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芷清按下“搜索”鍵後,她不敢看屏幕,立即閉上了眼。
雖說蘇芷清十分确定那人就是趙添峥,但畢竟自己穿回去後發生的一切猶如夢中,加之“林崖”消失導緻一系列事件的改變,她不得對這個“趙添峥”的母校産生不是自己同校的想法,也因此産生了“萬一找不到他”的負面想法。
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又該如何找到他呢?
五秒之後,當蘇芷清緩緩睜開眼,抱着一絲不自信發現界面上顯示得趙添峥頭像卻是其人時,當下差點激動地差點尖叫起來。
聲音哽在喉頭,手指因亢奮而微微顫抖,她點擊了添加好友的按鈕。
沒想到,下一秒,對方就回關了。
蘇芷清當即發送了第一條消息——“你好”,又覺得太蒼白,便沒等對方回複,又發送了“我是你高中校友”。
趙添峥回複了——
【你好】
蘇芷清以為話多的趙添峥會繼續回複一句可以讓她接的上話的問句,比如“你是怎麼知道我的?”“你是幾班的?”
然而,等了兩分鐘,也沒見他有下一句。
但蘇芷清不希望沉默阻礙交流,再一次發送——
【我見你主頁有很多關于文學的轉發,我也喜歡讀書,感覺可以交流一下】
趙添峥——
【可以啊】
這三個尋常不過的字,在此時的蘇芷清看來卻是冷漠無比。
她搜索着能讓自己盡快獲得趙添峥不在如此“敷衍”答複的措辭,終于靈光一現——
【夜闌添燭,共話峥嵘】
【你的名字詩,對吧?】
對方很快就回複了——
【你知道?】
【你是幾班的?】
蘇芷清——
【六班的】
【你是一班的班長,對吧?】
【高中的時候,見過你幾次】
趙添峥——
【我這麼出名嗎?六班都知道我了?】
蘇芷清——
【必須的】
【尖子生嘛,大家都很關注】
趙添峥——
【你的名字也不錯,也很有古韻】
【有什麼含義嗎?】
蘇芷清——
【或許是……】
【“清溪添蘭芷”的意思吧】
【對了,我們能不能加下Q·Q啊?Q·Q聊天比較方便。】
人人網雖然也有聊天功能,但總歸沒有專業聊天工具方便。
于是,倆人加了Q·Q,蘇芷清問道——
【冒昧的問一句,你現在在哪工作?】
趙添峥——
【過完暑假,要我回北京了。】
蘇芷清以為他在北京工作——
【你在北京上班?】
【什麼工作,還有暑假?】
【你是老師?】
趙添峥——
【我還沒工作,回北京讀研】
【三年後,也不知道找不到得到工作】
蘇芷清——
【三年?】
【不應該還有兩年嗎?】
蘇芷清想,他和自己是同一屆,應該是研一才對。
趙添峥——
【高考第一次沒考好,複讀了。】
蘇芷清想起,自己曾開玩笑說“高考發揮失常也是有的”,雖說他的讀研和自己這句無心之言應該沒多大關系,但還是對自己的“烏鴉嘴”所産生得影響而感到愧疚——
【抱歉啊……】
趙添峥——
【?】
【複讀很正常,你為什麼要道歉?】
【我高考第一次也不算失利,隻是不夠分去想去的學校】
趙添峥的話逐漸多了起來,蘇芷清忽然就有了希望和他當面聊天的想法,便發送道——
【你今天有空嗎?】
【要不要網友線下見一面?】
趙添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