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是有仇現報,有氣立放。等着十年磨一劍,報仇把冤伸,她沒那工夫。
她知道李紅英、陳芷汀對她有意見。學生不知道評價老師的方案,罵學生純粹是洩私憤,有本事罵制定規則的人。她當然清楚,但吃虧不止她一個,以後大把老師掉坑裡,她憑什麼去做“革名軍中馬前卒”?早晚都跟她一樣,眼裡隻有成績。像醫院裡,救死扶傷成為賺錢手段,“藥到病除”立刻變成“多多益善”。
她還知道李紅英的意見隻會埋在心裡,委婉提示“自己體會”。她的體會就是不說就是不存在。
現在的學生不都這樣嘛?隻要批評沒點到他名就與他無關,點到他名,就是冤枉污蔑加報複,甯可跳L也不認賬。李紅英不知帶了多少家長去看視頻,老師沒有冤枉他,上課亂動不寫作業、考試作弊、翻同學錢包、霸淩弱小……證明從來沒有落空過,但仍然當不住滾滾長江東逝水冤枉孩子可不行的家長群體。
教學相長嘛,我也向當代學生學幾招,不然早晚得患癌。
女人為什麼高發乳腺癌?生氣呗。心中一把火,為大局為形象為家庭為感情為面子,忍氣吞聲窩心裡,于是怒火變邪火,竄到離心髒最近的柔弱部位,紮根發芽,肆意擴張。情緒也是一種能量,不得釋放就會固化,成瘤成癌隻是時間問題。
楊洋很得意。她也佩服陳芷汀,把她當作反面典型,時不時滋生看笑話的心态。
過去老人常說“善結善緣,惡有惡報”,在她看來,惡收獲的都是好評,善吞下的都是委曲。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位詩人寫了首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她讀大學時同學改成“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改得真對。
她在大學時遇到一個學長,根正苗紅,靠山硬智商高,每當要撈名譽撈好處時,總要擺出公而忘私的誠懇模樣,并且一定要讓你相信他的誠懇,不相信就一直誠懇下去。爽朗的笑聲,明亮的眼睛,坦蕩的胸懷,直到你相信了他的誠懇,誠懇地懇求他取此榮譽以慰衆心,這事才算完,然後你就要用你的誠懇繼續誠懇下去。
楊洋被他追過,本來覺得跟他是一路人,後來實在看不下他對别人誠懇的嘴臉,借他劈腿時露出的小馬腳,幹脆利落提出分手。據說其人已經從政,政績醒目。楊洋偶爾翻到過,洋洋灑灑的形象工程,坦坦蕩蕩的儒雅形象,的确很好看。
楊洋的原則簡單:我不是好人就不演好人。不糟蹋“好人”這個詞,也是我的善意。雖然不良,也不算壞。
類似賈晴這種人,敢惹她嘛?“我非善類”寫在臉上,連根手指頭都不敢朝她翹一下!
想到李紅英掏心挖肝的誠懇,她沒有惱。無私奉獻我也支持,因為我也是人民中的一個“分母”,争取早日成為一個“分子”,享受“分母們”的無私奉獻。人人都像她一樣精明怎麼行?
世上無好人,壞人也吃虧。
草原沒有羊,狼群咬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