又成了‘九五之尊’的内涵,被賦予了極高的尊貴之意。”
淳于溷又問:“那麼,‘星’呢?”
老學究說:“星,在中國文化中,常常代表着‘希望、夢想和指引’。‘五’和‘星’連在一起來,就是‘偉人、聖人’的意思,于是,這八個字,也就成了---聖人出東方利中國。”
淳于溷:“可有考究?”
老學究:“考究,應該從‘燒餅歌’和‘推背圖’裡去找驗證。”
淳于溷:“找到驗證了麼?”
老學究:“劉伯溫就有,關于2024年将有聖人、偉人出現的預言,原文是這樣說的---
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
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院與道院;
将在寒門草堂内,燕南趙北把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