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英美]研究員 > 第262章 262 加劇

第262章 262 加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愛是最堅定的信仰。

262 加劇

***

我們隻是遵從了現實,并從上帝視角将角色們本無從知的現實,投射到他們眼前。

直到很久之後,在場的人才聽明白華尼托未盡言的深意。之于當時,那不過是諸多九頭蛇投機取巧的詭辯之一,了無意義。

學界的狂風席卷過境,終期未知。名為變革的腥風也細無聲得滲透到了各行各業。

嗅覺靈敏的機會主義者,忙慌着用關系網編出一把保護傘,于将壓境的暴風雨中求一隅無虞。隻這來勢匆忙、指向不明的飓風天,人人自顧不暇,精緻的利己者,誰又願為誰許諾成本未知、代償未知、收益未知的保護。

利益的聯盟在飄搖中瓦解,一心的護道者于危難前團結。比方應許的求索者瀕臨潰散。比方X學院裡的衆志成城。

慣于求取之人想象不了付出,沒有付出的沙盤堆不起塔防,困囿于散沙一盤。

貝魯西斯苦于思求而緻的連日無作為,加劇了這建于急利、毫無根基的扭合體的崩潰。應許之地的求而不得、“先知”預言前後的矛盾,讓更多的人走到了他的對立面。貝魯西斯的信譽銳減,權威在日漸的質疑聲中所剩無幾。

平緩的不服者提議重現領袖,激進的聲讨者要求離開。貝魯西斯和他的應許之地一說,被聲讨者們描述成操控人心的話術,而這所謂聚栖地則是用來拴鎖苦力的牢籠。而今騙局被戳穿,他們的自由意志理當被返還,離開的決定更當被遵從。可反抗需要人手,不服者們對聲讨者的一意孤行亦不能全盤忍讓,哪怕不再信服貝魯西斯,可目的是為一緻,便不該被情緒左右,鬧離開。

貝魯西斯有心無力,他僅餘的追随者不許他露面,說他的出現隻會讓混亂更混亂。他很傷心,卻也無能為力。

這亂局是阿爾法預料中的事态,他未想到是來得如此之快。但,并無妨礙。他和他的親信看着不服者與聲讨者之間的矛盾從禮貌辯論、口角之争,到推搡摩擦、聚衆鬥毆,一步步加劇演化,并放任着這演化,直到事态隐有失控的迹象。

精挑細選、訓練有素的純種戰鬥者持槍帶械,将争鬥者包圍。

瓦解暴/亂,總是從令之爆發開始。

***

*

阿爾法慢條斯理得戴上黑手套,冷漠的視線掠過将潰塌的世外桃源,最後的喧嚣。啪,嗒,皮革彈回掌根,指揮官訂正目光。

“肅靜。”随行長官左右的西塔吼了一聲。年輕人總有用不完的活力,和格外大的嗓門。

“鬧市”像被按下靜音鍵,污穢的辱罵、饒舌似的辯論、和你來我往好不精彩的棍棒比劃,于同一時暫停。慌亂不安的視線被喝止聲吸引。或者說被冰冷的槍管逼停。

長官并沒有開口的意思。充不了場面的烏合之衆都得親自管束,這長官當得未免太掉價了。阿爾法把頭向右側微偏,壓在帽檐下的眉峰看不真切,但大約是皺着的。他素來不喜聒噪和愚蠢。

右側的伽馬用指節把軍帽向上頂了頂,好叫底下的人看清。是的,今日他們特意穿了整套制式。這是貝塔的主意,說什麼挺括的棱角會給人以視覺壓迫,這種心理層面的功效是迷彩作戰服所不具備的。當時在場的人,都以為阿爾法會呵斥一句“無稽之談”,畢竟這家夥什麼都不上心、獨熱衷于怪點子。但阿爾法出人意料得道了聲“在理”。

而今看來,确實在理。

隊伍裡并沒有貝塔,真想讓這家夥瞧瞧那些萎靡耗子縮頭縮尾的模樣。伽馬在心裡感慨。但那家夥鐵定不是縮在營地,就是藏在哪個背陰處躲懶。沒人管他……也管不了……

貝塔從前可不這樣。論起愣頭青式的沖鋒陷陣,他和西塔難分伯仲。但自打哪場有名的變種人戰争落了傷病、幾乎廢了條腿,他便是這副做什麼都恹恹的模樣。而這種災難的根源,是不服管教、自視甚高的毛頭小子。貝塔為了救人差點把自己搭了進去。自此之後,這個團隊多了一條鐵一般的紀律——不問閑事,不管閑人。

從記憶之海收回視線的伽馬,眼神冷徹。年複一年,鬧劇、癡愚和盲目總在複刻。

“諸位。”伽馬的聲音遠不及西塔嘹亮。畢竟在貝塔自說自話搶了“文弱軍師”飯碗之前,他才是那個正兒八經的軍師。文職嘛,哪敢和武職比粗犷。但壓人的從不隻嗓門,“諸位的肆意已嚴重影響了基地的正常運作。這不是一個失散人員收容所,更不是先知的後花園。你們聚集在這裡——不論你們自以為緣何而聚集——是為了抵抗你們所不能、不願、不甘承受的現世。這是一個有紀律的抵抗組織,而組織離不開秩序。”

不大的聲壓,壓住了烏壓壓的人群。對突如其來的局面反複反應不及的抗議者們,在聽懂秩序維護者話裡的暗喻後,終于開始驚慌、騷動。

“我們是先知的追随者,主的信衆。主不會随意丢下任何一個子民,先知為我們互道,而你們理該是互道的守衛,聽命于先知。你們的行徑是對先知的不敬,對主的違抗,主不會寬恕任何一個缺乏敬畏的敗道者。”

“至高的造物者全聽、全視、全知,敬佑者得主賜福,拂逆者将緻罪罰。無知的人啊,主的殿堂會為你閉門,通往應許的步道不會再向你敞開。忏悔吧,祈禱吧,趁仁慈的主對知返的羔羊尚有憐憫。”

……

譴責、指摘、布道、頌禱紛沓而至,那是溫和的不服者溫和的反抗。而激進的聲讨者,手握并無殘缺、也未損壞的農具、鐵器,遲遲不敢動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