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姑娘,眼下府上一切正常,明日你可否别将此事說與少奶奶聽?”
他上有老下有小,可不想丢了這飯碗。
唐一意故作為難地點了點頭。
“多謝姑娘。”
門仆打起精神,又全神貫注地看起門來。
第二日醒來,姜麥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依舊忙着打理謝府的事務。
難得碰上豐收年,謝府今年的小麥又豐收了,她還得親自去糧倉中察看麥粒的情況,順道打聽一番别家的出價,好給自家麥粒定一個收益最高的售賣價。
如此一忙活,唐一意又沒有勸她回姜府的機會了。
不過昨日方才結識了杜從書,唐一意打算再從他身上入手。
第一次進入杜從書的書齋,唐一意和柳雲關就被滿屋的書冊震驚住了。
書齋的空間不算大,但卻最大可能的放置了立着的書櫃,每一層書架上都擠着滿滿當當的書冊。
“這麼多書,這找起書來會不會很麻煩?”柳雲關忍不住問道。
杜從書搖頭,從最外層的書架上拿出一本冊子,翻開了給唐一意二人看。
“屋中所有書的擺放位置都在這冊子上有記錄,若是需要,翻開這本冊子便可輕松找到書冊所在。”
“好聰明的辦法。”柳雲關誇贊。
“是麥兒想出的法子。”
“杜公子相當癡情啊。”唐一意雖然覺得姜麥已為人婦,杜從書卻還如此惦念不大合适,但回頭想想,他這些年極少主動去打擾姜麥生活,隻是安靜守着這些書冊和回憶,又覺得其實并無大礙。
“這裡的書都是當年麥兒贈與我的。”杜從書如數家珍。
唐一意順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櫃子嶄新的書冊。
“杜公子,我可否翻閱一番?”她問道。
“姑娘請便。”
眼前書冊多得讓唐一意眼花缭亂,她勾起手指随意拿下一本,這書冊表面看着嶄新,翻開之後卻是泛黃的書頁,定睛一看,一行又一行清秀的字迹映入眼簾。
“這是……”
“這些書冊原是麥兒的,閱讀時她有随手勾畫的習慣。”
翻了幾本書冊之後,唐一意對姜麥與杜從書的共鳴有了清晰的認知,他們都喜好讀書,亦常常會在對方讀後的書冊上再書寫自己的感想。
這世間最難得的便是碰上知音。
杜從書念念不忘自有他的道理。
翻到最頂上的一冊書時,一封信從書中落到地上,被杜從書拾了起來。
“這又是何物?”唐一意好奇。
“是麥兒當年出嫁時給我寫的絕交書。”杜從書苦笑道。
七年前他在城郊的歪脖子樹下等了姜麥整整一夜,他好不容易下了決心帶她離開,她卻未能及時赴約。
他以為姜麥是改變主意了,卻在回城之後聽聞了姜芽的死訊。
姜府上下一片缟素,姜麥将自己深鎖房門之中不願見人,失去姜芽傳遞信件,杜從書再沒法子見到姜麥的面,他在姜府門前苦等多天,終于見到姜麥,誰知她再次出門竟是為了嫁給謝承軒。
杜從書很難過,他能接受姜麥移情别戀,但不能接受她嫁給不愛之人,更何況那還是個病秧子。
他和姜芽一樣,隻希望姜麥能幸福,哪怕這幸福不是自己給的。
姜麥出嫁那天,他在姜府門前等着,想再勸一勸她。
可她卻蓋着紅蓋頭,一言不發,隻是讓陪嫁的侍女将一封書信塞給了他。
這便是絕交書。
姜麥從此要斷了與杜從書的往來,生生不見。
這麼多年過去了,杜從書除了七年前展開過一次書信以外,之後便将它藏了起來,再不去觸及。
“或許姜麥也有自己的苦衷吧。”唐一意安慰道。
雖然他們都沒有錯,可姜芽的死已經成為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了,沒辦法再心無雜念地相處。
書齋中的氣氛有些沉重,唐一意試着扭轉話題:“杜公子,你可想到什麼法子能讓姜麥回到姜府?”
“回姜府?”
杜從書先前以為姜麥隻是不願意見自己而已,可這麼多年她竟連家也不願再回去嗎?
唐一意點點頭,回答道:“對,最好是能在中秋那日回去。”
聞言,杜從書沉思了片刻,而後說道:“這委實有些難度。”
“何出此言?”
“中秋那日是麥兒的生辰。”
“那不正好?可以回家團聚。”柳雲關覺得一切順理成章。
杜從書歎了口氣,道:“可中秋那日,亦是芽兒的生辰。”
“這是何意?”
有個不祥的念想開始在唐一意心中滋生。
“麥兒與芽兒是姜府的雙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