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辛辛躲在假山石後頭,心中暗自祈禱。
别往這兒來,别往這兒來。
來人的腳步卻愈來愈近、竟像是快要走到石頭跟前了。
眼看就要被發現,謝辛辛心道若躲藏着被抓出來是真的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倒不若搏一把。
于是她一咬牙,從石頭另一邊轉了出來,疾聲道:“你們鬼鬼祟祟地在幹什麼!”
未想到那一夥人反倒被她先發制人吓了一跳,被點出來探查的人一個趔趄,支吾起來:“什麼……什麼鬼鬼祟祟……”
院牆裡面領頭的聞聲,忙走了出來,見到她不卑不亢,穿衣打扮也不像是尋常婢女,不禁行了一禮,道:“不知是哪一房的姑娘?”
謝辛辛索性裝腔作勢起來,質問他:“你們又是哪家的?怎麼從來沒見過你?此處向來鮮少有人經過,你們拉的是什麼貨?奉誰的命?來這裡做什麼?”
她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問,把那領頭之人是駭得不輕。但他們做的事,看上去又着實不是能随便交代的,就見那人讪讪道:“姑娘,您先沖過來興師問罪的,怎麼也應該姑娘先報上名号才是。我們也是奉主子的命令行事,不好随随便便就向誰交代了。”
“我,你們都沒見過?”謝辛辛眼珠一轉,心中就有一計,“不知道我,總知道我幹娘宋嬷嬷吧?我勸你們别繞圈子,如實招來,拂了嬷嬷她老人家的面子,可不就是拂了王爺的面子?”
“哎唷。”領頭的面色大變,忙道,“原來是宋嬷嬷家的姑娘,我就說和下邊那些粗使丫頭不一樣呢,瞧奴才這雙狗眼……”
說着,輕輕打了兩下自己的臉,“姑娘怎麼稱呼?”
情急之下,謝辛辛腦中隻浮現了劉宛和陸清和兩個名字,便随口捏造:“叫我宛和就是。”
“得嘞,宛和姑娘。”
似是順利糊弄了過去,謝辛辛心中一松。
方才謝辛辛初倒王府,門衛不認識她,便找宋嬷嬷拿主意。她又看宋嬷嬷說話那般情禮兼到、禮數周全,字裡行間又暗示着王府秘辛,就知她在宣王府上必不是尋常女使,更像是老宣王的貼身心腹。
再看面前這人的反應,十有八九她猜得沒錯。
她腰杆頓時硬了起來,理直氣壯上前:“你們送什麼的,我來看看……”
“哎!”三四個人就湧了上來,攔在她面前,嘴上卻好言道,“宛和姑娘,莫怪奴才們沒見過您,咱們是世子手下的人,忙活的多是府外的雜事瑣事,莫說您了,就是宋嬷嬷也極少跟我們照面的。您看……”
說着,就有一個拿着刻了趙世子篆符的腰牌遞給她。
趙都雲的人?
謝辛辛略看了一眼,心中犯起了嘀咕。
圍上來的幾人也沒有退讓,反而向前緊逼了些,頗有些将她逼退的意思。她冷眼看着他們,明白過來。
敢情這意思是,他們是世子手下,而“宛和姑娘”是宋嬷嬷——也就是王爺房裡的人,他們井水不犯河水,“宛和姑娘”還是不要有太多好奇心。
謝辛辛見這些人都是高頭壯腰,若自己執意要闖,他們也有的是辦法攔下她。外加上若再生沖突,或會給宋嬷嬷添不必要的麻煩。
到時捅到趙都雲那裡,他一查,發現王府裡沒有一個叫宛和的婢女,那怕是再難以善了。更何況自己本就是走錯了路撞進來的,此時但求脫身就好。
她微微笑道:“竟然是世子的人,是小女子打擾了。”
兩方又客氣一番,謝辛辛便倉促告辭。這回不敢再大意了,隻挑着鋪着石磚的大路走,慢慢繞出了大門去。
幾個運貨的小厮則是對視一眼,有人意味深長,問了句:“……她若回去告訴宋嬷嬷怎麼辦,那宋嬷嬷可不是個好相與的。”
領頭的罵了兩句:“能怎麼辦?王爺身邊的人你敢動不成?橫豎邺州那邊沒貨了,咱們這也是最後一趟,我勸你們把這事爛肚裡,别給爺爺我節外生枝。”
“這能行嗎?”年輕些的則苦着臉道,“會不會壞了世子的事?”
“喲喲喲,你還操起主子的心了?要造反?”領頭的劈手就給了他一掌,“小子,我好心提醒你一句,我們這種泥腿子想活命,就少操心主子的事,幹完這波,拿了銀子我就跟世子說,咱們幾個回鄉下去,娶個媳婦,也享享福。”
幾個人中,有個皮膚棕黑的,嘿嘿一笑:“我不回去,我要上雲京去,闖一闖。”
聽了他這話,這些人笑成一團:“就你?還闖雲京?”
領頭的忙低聲喝道:“輕點聲,不怕一會兒再招個人過來?做事!”
大家便各自搬起貨箱。說是箱子,形狀更像個圓筒,沉甸甸不知裝的什麼,要兩個大男人才能抱起一個,喘着粗氣往裡院擡。
也有人幹這活,呼吸粗重地說:“我也不回鄉下。”
另一人便問他:“老金,你為啥不回去?”
老金才把一個大圓筒放下,聞之神秘一笑,挽起半個袖子。
那黝黑幹瘦的手臂上露出一截編着同心結的紅繩。
老金笑道:“跟你們提過的,小紅進王府前給我的。”
衆人頓時嘩然。
領頭的臉色複雜,打了個手勢示意大家安靜,半天才道:“老金,上回跟你說過,你找的那個小紅,早被世子送給李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