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會,語文科組是重點。鐘副校長親自下到初三,指點老師們好言相勸學生,千萬别跟網民走,中考寫詩歌什麼的。
中考對你們來說可是決定命運的時刻,來不得半點冒險。有人寫文言文,行,人家有那功底。改卷老師怕别人說自己沒水平,用了數小時把已經不用的古漢字轉換成能讀懂的大白話,感覺很驕傲。但你思量一下自己行不,不行就别想着胡蒙改卷老師,搞篇不文不白的作文。當然——終于切入正題了——也有人寫詩歌,也行,人家有藝術功底,你想寫也思量一下自己好“摸”?(此處語氣要輕柔中帶點戲谑——嶽曉明語),不行就别圖省事,到時禍害的不是老師,是你自己。
重點要強調:不是老師不讓寫,是你們要想清楚……
學生覺得語文老師像是抽了風:誰會寫詩歌啊!這不找死嘛!網民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敢情他們不考試,說話好像擰開公家的水龍頭,嘩啪啦不心痛。拜托老師您說完了沒?說完了我們唰唰唰——刷題!
收聽最新消息的學生面露煩燥,埋頭做題。老師松口氣。還是考試鍛煉人。看看初三學生,面對詩歌刮起的腥風血雨,個個“風雨不動安如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考試!
大考小考考考考,淬煉成鋼鋼鋼鋼!
我自橫筆向天笑,去留考試定昆侖!
一出小品應運而生,演繹一位缺乏傳統文學素養的小學校長,面對小學生的書法作品,語重心長地教育道:你有寫毛筆字的工夫,把鋼筆字好好練一練,考試管多大用啊……
“你們說奇怪不,我們身邊鬧的笑話還少嗎?怎麼沒人排成小品電影調侃一下,老師才出了多麼大一點子事,搞得跟地震似的,餘震都得晃死人。”
老師們彙集起來,列舉自己身邊淌狗血的真實故事。
上一屆領導在位時适逢馬年,市廣場建了一個大型雕塑,以四匹馬代表萬馬奔騰之意。剪彩前領導去視察,看了一圈沒說話。市裡二把手叫趙洪,一把手叫白勝武。萬馬奔騰的第一匹馬是紅色,第三匹才是白色。
一把手走後不久,馬的位置換了。四匹馬奔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馬屁股上共同頂了一個花籃,喻義共建繁榮。有好事之人數了數,發現籃子裡的花有五朵伸出到籃子外,于是有了不好的民間說法叫四分五裂。不久之後四匹馬又團結一緻共同向前,白馬當先,紅馬在後,拉着大車奔騰向前。馬年還沒過去,一把手雙規,連累四匹馬壽終正寝。
不久領導換屆,更新理念,廣場上出現一個桌面大的藍色地球,綠色田野般地圖上生長着一棵蔥郁的小樹,樹下題了四個質樸的字:共建和諧。
和諧是一切美好的基礎。市民到廣場遛達,很快忘卻對馬的議論,習習晚風中感受平凡生活的幸福。多好的素材。
我們那區新建的時候,開發了兩個新區,領導決定取“龍鳳呈祥”的好意頭,一個區是龍,一個區是鳳。鳳區築了一個展翅欲飛的大鳳凰站在一塊大石上,叫“鳳翔區”。那塊石頭的形态來自《紅樓夢》中無材去補天的頑石,據傳是塊價值五六百萬的玉石,喻意鳳翔區是女娲娘娘補天的石頭掉下來的福天神地。百姓沒有那麼深奧,以為那石頭就是鳳鳥下的蛋,稱之為“雞飛蛋”區(此處省略“打”)。
傳說預示不祥。幾百萬的石頭很快不見了,換成白鐵扭成的一片祥雲。不久,龍區也建好,取名“龍盤區”,為了營造龍蟠虎踞人歡馬叫的氣氛,在龍的周圍塑造了許多可愛的卡通動物,米老鼠、唐老鴨、黑貓警長、白蛇青蛇,百姓給它取名“蛇鼠一窩”。鳳祥區負責領導因為鳥蛋被雙規,孤獨的鳳凰也悄悄消失。龍盤區的領導也開始惶惶,也許不久将要在某處合并為“蛇鼠一窩”。
可惜了這麼好的素材,怎麼沒有編成小品或者寫成小說呢。
我們那也有。一個五星級廁所的故事。
太平區要改建,經過一年多就見了成效,記者專程去采訪。坐在車上巡遊,紅磚綠瓦花團錦簇,煞是好看;小商鋪門面輝煌,綠樹紅花交相輝映,果真一派新氣象。
記者下來從不同的角度取鏡拍照。準備掉頭吃飯時,記者尿急,陪同幹部缺乏經驗,指給記者看:那白牆有竹子的地方,繞過去尿吧。記者以為廁所在竹林後面,向那片綠影奔去。繞過竹影,眼前的景象讓記者大吃一驚。用四個字形容:藏污納垢;用一個字形容:亂。民居面向主幹道的那面牆的确是新建的,竹子花草是塑料的,紅磚綠瓦是塗料染的。綠樹是真的,在缸裡種着,展示完了是否搬走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