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和李晴,剛好是其小元他們想要面談的對象。但在他們的預案裡,也預備了張卓叫出來的并不是這兩位的。畢竟同一個部門裡的幾個人負責的工作也各不相同,隻需要先确認一下他們的工作分配,再提出想了解夏敏和李晴負責的内容即可,畢竟訪談的主導者是他們,節奏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坐在其小元面前的正是形象比較乖乖女的李晴。其小元看過她的資料,26歲,進公司三年,主要負責的是招聘。從郵件裡能夠查到的資金往來來看,李晴拿的是招聘費的大約20%左右。
眼下還沒有意識到對方來意的這個年輕女孩,望向其小元的目光是十分友善甚至略帶天真好奇的,這不禁讓其小元覺得假如自己沒有事先了解到這幾個人背後運作的這些事情,真的很難把對面這個看上去十分單純的姑娘和什麼“貪污舞弊”之類的詞彙聯系在一起。
但是她還是打開了面前的本子,啟動了錄音筆,見李晴面前架着她的工作電腦,首先開口說道:“為了提高訪談的效率,方便把電腦合上放在旁邊麼?手機最好也關一下靜音。”
“哦,好的。”李晴可能也沒參加過類似的活動,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似地照其小元的話做了。
于是其小元以“能介紹一下你們部門的組織結構和基本工作内容嗎”這樣的常規問題起首,開始了她的訪談。
作為一個已經完全熟悉了自己工作的老員工,李晴回答起這些問題來果然是得心應手。在她描述的過程中,其小元發現她思路清晰,表達能力也很強,是個腦筋十分清楚的人。隻是在每回答完一個問題之後她都會羞澀地笑笑,顯得有些自信不足。
這樣一問一答地過了有十多分鐘,在李晴回答完關于“公司在招聘過程中比較重視候選人的哪些方面”這個問題之後,其小元順勢問道:“那目前公司都有哪些招聘渠道呢?”
“哦,有校招也有社會招聘,校招我們自己做,社招的話是通過一些招聘平台和中介,另外我們也有推薦入職的流程。”李晴說。
“那招聘平台和中介咱們一般是長期合作還是根據崗位臨時委托呢?”其小元問。
“都是長期合作簽了合同的。臨時委托的話他們可能無法準确把握我們公司的情況和要求。”
“能舉幾個例子嗎?都有些平台和中介,他們是怎麼貫徹公司選擇人員的要求的?”
“嗯……比如說愛職場、誠意聘,我們一般會在上面發招聘廣告……”李晴給出的這兩家供應商,是市面上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的招聘平台,費用不高,信息量大,需要企業自行去篩選,顯然不會是張卓等人的利用目标。
在她說完之後,其小元一邊在本子上快速記錄着一邊問:“還有嗎?”
“嗯,還有……一家叫安心聘的公司,時不時會推簡曆過來,是一家合作挺多年的老公司了,比較了解我們各部門的情況,比如我們車間工人的話……”李晴繼續說着。
這個公司的名字讓其小元心裡一動,因為它正是許朝炳提到過的、向他提供張卓違規線索的那家公司!在來豐州廠之前,他們已經聯系過這家公司,側面打聽了一下他們和豐州廠合作的情況,果然和許朝炳說的是差不多的,多年前還曾經從豐州廠賺到大筆招聘服務費的他們,近兩年合作的業務嚴重縮水,近兩個季度更是顆粒無收!
等李晴說得差不多了,其小元淡淡開口道:“哦,這家公司我知道,他們還宣稱曾經是你們最大的招聘合作商來着,現在還是嗎?”
“這……”這個問題令李晴有點猝不及防,本來直視着其小元的她,此時突然低下頭,目光在桌面上逡巡了幾秒後,用不太确定的語氣答道:“也還行吧。”
“合作不多嗎?那他們這麼宣傳恐怕是不妥的吧?你們可以去警告他們的。”其小元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
“倒也不至于,還是合作得挺多的。”李晴說。
“我想了解一下這家供應商在招聘過程中和候選人的溝通情況,能不能給我兩三個他們介紹來的員工的名字?入職時間比較近的,我想向他們直接了解一下。”其小元問。
“嗯……”剛才一直反應敏捷、表達利落的李晴突然開始張口結舌起來,但見其小元直直地盯着她像是在等待着答案,才終于嗫嚅道:“我……需要查一下。”
“好,你查吧。”其小元點了點頭。
見李晴伸手拿過了電腦,其小元也站起身來走了過去,站到了她身邊。
隻見她手指顯得有些僵硬,不斷地把一些文件打開又關上,過了好半天才說:“有個做組裝的工人叫常德勇的,是他們招來的。”
“那麻煩你把他叫來一下,方便麼?”其小元問。
“應該……可以吧,我問問。”李晴說着,走到一旁拿起座機打了一個電話出去。
沒過一會兒,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走進了會議室,見到其小元顯得有點緊張,問:“有什麼事?”
“哦,我們現在在了解公司的招聘流程的情況,你是怎麼進的公司呀?”其小元盡量語氣輕柔地問。
“嗯,有個人打電話介紹的……”常德勇說。
“還記得介紹人是什麼公司的嗎?”其小元問。
常德勇卻搖了搖頭說:“不記得了,時間太久了。”
其小元聽了一愣,問:“你是什麼時候進廠的呢?”
“嗯……去年二月份。”這個老實巴交的工人回憶了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