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上完班懶得再開車的人是直接坐着陳秦的車去的皖姨家,現在料理完事情回去自然隻能選擇乘坐公交。
他對于他兒子班主任印象不深,畢竟統共也就見了兩次面。
隻記得是位合格的大人。
穩重、冷靜,端莊面孔下是對人對物習以為常的平淡。
他不是神通,自然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料知他兒子這次事情的原本模樣。
“您要是願意的話,到時可以調到當時事件發生前的三十分鐘前繼續觀看,那才是事件的真正開頭。”
電話中的聲音如是說道。
他當時沒有問這結尾補充的一句話是為何,而是讓唐小乖直接将監控調了出來看了一遍。
“我本來想給我兒子轉學,但因為老師倒是可以重新考慮了。”
事後的人如是說着,像是随口的玩笑,又像是的的确确的謝意。
電話那頭的人沒有立刻回應,而像是在那頭搖了搖頭,畢竟随之傳來的是否定的回答。
“您别這麼說,再過幾個月,我就調任了。”
她沒有接下這謝意,黎謹也是現在才知道原來入學那會他兒子給人解了圍的事。
“這次,也就當臨走前了卻我對那個孩子的謝意了。”
多年的工作時光已經消磨掉女人的激情與勇氣,心知肚明現在的自己也隻不過是因為要離開了,才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說出真相。
一切隻是湊巧罷了。
教學這麼多年,她見過太多形色各異的孩子,也葬送了太多孩子。
所以比起幫助别人這種好聽的名頭,她很明白自己的虛僞。
“庭軒這幾個月來的情況我也看在眼裡,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雖然從這次事情也可以看出他在這所學校也不容易吃虧,但我知道市裡還有幾家不錯的學校,如果您不介意的話,孩子在那邊或許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雖說這一次的事件肇事的孩子已經得到處罰,但教育的環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善的。
雖然他不算個好老師,但也知道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優渥的物質條件并未教育的土壤,氛圍才是。”
不管是學習的氛圍,還是同學相處間的氛圍。
這是她很早之前就想對對方說這句話,如今終于也算說出來了。
……
對于有推薦的學校,黎謹自然是樂意的。
窗邊閃過的街景不少,琳琅滿目的商店有,鱗次栉比的大廈高樓有,學校當然也少不了,光是公交車經過的一路就不知道有多少所學校,更别提偌大的整個市區内的學校數量,對于該如何挑選出一所合适的學校,有人在瞌睡時送上枕頭再好不過。
而對于說他兒子懂事聰明的這些話他也快習以為常,畢竟他自己就早有實踐體會。
不過對方有一點說錯了。
不容易吃虧。
瞥了眼坐在他隔壁的孩童。
公交的時停時開自然會帶來些許颠簸,孩童的身影卻很穩,雙手垂在座位面上選擇了撐扶,視線靜靜停在不知名的角落,不聲不響。
小孩看角落,黎謹看小孩。
半包圍式的開窗設計讓那落霞滿天一覽無餘,隻是沒什麼人欣賞。
他兒子吃的虧可多了,還每次都是吃虧在親近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