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二十三。星期五。今天我的體重是83.40公斤。比昨天漲了0.6公斤。不過這也無所謂。堅持運動下去就行。中午再加點兒力量練習。上下午在電腦前坐的時間久了就站起來跳跳繩或者踢踢毽子。
今天爸爸媽媽弟弟還有侄子從外地回來。因為明天是大外甥的圓鎖。我之前給他買的跑步機,其實就是圓鎖的禮物。所謂的圓鎖在我們這裡就是12歲生日。挺隆重。有人還大擺筵席。
想想自己30年前也曾經是個12歲的小女孩。時間過得太快了。摸不着,抓不到,一閃就過去了。
今天完成了主任要求的勞務費。還可以,沒有想象的那麼難。當然他也是個很負責任的人。指出了我好幾處錯誤。其中有一條把一個人寫重了。寫了兩次。幸好他發現了。所以跟着負責的領導幹事兒,自己也會變得小心謹慎。挺幸運吧。
凡事往好了想,這也是我現在的原則。
今天的慣例還是從早到晚。自然醒。跑步機。遛狗。吃早飯。練字。學英語。吃午飯。今天的午飯是大塊的肥肉。很香。配着糕吃更香。中午遛狗。回來午休。下午去學校。練字。朗讀。孟子和紅樓夢。查備課。突然想起那位女書記。在電梯裡我們碰上了。她問我老師們的集體備課有沒有用。我說應該有用吧。凡是做了就應該有用。當然有句潛台詞。如果不認真做的話,應該就沒啥用。今天我看到她在高三群裡面發的某個學校的高三備考資料。能夠體會出她對于學校的期望。但事實是真的沒有多少人這麼認真的備課。
這個學校一連4年考住清北的學生,不斷的增加。書記的意思是讓大家也學習學習。可是很難啊。我們每年上600分的人都寥寥無幾。更何況清北這樣的學校呢。從高三老師反映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并不樂觀。起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是韓愈說的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是孔子說的話。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也是論語裡的話。都是說學習主動性的。求學求學。抱有求學的态度才能學到東西。而現在的事實是,老師們把知識碰到學生,面前學生都視而不見。要麼望而卻步。要麼退避三舍。勉強接受卻無法徹底消化。為什麼會導緻這樣的結果呢?我覺得,和老師們長期以來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分不開。
孔子的教學方式是啟發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矣。
但我們的老師在講台上能從頭講到尾。完全是一言堂。學生在講台下隻能做個安靜的聽衆。或者說是觀衆。觀看老師的激情表演。有時候老師表演不到位。學生也隻能無奈的笑笑。無奈的予以配合。否則就不是個合格的學生。關于配合這個詞。以前我以為課堂上學生配合老師就行。現在慢慢的我才明白,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的任務是指引學生去學到知識。而不是把課堂當成自己的表演的地方。滿足自己的表演欲望。
一節課的目标。應該是檢驗學生學到了多少。而不是老師教了多少。即使老師教了太多。如果學生拒絕接受,無法消化,也沒有任何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