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衆人互相以眼神試探“是你做的?”,春三娘适時的輕咳一聲,衆人回頭看到是春三娘,衆人皆一副了然的神色。
是春三娘的話,這結果确實沒有異議。
春三娘見衆人的目光掃了過來,款款起身,昂首挺胸,一副勝負已分的樣子。
她扭動着腰肢,餘光分給宋槿儀,狠狠翻了個白眼,走到傳話的丫鬟面前,她笑着說道:“是我所做。”
那丫鬟應道:“原來是三娘您做的,這飯夫人很是喜歡,誇您手藝不凡,苦心孤詣,竟連那典籍中的美食完美地還原,不愧是醉流霞最負盛名的大師……”
春三娘越聽越高興,嘴角都快揚到天上去了,“隻是——”伴随着丫鬟的轉折音,春三娘的笑僵在臉上。
隻是什麼?
“隻是另一菜品得小姐喜歡,夫人覺得更勝一籌。”
春三娘不可置信地反問道:“那酸梅藕小孩子家家一般也是喜歡得很,怎麼可能不愛吃?”
“那藕小姐确實吃了好幾片,也贊味道酸甜,有開胃健脾之效果,她也在兩道菜品之間猶豫了許久,隻是她最後還是選了另一道。”
春三娘不服氣地扭過頭,乜視着後面的掌廚,她就不信在場的人還能有比她更厲害的,她略略拔高了聲調,問道:“是誰?”
花廳内的衆人此時也是好奇極了,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丫鬟身上,等待着答案,到底是誰?竟然能搶過春三娘的風頭。
宋槿儀也好奇地盯着丫鬟,迎上對方的目光,發現丫鬟目光毫不猶豫地落在自己的身上。
“那龜苓膏可是這位娘子所做?”
“是我。”,宋槿儀站了起來,她看到站在前面的春三娘立馬用刀削一般的眼神死死盯着她,也感受到花廳其餘人的目光也全部落在自己的身上。
這萬衆矚目實屬讓她難以消受。
丫鬟說道:“小姐将您做得龜苓膏全部都吃完了,說她與祖母一起長大,知曉祖母的喜愛,覺得老夫人一定會喜歡你的手藝,夫人這會邀您過去商量宴席一事。”
丫鬟擺了擺手,示意宋槿儀跟過去,繞了半個花園,穿過一個月洞門,來到大夫人居住的清風居。
正房的木門緊緊閉着,丫鬟領着她去到旁邊的耳房,門口挂着香紗簾,掀開簾子,便能聞到一股濃郁的茶香。
屋子裡面擺着許多榆木架子,上面擺放着各種珍品茶葉,房子右邊有一圓桌,擺着沏茶的二十四件茶器。
地下沿着邊擺了長龍一般的綠植,高的,矮的,茂密的,稀疏的将屋内裝飾成一個自然環境。
好雅緻的茶室。
她往裡走去,發現木架子後擺着一張象牙雕雀屏風床,以珠簾将其圍住。
大夫人正側倚在床上,她左手邊有一雲紋紫檀木茶幾,上面擺着滿滿當當的定州紅瓷茶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奶白色瓷碗,與那套茶具格格不入。
宋槿儀瞄了一眼,根據碗裡面的殘湯剩飯,她可以推斷是自己所做的龜苓膏。
她坐在大夫人左手邊的紅木交椅上,一旁侍候的丫鬟為她端來沏好的茶,她也不客氣,直接接過一口喝了下去。
她雖然喝得“囫囵吞棗”,但舌尖殘留的茶香味還是令她驚訝不已,茶湯味濃,香氣豐富,口舌生津,留香持久。
她砸吧了一下嘴,這茶真香,她想到許若蘭曾說過,能拿到最好的茶葉供貨,可是非富即貴的大家。
她想着,擡眼望着大夫人,大夫人好似感受到她的目光,也掀起眼皮,與她對視。
一旁的丫鬟見她杯中的茶水盡了,替她重酌了一杯。
“不知娘子叫什麼名字?”大夫人緩緩開口問道。
宋槿儀嘴唇微張,眼睛溜溜地轉了一圈,輕輕說道:“在下姓宋,名槿儀。”
大夫人輕笑道:“原來是宋娘子。”,她細長的指尖點了點那白瓷碗,說道:“這是小女覺得宋娘子所做的甜點好吃,便與我分了一小碗,味道果然不錯。”
“多謝夫人小姐的賞識。”
大夫人與她說了幾句閑話,便開始點明正事,“家中的老太太即将大壽,因歲數年邁,食欲減退,說什麼吃膩了京中廚師,故而想吃點外面新鮮的吃食。
我們作為晚輩自是盡力滿足長輩的要求,想在雲州選一位廚藝最好的師傅備宴,今日小試,看來宋娘子就是我們找的人。
不知宋娘子有何想法?”
這是問她想不想去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