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王孫何處去 > 第21章 朝堂局勢

第21章 朝堂局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亂世的預兆是什麼?

阿狸沒有經曆過亂世,尤其是古代的亂世,但從太原城周遭越來越多的衣衫褴褛的逃難的流民也可以看得出,這世道有些不太平。越來越頻繁發生的叛亂,各地不絕如縷的起義,這真的是太平盛世的景象嗎?哪怕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有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阿狸依舊相信太平年間全國不該有這麼多的流民與起義。這中國太大了,天下太平時,太原周遭連着幾年遭災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星星之火般燎原的起義之勢此起彼伏出現時,那距離亂世一定不遠了。

奈何,阿狸看出來這一點也無濟于事,畢竟他的父祖正領着皇帝的旨意鎮壓關内和隴右的叛亂呢!就像小叔叔明稚诠所言:“這麼簡單的道理,阿狸你都看得出來,阿耶和大兄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

是啊——

看出來又如何?

現在的局勢确實不好,各地的起義軍更是頻頻流竄,但怎麼說呢?最起碼軍權還是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華國公府有今天的富貴,祖上有本事是一回事兒,和當今聖上有親也是重要的原因。阿狸未曾謀面的曾祖母是先皇後的嫡姐,兩人雖非一母所出,但卻實打實都出自獨孤家。世家子女,向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哪怕兩人就是面子情,因着這層關系,祖父的承爵,乃至華國公府如今的地位都比其他公府更加穩固。更何況曾祖母和先皇後閨中姐妹關系尚算不錯,否則,先帝也不會在曾祖母逝去的情況下已然戳選華國公世子為太子的伴讀。

和皇室有微薄的血脈關系就如同手持雙刃劍,既能傷敵,自然也能害己,因着這關系得到了那麼多的好處,自然就要承擔這關系所帶來的壞果。就如因着阿耶坐過幾年太子伴讀,在所有人眼中都算得上太子黨的勢力。當然,這一點是阿狸所不知道,甚至于後來太子身死,華國公府一衆更是極力淡化這件事的存在,畢竟,某種程度上在太子黨遭到清洗貶低時,依然名聲顯赫的華國公府做得事情對于太子黨來說算是背叛。

華國公府如今倒是想要韬光養晦,但另起爐竈這事情,和找死有什麼區别?皇帝這老虎是生病了,但還沒死呢?慶國公府怎麼死的?造反的人再多,皇帝他還是名正言順言順的皇帝,他應付不了這紛亂的局勢,但他碾死華國公府還是輕輕松松。再說了,不管怎樣,先皇、先皇後待華國公府不薄,當今太子待國公府也甚是親厚,于華國公府言,還未到生死之地,現在背叛皇帝還要不要名聲了?大夏眼看着就要大廈将傾,但這不還沒倒嗎?先帝時的天下是多麼蒸蒸日上,也許換個皇帝就好了呢?

今上不夠英明,索性繼任者會是明君,這是此刻所有人的共識。

此刻,任誰都不會想到局勢會糜爛至此。

也無怪乎華國公府有僥幸心理,如今的世家大族,誰又沒有僥幸心理?就算不看好大夏,時辰尚早,局勢莫測,真沒必要早早攤牌。況且被先帝一手教導的太子頗具先帝風骨,待今上賓天,刮骨療傷,大夏的未來指日可待。聖上身體這幾年常有抱恙,忍忍就是了,這是一衆忠貞之士的共同想法。先帝用二十多年打造了一個煌煌盛世,今上登基不過十餘年,雖現傾頹之勢,但如今大夏二世未過,太子頗具賢明,誰又能猜得到下一個十年是什麼情況呢?

就如小小的阿狸不知道他的二叔因着雁門救駕名揚天下一般,他也不知道他的阿耶和二叔在事後也因着此次救駕進行了一次無比激烈的争吵。這場史書中不曾記載的争執也為倆兄弟的決裂埋下了伏筆,終究道不同不相為謀,最終明建晟活成了記憶裡那個曾經亦君亦友的元德太子的樣子,而明晏清卻不是元德太子那沒有野心的一直支持兄長的弟弟。

當然,兩人的争執除了他們兄弟倆,再也沒有其他人知道,畢竟皇帝再是昏庸,盼着皇帝死那純粹是不要命了。

但雁門期間太子黨們一緻的細微的小動作皇帝真的不清楚嗎?

皇帝稱不上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但作為鬥倒嫡長兄上位的他是個眼光卓越的權謀家,就在皇帝從雁門班師回朝不久,一向身體健康的太子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突兀的因為一場小小的風寒與世長辭。

總之,元德太子之死引發朝野一片震蕩。

太子究竟如何逝世的,哪怕太子身邊伺候的人有所懷疑,随着元德太子的死,也沒有追究的必要了。懷疑終究也隻能是懷疑,畢竟虎毒不食子,誰會相信身為一國之主的皇帝會因為太子太過優秀太過得人心從而謀害了自己的兒子呢?

無論真相如何,就算為了膝下的兒子,已然發現蛛絲馬迹的太子妃什麼也不能說。

在此次朝廷震蕩中,因着明晏清救駕之功,和太子府一向親近的華國公府不但沒有受到問責,竟還意外受到了嘉獎,尤其是明晏清本人,受封天策将軍,一時風頭無兩。

随着元德太子的逝世,至此朝中局勢更亂了。

元德太子逝世,皇帝諸子中呼聲最高的便是太子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齊王。在兄長是太子的情況下,沒有野心的齊王一向活得肆意,但是如今,一直為他遮風擋雨的太子大兄薨了,不管齊王有沒有野心,不管他願不願意,這都是他的責任,沒有選擇的他隻能被動的學着記憶裡兄長的樣子被推着走向前台。但他和他的兄長終究是不同的,地位穩固的元德太子尚且需要委婉的勸谏父皇,愛恨異常鮮明、眼裡揉不得沙子的齊王對上皇帝所做的他看不慣的事情那可叫一個天雷對地火。

原本有太子調節父子感情尚算不錯的兩人因着政見不合交鋒那叫一個激烈,他尤其對皇帝奢靡的享樂作風看不慣,最終誰也不會想到在大臣屢次上書擁立齊王為太子風頭正盛的時候他會因着聽起來都慌缪的厭勝之術被囚東都。

誰都知道長于先皇膝下的齊王因着先皇的逝世一向厭惡虛無缥缈的神佛之說,但是對于齊王已然被囚的事實,面對皇帝瘋狂的排除異己的手段,沒有人願意為了齊王拼盡一切去翻案。賢明的臣子都看得出齊王的手段雖然稚嫩,但假以時日,他不失為一位賢明的君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