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嫡兄 > 第44章 陸瑾祭

第44章 陸瑾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沒有久放的屍身,隻有新建的墳茔。

建在蕭不言熟悉的地方,後山的鳳凰木林中。

墳包很小,拿青磚砌成,最惹眼的是墓碑上的名字。

“巫皎”及“烏梢”,由巫嬰所立。

這名字無疑讓他不願信的死訊顯得更真了。

蕭不言一動也不動地盯着那墓碑,直到耳邊傳來腳步聲才回神側首。

來的人是巫嬰。她消瘦了不少,面上透露出淺淺的病态,顯得整個人愈發沉默與不起眼。

蕭不言眨了眨眼睛緩了緩眼底的幹澀,啞聲問:“……皎皎去芳茗居見了誰?”

巫嬰用了藥裝哀思過度,這些日子又被除去辛随以為的所有人勸慰節哀,恍惚間竟真生出幾分難見故人的郁郁之情來,做戲的本領比以往強了太多。

“人都不在了,追究這個還有什麼意義。”她無波無瀾道,“且既然皎皎在時沒有告訴你,我便更不會說了。”

這些時日她都沒透露分毫消息給辛随,眼見着她因一個“巫皎”的名字生出萬分困惑也無動于衷,更不用說本就打算隐瞞到底的蕭不言了。

蕭不言被巫嬰後半句話刺了一下,面色愈發難看。

他閉上了眼睛,像是終于下了什麼決心,冷聲道:“把墳挖開。”

周武與田柒頭皮一麻,誰也沒敢動,而一旁的巫嬰直接被點着了。

苗疆巫族自稱是山神的孩子,對死亡格外敬重,認為所有人在死後都該回歸山林後土的懷抱。若屍身被野獸啃食或死後被被驚動,則與永世不得超生無異。

饒是心知肚明墳裡埋的不是蕭景姝,巫嬰仍克制不住怒火,指着蕭不言的鼻子罵道:“你瘋了不成?且不說我們苗疆,便是中原,也沒有随便挖人墳冢的道理!”

她厲聲道:“以往我和皎皎一起聽你少年時戰場拾骨的傳聞,她還誇你敬重死者,你如今就要這麼對她麼??!”

蕭不言又想起自己與智能方丈一起收斂過的骸骨,時至今日,他仍舊清楚記得斷了肋骨的有誰,腿骨上有刀痕的人有是誰……外祖的肩胛骨被劈過,母親的腕骨因常年習武而格外粗大……

那麼多人!那麼多情願赴死的人!那麼多再也見不到的人!

“皎皎那麼惜命,我不信她就這麼不在了。”蕭不言冷眼掃過巫嬰與辛随,“你們不告知我實情,我便自己親眼看。”

他看向一動不動的兩個下屬:“還愣着做什麼??!”

田柒一把拽走了縮着脖子裝鹌鹑的周武:“君侯,我們先去找兩把鐵鍬來……”

一旁的辛随冷笑一聲:“怎麼,覺得我們合起來騙你?覺得墳裡的屍骨是假的?”

她走近幾步,逼視蕭不言:“蕭不言,誰不知道你那點識骨的本事?我若是作假,你真覺得墳裡的屍骨能讓你輕而易舉看出來是不是皎皎的?”

他的額角迸起了青筋,面上是顯而易見的怒色,被辛随字字如刀的言語割出一道道心傷:“巫嬰是她的阿姐,我是她的老師,你又是她的什麼人,竟妄圖在這種她的身後大事上私自做主?”

蕭不言顫聲道:“我臨走之前托你這個老師好好照顧她。”

辛随默然片刻:“……我也沒想到自己會做不到。”

蕭不言放棄了挖開墳冢的念頭——他怕看到那墳裡的屍骨是真的。

然而直覺仍舊告訴他,皎皎仍舊好好活着。

他的直覺從未有錯,他這次的直覺更不能有錯。

可皎皎若是還活着,她會去哪兒?

是和那個李順一起離開了,還是仍舊藏在劍南?亦或是去了什麼意想不到的地方?

從相識以來的種種相處掠過腦海,蕭不言倏然道:“我要去一趟苗疆。”

辛随的面皮抽了一下,不可置信道:“衛觊回金陵了,接下來都是要緊的大事,你這時候要去苗疆??!”

先前怎麼沒看出這小子這麼不靠譜?

年紀輕權位重沒人管得住,簡直想一出是一出無法無天!

巫嬰心裡卻是慌了一瞬,不過很快又穩了下來,嗤了一聲:“你去啊,最好能活着回來。”

倘若苗疆那麼好進,便不會封閉這麼多年了。天盛年間苗疆與大晉最親密時,朝廷都沒派兩個人來苗疆做官,原因就是瘴氣毒氣太多容易死人。

就連朝廷送邸報,都是苗疆自己派人出族地取回去,而不是信使送進去。

蕭不言自己要去找死,她有什麼可怕的——況且即便他真入了苗疆又能怎麼樣?

不是說如今苗疆當家做主的是巫緒麼?

那可是個最恨同齡人比他強的家夥,能給蕭不言好臉色才有鬼。

……

金陵。

使團離開時浩浩蕩蕩一大批人,回來時卻隻有衛觊并着幾個不怎麼能做主的,其餘的全被辛随扣下了。

幾乎是剛一入城,便有各方前來打探消息,不過衛觊一個也沒有理睬。他也沒有回府梳洗的打算,徑直往宮裡去,果不其然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中和帝派來接他的太監。

是個熟識的面孔,于是衛觊毫不避諱地問:“陛下怎麼樣?”

那太監愁眉苦臉道:“近日頻頻動氣,身子愈發不好了。”而後又壓低了聲音,“最初知道動兵消息時是氣劍南與定安侯,後來看到劍南的檄文及您的急報後更氣劉相公。”

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怨,很難轉到别的人身上去。

衛觊心道,也不能怪陛下總是怨老師,實在是老師太不給陛下面子了。

譬如眼下,明明陛下急着見自己,可老師還是這麼把自己攔在半道上了。

衛觊的态度并不像以往那般恭敬,帶着千裡奔波的勞累歎了一口氣道:“老師想問什麼快些問罷,陛下怕是等急了。”

劉忠嗣看起來也憔悴了幾分,聞言道:“我與你一同去見陛下。”

中和帝依舊卧床不起,聽見通傳聲才由小太監扶着坐了起來。

寝宮中彌漫着濃郁的藥味,衛觊心頭突了一下,面上也帶出了憂色。

他是真情實感地怕中和帝突然駕崩,畢竟眼下還沒到他駕崩的最好時機。

中和帝微微擡了擡手,機靈的小太監便為兩位重臣搬來了圓凳,随後便恭謹退下,隻餘君臣三人。

雖說中和帝未有一日真正大權在握,性情也不适合當皇帝,可到底不全然是個蠢人,開口問的第一句話是:“劍南與蕭不言早有勾結?”

衛觊沒有承認或否認,隻猶豫片刻道:“此行時日不算寬裕,臣查探到的東西不多,不敢妄斷是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