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爸媽離婚後,我就去了姥姥家生活。
其實我起初是非常嫌棄那個貧瘠的山村的。
我姥姥家,夏熱冬涼。
那房子是用石頭砌起來的,一到冬天就漏風。
東北的冬天實在太冷了,炕燒得暖,也抵不住屋子一直漏冷風。
所以我一到冬天,經常趴在炕頭捂個被子,一動不動地窩在那裡。
我小時候喜歡哭,遇到一丁點事就哭,看不到媽媽也哭。
周圍鄰居都給我起個外号,叫賴叽狗子。
我一哭,我姥姥姥爺和大舅舅就很容易煩躁,他們會指着我的鼻子,罵我“少教”。
少教這個詞,是缺少教養的意思。
我大舅舅和我姥爺還喜歡跟我媽說:“你說你當時非得要這個累贅幹什麼?你把她丢給她爸,你還能像大姑娘一樣嫁出去。”
我一聽到這話就開始哭,我害怕我媽真的不要我,我害怕他們真的把我丢了。
然後我越哭,他們就罵得越狠。
當時電視裡經常會播放一首歌,叫《美麗的西雙版納》。
我現在還能哼唱幾句:“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
等我唱到‘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的時候,我就會開始哭。
後來,街坊鄰居都喜歡來看熱鬧。
我隻要晚飯後去大街長椅上坐着,他們就會圍過來,讓我唱這首歌。
好像,聽到我的哭聲,是他們枯燥生活裡,難得的一個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