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孩子們在院子裡和小語玩耍,追逐笑鬧聲傳到二樓,李主任聞聲走到窗邊,确認沒有孩子在做危險的事,才繼續思考陸和宜的提議。
“您放心,我們的拍攝組會優先保障小朋友的安全。”黎清說。每次活動,小語和陪伴對象的互動都被拍攝下來,剪輯後上傳到深語科技官網陪伴機器人專區,已經積累了好多。
李主任點頭,對陸和宜說:“陸先生,謝謝你的慷慨,但社區沒有接受個人捐贈的資格,您不用擔心,我們有活動經費,可以自己購買陪伴機器人。”
陸和宜:“但您不是說經費不多,而且其他地方也要用錢。”
“我聯系了隔壁幾個社區,大家湊一湊,一起買,不就夠了嗎。”李主任說,“老城區幾個社區情況差不多,留守兒童都挺多的,聽說你們今天過來,他們也想報名體驗小語。”
“沒問題,我來安排。”黎清說。
李主任道謝:“真感謝你們,聽說小語要來,孩子們都很期待,走吧,我們去看看孩子,他們玩得多開心。”
李主任帶陸和宜和黎清下了樓,剛走進院子,他就被小朋友們團團圍住,叽叽喳喳在他身邊說個不停。看得出來,小孩都很喜歡這個和藹的中年beta,他也是真心為小朋友的健康成長做了很多。
微風徐徐吹在陸和宜臉上,很涼爽的早晨,他坐在樹下,看小語陪小朋友玩,給他們講故事,一起玩遊戲,表演變臉逗他們開心。
漸漸看得有些出神。
“陸和宜,你自己在家睡覺,媽媽去上夜班了。”
“去那邊自己玩,我還要做家務。”
陸和宜被媽媽拉扯長大到五歲,模糊不清的記憶裡,他隻記得媽媽很忙,要掙錢,掙到錢交房租、買菜、還爸爸治病欠的錢。
發工資的那天,媽媽總會去商店買一袋牛奶糖,一袋有三十顆,每天給陸和宜吃一個。
吃到糖,陸和宜就會很乖,自己一個人玩,看動畫片,用晾衣架模拟裡面的英雄拯救世界,等媽媽回家。
媽媽很忙,做兩份工作,因為沒有錢,陸和宜隻上了一年幼兒園。悠長的下午,他坐在門口的小闆凳上,豎起耳朵,等待媽媽蹬蹬蹬跑上樓的聲音響起,窗子外面蛋黃一樣的太陽陪他。
陸和宜知道媽媽把糖放在哪裡,但他從不自己拿。隻等每天吃完晚飯,媽媽誇他很乖,把一顆糖放進他的手心,他就會心滿意足地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甜甜的糖。
陸和宜第一次擁有很多糖,是在媽媽離開那天。
她給陸和宜買了好多牛奶糖,說等到糖吃完,她就會回來。
從大人的議論裡,陸和宜漸漸明白媽媽為了還錢去了好遠還遠、工資很高的地方打工。他住在舅舅家,依然每天吃一顆糖,可是裝糖的罐子快見底,媽媽還沒有回家,陸和宜突然不敢吃了,萬一吃完了糖,媽媽還是不回來,要怎麼辦才好?
陸和宜不知道怎麼辦。
守着八顆牛奶糖,過了七年。
直到上了初中,忽然有一天他就懂了過期食品不能吃,吃了會生病的道理,上學時帶着那個紅罐子出門,放學了,沒有帶回來。
他依然喜歡看動畫片,省下不多的零花錢買貼紙,買小卡,守着這些東西,踏踏實實的開心。
它們是陸和宜精挑細選,不會離開的寶貝。
熱鬧的笑聲把陸和宜拉回現實,他微笑着看奔跑的小孩,他們呢,是誰的寶貝,誰陪他們好好長大。
康康跑到陸和宜身邊,拉他的手:“和宜哥哥,一起來玩。”
陸和宜擦掉康康一頭的汗:“來了。”
-
結束一天的活動,陸和宜和1683回了家,剛進家門,機器人問陸和宜:“和宜,你怎麼了,不開心嗎?”
“沒有不開心。”
“那你為什麼皺眉?”1683擔心地拉他的手,“你的體溫也比平時高,你是不是生病了。”
陸和宜摸了摸1683的頭:“沒有生病。”
“那是怎麼了?”負責的機器人追問。
陸和宜躺進沙發,說:“我隻是看到父母不在身邊的小孩,想起自己小時候。”很快補充,“但是沒關系,我已經長大了。”
他自言自語:“對啊,我長大了,可還有那麼多小孩沒有長大,他們……”
陸和宜騰地站起來,找到手機,撥出一個号碼。
“李主任你好,我是陸和宜。”
“我聯系你是想問,有什麼是我能做的,我想給留守的小孩提供更多的幫助。”
“對,我知道個人捐助不行,但總有我可以做的吧,不止你們這一個社區,也不止今天和小語一起玩的小孩,有很多孩子不能有父母在身邊陪伴長大,我想,我一定可以做些什麼。”
陸和宜和李主任聊了很久電話,對留守兒童面對的現狀有了更具體的認知,也充分表達了想要提供更多幫助的願望。
“如果個人不行,那以公司名義呢,或者有沒有這方面的慈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