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跟着上賊船,還不如将這封密信遞給皇帝,或許會換得更大的信任,保他後半生和子子孫孫的富貴。
元頤幾乎沒有猶豫,提筆便寫下密奏,連同穆泰密信遣人連夜火速送往洛陽。
消息抵達洛陽宮中時,已經入夜。皇帝正倚在月影殿的禦榻上,翻閱奏章。燭火映照着他略顯清瘦的面容,他随手接過密報,目光掃過紙上的字迹,臉上露出一絲譏诮的笑意:“終于按捺不住了。”
他的聲音輕緩,宛如夜色中沉沉落下的一滴水珠,漾開無聲的漣漪:“傳旨,命元澄即刻啟程。”
元澄,宗室中最為精幹之人,素有智謀,且行事果決。皇帝需要一個既能安撫舊貴族,又能雷霆鎮壓的人,而元澄正是最佳人選——這個人選,他早已掂量了幾個月,不會有錯。
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率兵北上,同時遣侍禦史李煥先行一步,秘密抵達平城,在穆泰的暗線尚未察覺之前,迅速召集地方軍官,将皇帝的诏令宣示衆人:“聖人寬仁,念爾等不過受人蒙蔽,今奉诏告谕,若能懸崖勒馬,自當免罪。”
平城衆人本就是一盤散沙,那些猶猶豫豫間被穆泰陸叡等人裹挾的将領隻稍作思量,便選擇了明哲保身,紛紛投降。
當年曾抛棄過廢後的人,當然可以輕而易舉再抛棄穆、陸等人一次。
穆泰與陸叡的部屬頓時瓦解。
等到穆泰驚覺事态有變時,局勢已然不可挽回。
“無計可施了……聖心如淵,深不可測。天縱英明,咱們拿什麼争……”陸叡低聲喃喃,攥緊衣角的手因用力過度而微微顫抖。
穆泰的眼神閃爍着不甘:“我不是束手待斃之人。既然大勢已去,橫豎都是死,唯有破釜沉舟,殺出一條血路!”說罷傳令聚集最後的數百親信,試圖襲殺李煥以撼動局勢。
然而,元澄的軍隊早已在平城外圍布下重重包圍。當穆泰率人沖出城門,迎接他的,隻有刀槍如林的圍剿。血濺黃土,殺聲震天,穆泰拼死突圍,最終仍被擒獲,狼狽地跪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捷報傳回洛陽,皇帝決定禦駕親臨平城,解決叛亂餘波。
皇帝離開京城期間,由皇太子監國。
月華冷笑道:“既然我這皇後無用,何不去瑤光寺請三妹重新出山輔政?”
“夢華與叛軍勾結,”皇帝道:“我已派人暗中至瑤光寺賜死了她。為了保住馮家的顔面,對外隻說是病殁。至于林氏之子是否涉身其中,仍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