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欣賞張文心滿腔熱情的進步青年胸懷,但她隻想過好當下的生活。
張文心倒沒有覺得意外,隻歎了一口氣。
“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于知樂開口。
張文心期待地看向她。
“提高精神文明的前提是生活有保證,第一個辦法是大力發展副業組,吃飽喝足了,大家自然能分出心思去關注精神文明。”
張文心的臉一下就垮了,海隅村發展了十幾年,經濟水平也沒提高多少。
“第二個辦法是寓教于樂,組織宣傳隊弄樣闆戲或其他表演,先讓大家習慣在某個時間段接觸新事物,再慢慢過渡到掃盲教育。”
“我可以幫你寫劇本。”
于知樂的最後一個字說完,小院陷入一片沉寂。
而張文心一改頹靡表情,進入思考狀态。
“姐,我們回來了!”陳昭的聲音打破寂靜氛圍。
先聽聲後見人,好一會之後他才推着于越進門。
于越一手摟着一個小酒壇子,說:“這是二嬸給的青梅酒和李子酒。”
“洗手吃飯。”于知樂任由張文心獨自思考。
陳昭瞟了一眼入定似的張文心,做嘴形詢問情況。
“沒事,吃飯。”于知樂往他手裡塞筷子。
桌上舀了六碗粥,青團裝在小簸箕裡自取。
“枸杞瘦肉粥是這個,姐不愧是姐。”陳昭被粥折服,豎起大拇指。
肉的鹹香與枸杞的清香恰到好處,大家都非常喜歡。
青團糯韌軟綿,豆沙甜而不膩,很得于遲的歡心。
“我覺得第二個辦法能成,我回家做個計劃表,再跟我爺談一次。”張文心回過神,留下一句話就風風火火地離開。
于知樂垂下眼,無論哪一個方法實施的難度都很大,她隻是在為張彩虹搭個戲台。
随後的兩天依舊是死訊,于知樂宅家布置小院。
張文心跑來找了她好幾次,不是興緻勃勃地介紹計劃進度,就是表情凝重地讨論細節問題。
PK賽的賽況很好,盡管直播次數遠遠少于其他主播,但熱度仍遙遙領先。
又到了退大潮的日子,于知樂和周嶽生拎起背簍出門。
“下午好,又來趕海了。”于知樂照常打招呼。
經過上次的事,村裡人是徹底不相信小西海這邊能撿到海貨,海灘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今天帶了竹夾和粗鹽,希望可以多撿些貝類。”潮水還在退,于知樂往前走,“最近的貝類都特别肥美。”
走着走着,她用手肘掃了一下周嶽生的手臂,停下腳步。
兩人半蹲下,畫面對準沙灘上的一個橢圓形小孔,孔裡噴出一道水花。
“這是蛏子洞,還有一種是八字型的。”于知樂比劃出阿拉伯數字的形狀,“對着洞口撒鹽,有些會出來,不出來的話也可以扒開沙子找。”
鹽粒掉落在洞口邊緣,小孔滲出水,溶解鹽粒。
沒一會,拇指粗的蛏子從洞口探出半截身子,被于知樂捏住拔出。
“欸,這蛏子大,有你手掌長了。”于知樂抓過周嶽生的手作對比。
周嶽生的手掌寬厚,手指修長,骨節分明,指腹與掌心卻有些粗砺。
一黑一白兩隻手形成鮮明對比。
周嶽生覺得落日炙熱,于知樂的注意力卻落在幾十厘米外的一個小洞口。
嗒嗒嗒踩水而去,她指着洞口說:“這是月亮貝的呼吸孔,月亮貝就需要挖開沙子。”
說着,她把厚竹片插入軟沙裡,幸運的是才如約莫十厘米就磕碰到貝殼了。
浸水洗去表面的沙子,月亮貝如煅燒瓷器般的貝殼裸露,光澤感十足。
【大自然的藝術品,想收藏。】
【怎麼吃?】
彈幕成千上萬,于知樂一眼就看到了養魚大師和xxxx的。
“月亮貝确實長得挺好看的,不過還有更好看的。”
“蒜香,煮湯,辣炒。”
她依次回複兩人。
此後,挖蛏子和貝類的任務交給了周嶽生,于知樂一人沿着海岸線走。
“這個是黃蛤蜊,才退潮,還沒來得及卧沙。”于知樂彎腰撿起一隻外殼淺黃的貝殼。
“這是毛蛤蜊。”
“這是香螺。”
零零散散的貝類撿了半竹簍,于知樂直起腰面對大海。
不熟悉的腳步聲漸近,她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彩虹姐。”于知樂突然回頭,見到雙手舉在胸前、表情略帶驚慌情緒的張彩虹。
張彩虹尬笑兩聲:“樂樂,真的好巧,我剛想和你打招呼。”
于知樂淺笑卻不說話。
“不說了,我要趕海了,要是沒撿着海貨,今晚肯定被我嫂子罵。”張彩虹暗暗賣慘。
“那你趕緊忙活吧,我,我也有事要忙。”于知樂開始演戲。
張彩虹壓下上揚的嘴角,隻往旁邊走了幾步,注意力始終放在于知樂身上。
于知樂繼續直播,轉眼發現長相奇特的琵琶蝦,一連逮了好幾隻。
“這個季節的琵琶蝦肉質特别飽滿,非常鮮嫩。”她壓低聲音說話。
好幾分鐘裡,于知樂說話的聲音都很低,觀衆們以為她又在嘗試什麼新的直播方式。
踏水聲在身邊響響停停,于知樂淺笑。
魚兒上鈎了,坐等大戲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