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等你回家 > 第58章 唐詩宋詞

第58章 唐詩宋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美味佳肴陸續上了桌,任飄飄一邊唱着歌,一邊用眼不時地瞟桌上的一盤一盤的菜:

[歌曲]“提起那松老三,兩口子落平川,一輩子無有兒,所生個女兒婵娟呐,小妞哎年長一十六啊,取了個乳名兒,姑娘叫大蓮。”

白胡子說:“我認為這首歌曲的歌詞沒有問題,其内容隻是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既保留了當時舊社會的時代特色,也沒有大尺度不合适的描寫,聽不出哪裡有低俗的地方。”

淳于溷道:“其實,馬岐針對的并不是《探清水河》這首歌,而意在點名批評了德雲社,和郭德綱的低俗相聲……”

看見白胡子與師父已經開始舉杯暢飲了,任飄飄嘴上唱着“姑娘叫大蓮……”突然,她的話鋒一轉,“愛叫什麼,叫什麼吧!”說罷,跑到座位上坐下,拾起筷子就開吃,還滿口淤塞低嘟囔道,“吃飯了,也不喊一聲,中午飯還沒吃呢!”

被閃了扳的王奕博,一個人傻站在那裡,壓低聲音朝她喊:“喂!還直着播呢!”

任飄飄卻頭不擡眼不睜地回道:“關了,關了,關了!”

看着狼吞虎咽的任飄飄,淳于溷與白胡子相視一笑,随後,又對王奕博說:“你也過來吃吧!”

王奕博關掉了直播,坐在任飄飄的身邊,朝兩位老者“嘿嘿”一笑,也吃了起來。

白胡子跟淳于溷又舉起酒杯,碰了碰,繼續倆人的話題:“郭德綱,确實帶來了相聲藝術的中興,但同時,被前幾代相聲演員所摒棄的倫理哏,因為德雲社的興起而再度現身江湖。”

淳于溷問:“您老認為,相聲藝術到底該不該有底線?”

白胡子道:“什麼是底線?要評價一門藝術,首先要了解它的起源。相聲作為昔日天橋撂地的把式之一,是最不入流的下九流。為了吸引更多人來觀看,并且以此獲得賞錢。撂地說相聲的藝人們往往拿出十八般武藝,說、學、逗、唱樣樣精通,不過是入門基本功,同時還得有自己的獨門絕活兒,當看家本領。

既然是下九流,那當然不必拘束什麼底線,能養家糊口才最重要。

老一輩的撂地藝人們,自己也曾坦言在那個年月,說相聲的不過是個玩意兒而已。拿自己和搭檔的家人朋友砸現挂,說說有些帶葷的倫理哏,哄得看客們哄堂大笑。既然笑了就是聽得高興了,也就能多給幾個賞錢。可以說,倫理哏的誕生,是撂地的藝人們迫于生計,不得不為之的謀生之道。

在新中國成立後,馬三立、侯寶林等,真正在天橋,經曆過打把式賣藝的老先生,開始捉摸如何将昔日,難登大雅之堂的相聲,改良為一種可以比肩于京劇等傳統藝術的表演形式。

倫理梗以及相聲表演中,一些打擦邊球的小曲兒,一概棄而不用;諷刺不良現象,讴歌真善美,成了‘高雅相聲’的一貫追求。

老先生們要改良,改良的進程也确實頗見成效,至今幾大名家的相聲段子,仍舊是各個年齡段,百聽不厭的經典作品。但是,在進入了千禧年以後,以姜昆為代表的‘正統相聲’或者說‘高雅’相聲代表們,有抱殘守缺的嫌疑,作品質量下降的同時,又固步自封,不去深入去了解人們究竟喜歡聽什麼。

姜昆等人攻擊郭德綱相聲,說其相聲内容毫無教育意義,不過是‘低俗、庸俗、惡俗’的結合。郭德綱則對此批評不屑一顧,并回擊聽相聲要受教育才是有病。”

淳于溷問:“老先生,您是站在誰的立場?”

白胡子道:“這不是站在誰的立場的問題,而是曲協還要不要相聲這門藝術形式了。”

淳于溷問:“您老為何這麼說?”

白胡子呷了一口酒說:“一個靠渾口起家的相聲藝術,卻非要讓它變得高雅,這不是扯淡麼?那麼,等待它的,也隻有滅亡。

不但是相聲,其實所有的文體,走的都是同一條路子。

記得有位文藝評論家曾說過:任何文藝形式,都是‘發于民間,興于文人,死于高端’。也就是說,一旦一種藝術形式,包括詩詞歌賦,隻要它進入格調化,高級化,也就喪失了它原本的創造活力,而使之變得呆闆而高雅,最終趨于平淡,随之而亡。

先說詩,它走這個過程大約走了一千年。從春秋戰國時期民間釆集的《詩經》,到音韻學發展的魏晉,再到格律詩大興的盛唐,随後就進入了平淡期。

為什麼會有詩?人們為什麼會喜歡它?其實,并不是因為它的‘高大上’,喜歡它的,就是那種通俗。

還有甚者,《詩經》裡有很多罵人的詩,罵的可謂‘露骨’、‘解恨’!比方說,《相鼠》中的‘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其意思是說,那些貪官污吏啊,幹的事兒,都有點兒不要臉了,既然,都不要臉了,還不如快點去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