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扶光入滄海 > 第238章 故人所托

第238章 故人所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熙帝沒有立皇後,但是他有女人,在無盡的寂寞中,他試圖用别的女人排解過,這樣的女人有七位,皆封妃位,養在内宮,以姓氏作為封号,有兩個妃子都姓郭,就大郭妃,小郭妃的稱呼着,元熙帝都沒有給個封号以示區别。

如今這七個女人,已經故去了三人,戚妃是第四個,太孫妃說,‘陛下身邊的人不可怠慢。皇家的威儀也不能有失,你們按着老例辦吧。’

那以前的老例是怎麼樣的?

第三位去世的嫔妃,還是在元熙四十八年之前去世的,那時候元懿太子妃還在世,内廷之事沒有交給後妃,一直是元懿太子妃掌管。元懿太子妃先不斷的向元熙帝禀告後妃的身體狀況,在後妃去世後,草拟喪儀請元熙帝定奪,這裡一堆的事,怎麼設靈堂;怎麼舉哀;墓葬的規格;嫔妃們生前都沒有子嗣,需要收養一個孩子假充孝子孝女,是從貼心的宮婢中選,還是從後妃的母家中選;還要推恩後妃的母家及鄉裡,若母家有上的了台面的後輩,可以賜官,沒有就厚賞财物,嫔妃所出的縣府,可以免除一到三年的賦稅,等等死後的哀榮,也與前朝有涉,需要元熙帝最後點頭。

帝王之澤,澤披天下,何況是帝王的女人。

帝王的嫔妃生前身後都會得到善待,這是皇家的體面。

所以現在要向元熙帝禀告戚妃的情況嗎?

譚慕妍總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好辦的話太孫妃怎麼不來辦?她好像非常愛惜自己手中的權力,吃飯都要兒媳婦喂,這樣彰顯内廷女主人的大事,她就不管了?

喜歡權力的人,爬也會爬起來管。

且緩一緩,太孫妃把這種大事推給譚慕妍來做,譚慕妍雖然一時無頭緒,卻有人可以請教。

公主府的老人,元懿太子妃身邊的舊人,阿安說他去請教請教師傅,他的師傅是跟了元熙帝幾十年的大太監。

這一管,就發現了戚妃區别于其他六位嫔妃的獨特。

從宮廷老人的叙述中,戚妃在宮中幾十年年,與元熙帝是見也沒有見過,元熙帝隻是把她納了進來,收藏起來,卻一直沒有見她;從各種賬目裡可以看出,戚妃雖然與元熙帝不相見,她妃位上的東西都是給足的,并沒有苛待她。

也是,帝王乃天下供養,集中國家的财富還養不起幾個女人嗎?

若帝王的後妃都不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這個國家成什麼樣子了。

“還請内相教我。”

譚慕妍有求于人,對于大太監萬泉自然是禮敬有加。

“老奴不敢當。”萬泉站着答話,道:“太孫妃殿下所言甚是,是要按着老例,按着戚妃娘娘的老例行事。”

那就是不需要知會元熙帝就可以把戚妃的事情處理了,死都不理,元熙帝可以不理,但是她可以行使那麼大的權利嗎?

戚妃沒有家人,沒有母族,說她是自小颠沛流離,籍貫也不知道在哪裡,要官要免賦稅這些事情是不需要和前朝的官員溝通了,那還有葬禮等諸多事宜,要禮部的人協助;葬禮的花費,要向戶部讨銀子;還有給戚妃寫墓志銘,要讓翰林院的學士來捉筆,她的成條寫出去,沒有元熙帝的認可,她指使得動?

如今朝廷上,有些耿直之臣,連鄭焞武陵郡王的身份都不認,她出頭,是頭伸出去挨削嗎?

她話說出去容易,事情辦不下來,她沒臉公主府也沒臉了。

“我看戚妃娘娘縫制過小孩兒的衣物,她是為陛下孕育過子嗣嗎?若有,也是她的勞苦。”

民間夭折不序齒的孩子,悲傷若能過得去,長輩們都不會提及以至于晚輩們,特别是她們女兒家,都不知道孩子是那麼難養的,生育之苦雖痛,喪子之痛尤甚。

就比如他們家裡,若不是她生而知之,知道的多,也不會知道她的父母譚定田桐在她和令馳之外,有孩子流産過未能保住。

萬泉搖搖頭,隻是搖搖頭。

後妃們追随元熙帝一場,元熙帝雖然不愛她們,她們也是宮裡的小主,尊卑有别,何況元熙帝自視極高,威儀鎮四方,他和他的女人們那些事,不是他們做奴婢的可以嘴碎的,尤其是戚妃,妄議之罪,足可以掉腦袋了。

“太孫妃娘娘在病中,我有一點淺薄的孝心也不忍煩擾娘娘;樂陵郡王妃體貼賢惠之處我萬萬不及……還有幾分莽撞,若有不妥之處,隻能請衆人擔待了,看着我年輕吧。”

譚慕妍的性情,是有那麼點潇灑的,不喜歡推三阻四的那一套,既然太孫妃要把事情推給她,她也就不謙虛,接下了。

她倒是好奇,也想看看如今她的手上有多大的權勢。

一路雖有幾番拉扯,也是在應有的流程之内,可算是一樁樁的按着譚慕妍的吩咐辦下來了。

“戚妃娘娘沒有娘家人,我皇室的恩賞無處使,兒臣以為不美,所以想破例在太極殿偏殿為戚妃娘娘做法事,此外,慈幼堂今年所有的花費,也請戶部批條。”

做法事是明面上的事,京城中的慈幼堂相當于孤兒院,這種機構總是經營困難的樣子,為他們去要錢也算做一件善事吧。

譚慕妍拿着陳條賬簿,一項一項的向太孫妃彙報,表面上恭敬着。

通過了這件事,譚慕妍對太孫妃的恭敬也隻有表面上了。

太孫妃往床上一躺真就什麼事情也不管了,做長輩的那麼坑晚輩,也是為老不尊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