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住在巷口的王翠菊,家中是賣包子的。
趙玉瓊聽見她的聲音趕忙回答道:“門開着呢,直接進來就好了。”
王翠菊和趙瓊玉在搬來這個巷子的時候因為性子相投就成為了好友,王翠菊喜歡研究新的口味,時不時會拿一些新想出來的餡料和樣式來讓趙瓊玉一家品嘗,給點意見。
趙瓊玉看向門口,擡手朝王翠菊招呼道:“翠菊妹子,吃飯了沒,過來坐,這樹下涼快。”
林知秋和宋予歸将碗筷收走,這都是他們吃剩下的,沒什麼菜了,也不好說客套話讓人家坐下一起吃。
王翠菊将盤子放在桌上,笑着開口:“還沒呢,我家那口子去買陸記的糖水還沒回來,本來拿了新的包子來,想讓你家知秋給點意見,你們家今天怎麼吃的比平時早了。”
天熱趙瓊玉拿了把蒲扇扇風,“今兒個收攤早,再者我家知秋和予歸做了個新鮮吃食,也讓我們試呢,一會你拿點走,也給點意見。”
王翠菊聽完好奇問道:“哎稀奇了,你家不是就賣豬肉嗎,怎麼想起要做關于吃食的生意了?什麼樣的?”
趙瓊玉笑了下,湊近說道:“我說了你可别嫌棄,這個是拿下水做的,剛開始我和孩他爹我兩都不相信這下水能做好吃,但沒想到味道還挺好嘞。”
王翠菊聽到是下水做的時候,眉頭一擰,下水的味道确實不太美妙,她還是姑娘的時候吃過幾次,簡直難以下咽,味道太沖,但哪個時候家裡窮,買不起什麼肉,隻能買點下水。
趙瓊玉看她表情就知道她不信,朝在竈房的林知秋喊道:“秋秋,拿點你們鹵好的下水過來給你王嬸嘗嘗。”轉頭對王翠菊說:“你嘗嘗,真的好吃,我沒騙你。”
王翠菊看趙瓊玉這個樣子也将信将疑的點了點頭,心想自己也經常拜托人家幫忙試菜,自己幫忙試一下又不會怎樣,說不定好吃呢。
但所有的疑慮都在林知秋端來鹵味的時候打消了,這還沒端到跟前就已經聞到香味了,看來味道是真的很好。
林知秋将盤子放好,朝王翠菊笑了下說道:“王嬸你嘗嘗看,要是有哪裡可以改進的地方就跟我們說。”
王翠菊點點頭,看向盤子中的鹵煮,色澤油亮,一口下去,大腸爽滑彈嫩,麻辣中還着一絲甜味,忍不住又夾一塊:“好吃,色香味俱全,麻辣開胃,回味無窮,要我說你家到時候開業估計要排隊買呢。”
林知秋聽完她的話十分開心,“謝謝王嬸,您都這麼說了,一定會大賣的。”王翠菊是個愛吃的,她都說好吃會大賣那絕對錯不了。
林知秋又去盛了碗鹵味端給王翠菊,“王嬸,這個你拿回去吃。”
王翠菊看着那滿滿一大碗,都冒尖了,連忙擺手:“那用那麼多,我家就三口人,吃不了多少。”
林知秋笑着說:“不多,這個下酒也很不錯,而且輕和哥也可以吃,您到時候幫我們多宣傳宣傳。”
王翠菊輕輕拍了下林知秋的手:“好好,沒問題,保證你開業的時候大家都來捧場。”
又聊了會兒,林知秋嘗了王翠菊新做的包子,想了想:“肉餡不用剁的太細,口感會更好一點,味道沒問題,很好吃。”
王翠菊聽他說完,拍了下手:“我就說哪裡還欠缺了點,謝謝你啊知秋。”
林知秋搖了搖頭,“不用謝,王嬸,您太客氣了。”
過了會兒,王翠菊便起身打算回去了:“我得回家了,我家那口子估計回來了,先不聊了啊,下次再來找你們唠嗑啊。”
林知秋将她送到門口,王翠菊又拉着他的手說到:“你這次招的這個夫君不錯,我剛看着是他一直在竈房忙碌,沒有那些讀書人的毛病,你們好好過啊,要是當初我、算了,你回吧啊,就這麼小段路不用送。”
王翠菊明顯有話想說,但她沒說出口,林知秋也不好問,點點頭說道:“好,我們會的,慢走啊王嬸。”王翠菊點點頭走了。
林知秋回到石桌前坐下,想到剛才王嬸欲言又止的模樣,還是沒忍住開口問道:“娘,王嬸家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啊,我剛看她有話要說的樣子。”
趙瓊玉歎了口氣,緩緩道:“是和哥兒,和哥兒不是之前說了門親事嘛,是下邊李家村的一個秀才,這都快臨近婚期了被發現那人去逛青樓,還是和哥兒親眼看見的,回來就跟你王嬸說不要這門親事了。”
“你王嬸家一聽,說什麼都要退了這門婚事,當初是那個秀才在提親的時候說此生就和哥兒一個,不會納妾,他們家才同意的,他這倒是沒納妾,他直接去的青樓。”
林知秋聽完也憤怒不已:“好生無恥,那輕和哥退親了嗎?”
趙瓊玉想到當初那場面就生氣,從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那副嘴臉沒有半點讀書人的樣子,跟地痞流氓沒有區别。
“退了,但他說季家必須要給他五十兩他才會同意,不然就去外面說他跟和哥兒有了肌膚之親,讓和哥兒以後都嫁不出去。”
“他們兩有婚約,隻要他出去這麼一說,那些看熱鬧的才不會管是不是真的,和哥兒的名聲就完了。”
林知秋聽完心裡也是一陣憋悶,輕和哥那麼好的人不應該遭受這樣的事。
和哥兒全名季輕和,比他大三歲,之前幫過他,後面他倆慢慢成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