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四人面面相觑。教育這樣的家長還是别費口舌了,讓她自以為真理在握吧。
楊洋過來,是因為吳主任打電話找她,學生家長因為她罰作業過來投訴,讓她配合陳老師解決問題,楊洋拉上張劍正與她聯手,硬“鋼”家長。
四位老師目瞪口呆的統一表情,仿佛舞台劇一般,趙鵬媽媽看在眼裡,喜在臉上,恨不得有人全程錄像:從此刻開始,自己可以揚名立萬,屹立于家長之林,成為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人物了。
鬥學校、罵老師,舍我其誰?
李紅英看看陳芷汀。
陳芷汀與趙鵬媽媽厮磨了兩年多,對她的奇葩言論早就見怪不怪,但無腦如此,也是無言以對。
不寫作業批評布置作業的老師?——那就不用寫了。作業是給其他孩子布置的,與您孩子無關。
成績下降批評教他的老師?——成績沒下降,他就那水平。
走上社會的年輕人很快會被所處崗位分成三六九等,還在學校的學生也會被成績分成三六九等,您孩子處在第九等,正是他應該呆的位置,老師欣然接受。您想讓他提高到六等、三等,甚至進入金字塔頂端,那您努力吧,加油,老師向您行注目禮……
陳芷汀面沉似水,目冷如冰,在腦海裡對趙鵬媽媽給予了有力回擊,但她不開口。她在家長面前一向彬彬有禮,從來沒有訓斥過任何一位家長,就是面對趙鵬媽媽這樣無禮無腦的人,最大的回擊也隻限于上午挂掉她的電話。
冷冷的陳老師,毫無反應的陳老師,讓趙鵬媽媽臉上的笑慢慢掉下來。
李紅英知道陳老師是有想法的人,但現在,此刻,必須殺掉這些贻害大衆的言論。如果不進行有力反擊,她的言論傳到與她同檔次的家長耳中,會立刻得到響應,怼天怼地怼老師的家長,會像沾染流感病毒一樣,把對孩子未來的焦慮、對家庭對生活的不滿全部轉嫁到老師身上,理性的聲音堙沒在整齊的咳嗽之中,然後呢?
老師越來越冷漠,一顆愛心被莫名其妙承擔的責任扼殺了,就連基本的工作責任心也因為要保護自己變得敷衍潦草,最後的結果是發難者承受反噬,陷入死循環。
把孩子送到學校又不信任學校,希望孩子遇到好老師又罵所有老師,想要孩子有光明的未來又認為決定未來的成績與自己無關,渴望孩子次次考試都優秀又認為鋪墊考試成績的作業是萬惡之源……
這不是悖論,這是怪圈。怪圈怎樣形成的,不是一兩句話能講清楚,也不是學校或者老師能解決,但此刻,隻能哪裡起火哪裡滅,哪裡決堤哪裡堵……
李紅英看看張劍正。又看看張劍正,有力的目光像一把舊時代的鐵戒尺伸到他面前:
以教為戒,鞭他狂悖。
不滅謬論,師何以堪!
張劍正明白她的意圖,但他不想招惹這種人,他讀懂了陳芷汀的沉默。
假如這個家長找了校長,校長把她的言論放給所有老師聽,估計所有老師的反應都跟陳老師一樣,在肚子裡批得體無完膚,然後一言不發:
欲仁得仁何所怨?你認為成績是老師的事,老師認為這個成績符合你孩子的定位。
OK。雙赢。
和諧的一天。美好的未來。
況且按他的理念,這種人的孩子教育好了才是天理不容。把時間放到明事理的家長的孩子身上,培育的才是花朵,這種家教下的孩子成才了,隻能是斷腸草、罂粟花。
縱橫教壇幾十年,恨學校的家長幾乎都是孩子教育有問題的家長,恨老師的學生幾乎都是學習有障礙的學生,明事理的家長恨不得把班級活動全包了,懂事愛學習的學生,恨不得天天跑到老師跟前幫老師做事——看看4班的薛靓靓、劉恺、佘曉鳳,有事沒事跑到辦公室幫老師拿作業、抱電腦,處理問題學生比老師都嚴厲……
然而,但是——就滅她那個熱乎勁!
必須滴!!
“您說得很有道理!似乎非常非常有道理。那我慢慢跟您說道說道。”
張劍正終于在集體沉默之後開口了。李紅英長出了一口氣,擡起寬大的身闆,坐好坐穩,消消停停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