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咬牙切齒道:“突厥人其心可誅。”
裴行儉明白了突厥人的歹毒,這是要他們眼睜睜的看着那幾千唐軍步卒被突厥人打殺而無能為力,也讓活着的唐軍對死亡産生恐懼,這是在殺人誅心。
蘇定方在西域死戰,朝内的李治也不太平。
先是李治收到了一份朝臣對現在的中書令李義府的彈劾奏折。
李義府是何人?衆所周知是李治的近臣,自從廢王立武以來就是李治不可或缺的功臣,是李治和長孫無忌皇相之争中發揮了絕對作用的先鋒,所以現在的李義府就是李治面前最炙手可熱的朝臣,李治不止擢升李義府為中書令,還是檢校禦史大夫、李弘的太子賓客,河間郡公,并為李義府在長安修建宅第,可謂是寵冠朝堂,一時無二,家中的子弟也被李治封為清官要職。
可就是這麼一個衆所周知的備受皇上尊寵的李治的大紅人,卻被人用密折彈劾。
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這個密折彈劾李義府的人是看不上李義府?還是不把李治這個皇帝放在眼裡?這讓李治甚為氣憤。
更讓李治氣憤的是彈劾李義府的密折中說李義府貪婪成性,與家中的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大肆賣官鬻爵,廣結朋黨,李治着内侍監秘密調查之後,彈劾李義府的密折的确沒有虛言,還真是這回事,李義府還真的這麼幹了。
所以有人彈劾李義府,彈劾之事又屬實,李義府又是李治不可或缺的人才,李義府上一次作弄刑獄想要納女犯淳于氏之事已經在朝堂鬧出了風波,最終導緻大理寺丞畢正義自殺在獄中,這已經讓李治頗有不滿,現在又被人彈劾賣官鬻爵,李治該怎麼做?
無奈之下李治詢問武皇後的意見,武皇後道:“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陛下要用人,君子可用,小人也可用,用其所長,隻要大德不虧,大節不虧,對陛下忠誠,什麼生活德行問題,結黨營私之事,陛下皆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三國時曹操手下有一個很重要的謀士名叫郭嘉,郭嘉其人就因為這樣的問題被禦使告發到了曹操面前,但曹操依舊對郭嘉信任如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臣妾認為陛下不用為此事煩憂,尤其是當下李義府對陛下還是有重用之人,可既然有人彈劾于他,陛下也不可對他太過放縱,私下敲打一番即可。”
李治聽武皇後說的有道理心中也就有了想法,于是讓内侍監低調的把李義府招進了宮來面聖。
李治先是把李義府扔在紫宸殿外晾了半個時辰,然後才讓誠惶誠恐的李義府進門,進去之後李治對李義府不悅道:“李愛卿,朕聽說你的妻子,兒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有朝臣甚至都把密折送到了朕的面前,朕都在替你掩飾,你該對他們多加管教了,莫要讓朕失望。”
李義府聞言勃然變色,他倒不是震驚自家妻子兒子女婿做了不法之事,因為他們做的這些事李義府都知道,他震驚的是有人用密折向李治告了自己的狀,好在李治沒有把這些事上綱上線,而是替自己“打了掩護”,說明皇上并沒有把這些事放在心上,但這對李義府也是一個不輕不重的警告,告誡自己要收斂一些。
李義府還小心翼翼的想要詢問是何人用密折告發自己:“是何人告訴皇上的?”
李治道:“此事你知道即可,不用知道是誰告訴的朕。”
李治對李義府還是有一些了解的,知道李義府是一個睚眦必報之輩,不然也不會有李貓的“美名”,也就不給李義府這個報複密告自己朝臣的機會。
隻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治倒是想要放李義府一馬,李義府自己卻不消停,原來是李義府和自己的同僚又因為一事鬧将起來。
卻說此人是誰?
和李義府同為中書令的杜正倫是也。
要說杜正倫也是一個人才,早年在前隋考中的秀才,可謂是科舉制度建立以來的第一批受益者,可惜後逢天下大亂,杜正倫隻是善寫文章,而不是以武立勳,也就一直沒什麼大的成就,最後還是被魏征親自向太宗皇帝舉薦,說是“此人才能古今無比,可為相”,這才被太宗皇帝看在眼裡,後來就去做了李承乾的太子左庶子,負責教導太子之事,也算是太宗皇帝對杜正倫才學的認可。
并且太宗皇帝在杜正倫上任前掏心置腹的和杜正倫說自己這個太子大兒子,因為腳上有問題導緻跛腳,所以心裡可能會有一些自卑,心思也比較敏感,也就有一些看起來特立獨行的愛好和行事風格,但這都是小事,太子沒什麼大毛病,所以你教導他的時候要用心,要試着理解他,有問題就歸勸他,如果有什麼搞不定的事就來告訴我,我們一起想辦法。
太宗皇帝的想法是好的,害怕兒子因為跛腳的事自卑,傷了自尊,所以事先和太子的老師溝通好。
結果太子李承乾當時正是叛逆的時候,杜正倫也的确搞不定他,杜正倫不是和太宗皇帝這個家長溝通解決問題,而是直接把太宗皇帝和他說的話告訴了李承乾,他直接說:“我來的時候皇上就告訴過我,說太子因為跛腳所以心理上自卑,身上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小毛病,但臣是太子的老師,有責任教導太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希望太子能夠明白這些道理,不然我就把太子做的事去告訴皇上了。”
這可倒好,太宗皇帝讓杜正倫和家長溝通,杜正倫卻直接把這些話說給孩子聽,叛逆的李承乾哪受得了這樣的說教,直接被這種“告家長”的話傷了自尊,他跛腳本就是自己心上的一根刺,卻還要被自己的爹特意點出來告訴外人杜正倫,又被杜正倫當衆指出來,直接就給杜正倫來了個皇太子大鬧東宮。
事後太宗皇帝質問杜正倫為什麼要把自己和他說的話告訴太子?
杜正倫答:“我勸導他,他不聽,所以就用皇上的話來吓唬他,希望太子有所畏懼,或許可以改惡為善。”
太宗皇帝一聽就是血壓上湧,自己跟杜正倫說的是太子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小毛病,但孩子還是個好孩子,你杜正倫直接讓朕的兒子棄惡從善,你才是惡,你全家是惡!
所以太宗皇帝一氣之下就以“洩露禁中語”的罪名把杜正倫貶到了谷州做刺史,谷州,今天的河南境内。
後來太子李承乾又幾次和太宗皇帝鬧矛盾,太宗皇帝就想起了杜正倫教導太子之事,覺得他在谷州還不解氣,直接就讓杜正倫去了交州做都督,此交州不是山東膠州灣的膠州,而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南越九郡交趾郡名叫交州,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境内北部,杜正倫直接從河南就到了越南。
再後來太子李承乾事涉謀逆,太宗皇帝對杜正倫的恨上升到了頂峰,交州也不能一解心頭之恨,又讓杜正倫去了驩(huan)州,今天的越南境内安城縣全家安家落戶,這下杜正倫又從越南北部快到了越南中北部,越走越遠,比流放嶺南還遠。
直到後來李治即位,杜正倫這才被從太宗皇帝詛咒的大名單放出來,先是做了郢州(武漢武昌)刺史,後又做了石州(山西離石)刺史,直到去年杜正倫才被李治召回長安做了中書令,和李義府一模一樣的中書令。
現在杜正倫和李義府一山難容二虎,兩位中書令内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