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有料到,在初夏時節的夜裡,竟然會發生山火。
眼下正是多雨的季節,按理說,劈砍回來的木柴都要晾上幾天才能拿來燒火,不然根本點不着。山上的樹林就更加潮濕,又怎麼會引起山火?
但此刻沒人關心這個,因為山火燒起來的地方,正是大青山頂的雲岩寺。
要是别處,燒也就燒了,常言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山裡的樹也是一樣的道理,過不了幾年就又是一片茂密的樹林。
可雲岩寺不一樣,那是青山坳世代供奉的神廟,說是命根子也不為過。它一起火,是拼了命也要救的。
于是,先有起夜的老人發現了山上的火情,很快,青山坳的家家戶戶都被敲開了大門。
除了不會走的孩童和走不動的老者,所有的村民都着急忙慌地高生呼喊,相互奔走,嘈雜的聲響在轉瞬之間喚醒了整個村落。
“快!寺裡走水了!都起來!”
“出事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快快,都拿好東西上山去。”
在濃重的夜色中,青山坳不斷有燈火亮起。人們衣衫不整地從家中往外跑,手裡拎着鋤頭、鐮刀,以及裝水的器皿,三五成群地往山上趕去。
連看家護院的大狗們此刻都顯得慌張起來,它們好像知道發生了大事,汪汪叫着在前面跑,為主人引路。
一時間雞飛狗跳,一片混亂。
卞荊一行人就在這混亂中,跟着人群往山上跑。他們的衣着樣貌對于青山坳的村民來說無疑是陌生的,但夜裡黑燈瞎火,加上一個個都急着上山救火,也就沒人理會他們。
沿着山路一直向上,大約走了一刻鐘,前方突然傳來争吵的聲音。
“朱大山!你攔着我們幹什麼!你沒看到寺裡起火了嗎?還不快讓開!”
“對啊對啊,你攔在這裡幹什麼!”
七八個手持農具的村民擠在山路中間,似乎被誰給攔住了,一個個神情激動地要往上擠。
“不能上山!不能上山呀——”一個帶着哭腔的聲音在人堆裡出現,話語之中隐約還帶着懇求。
“怎麼就不能上山!你忘了,你傳家的寶貝是怎麼找回來的?還不是寺裡的菩薩保佑!萬一山火燒毀了塑像該怎麼辦?”
“就是就是,你自己不去就算了,攔着我們算怎麼回事!”
“不能去——不能去啊!”那聲音依舊在阻攔。
“該死的,别管他,我們沖過去!”人群中一個身形健壯的漢子怒道,他高高舉起手裡的鋤頭,往前方就是重重一敲。
隻聽一聲痛呼,人群嘩啦一下便突破了阻攔,繼續往山上奔去,留下一個身材臃腫的中年男人,捂着頭跪倒在路中間。
他半秃的腦袋被鋤頭砸出了一道血口,正絲絲往外冒着血,依舊想要爬起來阻攔村民,無奈體型肥碩,走兩步就得停下來喘息,更别提追趕人群。
“那不是朱大山嗎?他為什麼要攔着不讓其他人救火?”柳茵茵一眼就認出了這個中年男子,正是之前見過兩面的朱大山。
相比起在雲岩寺見到他時的模樣,此時的朱大山更加癡肥,頭頂的毛發稀疏油膩,眼下青黑,身體大不如前。
顯然在短短的時間裡,又發生了一些事。
本該詢問一二,但山火不等人,卞荊幾人怕錯過關鍵的線索,便着急往山上趕。
不料在經過時,被朱大山伸手給攔住了。
他堅決地張開大手阻攔,借着微亮的燈火看清卞荊幾人的樣貌,不由得一愣:“你們别……等等,你們不是青山坳的人?你們是從哪兒來的?”
“你管我們是誰,快點讓開。”周樟甯沒好氣道。
他沒見過朱大山,但看他一副不事生産的體虛模樣,料想也不是什麼老實人,也就沒了耐性。
朱大山見周樟甯高大健壯,身上還背着長刀,也不免有些懼怕,但他還是堅持開口道:“不,你們不是青山坳的人,那就更别上山去!”
“欸你這人,聽不懂話是不是……”
“等等。”
趙瀞辭按住了周樟甯的胳膊,走到了朱大山面前,主動詢問:“山上的寺廟起火了,上去救火不是理所應當,你為什麼要攔着大家?”
“要是山裡起火了當然要救,但那是個妖寺!不能再去了!”
“妖寺?”
“對!裡面有妖邪!你們要是上去,一定會被害的!”
朱大山的話斬釘截鐵,但顯然也十分害怕,冷汗從他的腦門止不住地流淌,兩股戰栗幾乎想要逃跑。
雲岩寺有妖邪,那裡果然發生了變故!
卞荊幾人聽見這話,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便由柳茵茵出面與朱大山交涉,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一切都與那套白瓷茶具有關。
半年前,朱大山為了籌集重新做生意的本錢,瞞着家中老母,将一套原本用以傳家的白瓷茶具高價賣給了行商。他靠着這筆錢,确實又發了家,成為青山坳數一數二的富裕人家。
但這件事很快就被他的母親發現了,她哭鬧着要求朱大山将茶具重新贖買回來,并為此一病不起。朱大山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母子感情深厚,見她為了這件事幾乎沒了半條命,心裡也是愧疚難當。
可收買瓷器的商人走南闖北,行迹遍布四方,此時要找談何容易。朱大山想方設法托人詢問,卻一直沒有消息。
眼見母親一日日憔悴,幾乎到了生死的邊緣,他沒有别的辦法,忽然想起村裡人常說雲岩寺靈驗,誠心許願就沒有不應的,因此不顧母親先前的告誡,偷偷去了雲岩寺參拜許願。
這也就是卞荊三人第一次上雲岩寺時,撞見朱大山的情形。
之後的事開始變得離奇。
就在朱大山許願後的第三天,雲岩鎮上突然有消息傳來,說是有一批瓷器商人抵達,說不定裡面就有當初買走茶具的那個人。
果不其然,收走白瓷茶具的商人就在其中。
朱大山心裡一盤算,自己當初将茶具賣了高價,就算沒有被他轉賣出去,這時候想要往回買,價錢必然要翻倍。
翻倍就翻倍,難道自己還能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