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金枷玉鎖 > 第85章 八十五、喪禮

第85章 八十五、喪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聽見那道沉悶悠長的鐘聲時,奚堯起初并未反應過來那是什麼。

身側的郭自嶺先停下腳步,面色凝重地望向鐘聲傳來的方向:“這是喪鐘。”

北周有律,若逢皇室宗親或朝中重臣去世,需鳴鐘三日,以盡哀思。

近日未曾聽聞皇室宗親與朝臣中有人身體抱恙,這喪鐘是為誰所鳴?

疑惑很快就被一封進宮的急诏解開。

國師慈真方丈昨夜圓寂,喪事定在後日。念及國師多年來為北周誦經祈福,庇佑北周,且深受百姓愛戴,将以國喪之禮厚葬。自明日起,皇帝亦會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喪禮上,皇帝會攜皇子及文武百官一同前往,奚堯與郭自嶺奉命各領一隊護衛随行。

從宮中出來後,奚堯面沉如水。

就在郭自嶺要與奚堯揮别時,奚堯将他叫住:“郭将軍,我有一事想請教。”

“何事?”郭自嶺看向他。

奚堯問:“方才陛下說要為國師行國喪之禮,可有提及科考與婚嫁該如何?”

不怪奚堯會有此問,按舊律,若是國喪,三年内不應考、不做官、不婚娶。近些年稍作變通,唯有帝王駕崩需服喪一年,其餘皇室宗親與重臣去世,僅服喪七日。

經奚堯這麼一說,郭自嶺仔細回憶了一番方才面聖的情形,沖奚堯搖了搖頭,“陛下并未提及,應當是按七日來辦吧。”

許是奚堯的神情太過凝重,讓郭自嶺不由得打趣道:“将軍這般愁容滿面,莫非是近日府上有喜事?”

“郭将軍說笑了,我久病初愈,哪來的什麼喜事。”奚堯把話順勢帶過,與郭自嶺揮别。

邁進府門前,奚堯腳步微頓,往西北方望了一眼。

那是東宮的方向。

望着高懸的明月,他不禁想問:難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宮中為太子妃擇選一事忙得如火如荼,俨然一副好事将近之态,偏生這時突然要服國喪。

人死自然做不得假,可他不信蕭甯煜在此之前全然不知。

後日,奚堯與郭自嶺早早列隊在宮門外等候。

等候須臾,宮門打開,一架威嚴氣派的禮與由十六人齊力擡出,蕭甯煜與各位大臣尾随其後。

隊伍并不長,皇帝體恤年邁的大臣,免了他們随行,便隻剩些正值青壯年的朝臣。皇子一列,更是隻有蕭甯煜一人。

想也是,五皇子尚在禁足,八皇子又年幼,不宜出宮,便隻剩下蕭甯煜一人可随行前往。

禮與從身前經過時,奚堯依禮眉眼低垂,正巧錯過蕭甯煜落在他身上暗含眷念的一眼。

到了鳳靈山山腳下,皇帝從禮與上下來,與衆人一同拾級而上。

鳳靈寺門口,住持與寺中修行的沙彌已然等候在外。

見禮後,住持領着衆人往寺裡進。

也是此時,衆人才知國師是因身染時疫而病故。此事對外暫且秘而不宣,唯恐引起民亂,怪朝廷治疫無力。

這背後緣由對大多數人并無影響,唯有本以為能憑治理時疫有功而尋求封賞的崔士貞面色難看了些許。

不過也隻一瞬,他很快就将頭低下,未讓任何人覺出不對。

雖皇帝有心為國師行國喪之禮,但念及國師生前不喜奢靡鋪張,禮制一切從簡。

由皇帝為國師上三炷香,衆人俯首閉目,在誦經聲中一齊為國師哀悼,如此便算禮成。

就在蕭顓欲攜衆人離開之時,住持叫住了他:“陛下,由于慈真方丈乃病故,身有濁氣,需由一位身份尊貴之人與我等佛教中人為方丈日夜誦經七日,保聖火不滅,以渡往生。”

聽到“身份尊貴”四個字,蕭顓雙眼微眯,沉聲發問:“你以為,何人能擔此任?”

天威過盛之下,衆臣皆俯首,不敢直視。住持卻不卑不亢地回話:“若說身份尊貴,當屬天子。”

一時間,靜得隻能聽見香案上燭芯燃燒之聲。

“你好大的膽子!”蕭顓怒喝一聲。

見狀,侍衛與衆臣齊刷刷跪地,唯恐被怒火殃及。

住持依然鎮定自若,緩緩道:“但為陛下聖體安康着想,貧僧以為,此事可由太子代而行之。”

蕭顓對國師敬重,一因他信佛,二因國師深得民心。如今國師圓寂,他為國師厚葬亦是為了在百姓面前彰顯他對國師的敬重。

可若是他眼下拒不為國師誦經,傳出去恐會落世人話柄,适得其反。

如此看來,由太子代勞,不僅可見對國師的敬重,也可顯皇室威儀,實為良策。

蕭顓沉默下來,遲遲未給出決斷。

身後跪地的衆臣卻已經從皇帝的猶疑中窺見一絲聖意,一人一句地進言,有勸皇帝保重龍體的,有附和讓太子代勞的,說什麼的都有。

而就站在皇帝身後的蕭甯煜始終一言不發,好似事不關己般,隻留給衆臣一個挺拔的後背。

蕭顓擡了擡手,讓進言聲停下來,轉而看向蕭甯煜:“太子,你意下如何?”

蕭甯煜揖了揖手,不疾不徐地答話:“國師佛法高深,多年來庇佑我大周,為我大周之幸。而今國師圓寂,兒臣願盡皇室之責,為國師誦經七日。不僅如此,為求大周風調雨順,兒臣願循舊制為國師服喪三年,在佛前以盡誠心。”

衆嘩然。

無人能想到蕭甯煜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要知道,人人皆心知肚明,這太子妃的擇選實為太子拉攏人的手段。選一位身世顯赫的太子妃,那日後便多了一份助力。

可這服喪三年,便是三年内不婚娶,而五皇子也臨近迎娶正妻的年紀,這擺明了是要将大好的機會拱手讓人。

别說是大臣們看不懂,就是蕭顓也看不懂蕭甯煜此舉意欲何為,不過他所想的卻沒有旁人那般淺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