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講得還不錯吧。”張文心突然站在她身後。
于知樂嗯了一聲,告訴她陳昭辭工的事,讓她再找兩個小工,還給她簡單介紹了一下羅平老師和李然。
幾人明天中午到村,由于初月帶來小院安頓,她們則提前準備接風洗塵的菜肴。
三人正說着明天的事,圖書角裡的課結束了。
衆人魚貫而出,臉上洋溢着學習到新知識的喜悅與興奮,紛紛向于知樂打招呼。
她們中的許多人之前身材瘦弱,分家後能吃飽了,身體健壯了不少,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大家辛苦了,今晚記得來小院吃飯。”于知樂笑道。
麻辣燙的菜品豐富,而燙菜的時間長短決定口感,所以她讓張海梅準備了很大分量的菜,讓培訓的人多多練習。
不僅可以犒勞副業組所有人,還可以從中得到反饋,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好。”衆人齊聲應道。
她們沒有立即回家,而是留下幫忙洗菜,并按照于知樂的要求切菜備菜。
不用半個小時,各種菜被整齊排列在兩張長桌上,場面頗為震撼。
下工沒多久,張文心選好的六人一起來到小院,站成一排。
“從現在開始,你們不用再去上工。”于知樂說。
六人面面相觑,但沒提出異議。
當初,張文心一放出消息,半條村子的人想成為國營飯店的臨時工,那幾天張家的門檻都快被踩沒了。
她的選人标準很嚴格,她們很不容易才站在這裡,不想因為幾天的工分丢了這個大好的機會。
“在這個院子裡學到的東西不能告訴别人,連家人都不可以。”于知樂嚴聲道,“如果有人違反這條規定,全家人都不可能分到副業組的一分錢。”
六人異口同聲道:“知道了。”
于知樂的視線來回掃視她們的臉龐,約莫半分鐘後才移開眼。
她先把牛骨和豬骨頭扔進大鍋,讓張文心幫忙看火,沸騰後轉小火熬。
“這些都是熬湯底要用的材料。”于知樂把六人帶到竈前,給她們介紹各種香料,“每一樣都要認得,缺一不可。”
十幾種材料看得衆人眼花缭亂,讓她們不禁咋舌。
第一個步驟是煉牛油,過程與煉豬油無異,她們都很熟悉。
接着,于知樂往裡放入蔥姜蒜和花椒,又加了适量香菜和芹菜,炸到材料焦黃撈出。
“油熱下辣醬炒出紅油。”她非常大手筆地倒了半罐辣醬,重申細節,“一定要小火炒。”
葷油與辣醬融合,漸漸散發出誘人的味道。
随着不同材料的加入,空氣中的香味層次變得更為複雜,香得大家不斷分泌口水。
“熬好就盛到盆裡,吊到井裡可以加速凝固。”于知樂把底料舀到盆裡。
另一邊,骨頭湯在小火溫吞的炖煮下冒出咕咕噜噜的小跑。
“太香了,讓我吃上一個月都不會膩。”有人深深吸了一口氣,感歎道。
底料與湯的氣味僅在空氣中交彙就讓她的肚子咕咕直叫,她不敢想象吃到嘴裡能有多香。
于知樂笑道:“加牛奶會更香,鮮牛奶隻要稍微煮沸就行。”
“天呐,還要加牛奶,這得賣多少錢一份?”另一個人驚訝地問。
于知樂簡單給她們介紹了稱重售賣的方式,而後給她們時間去認香料,半個小時後考核。
六人表情瞬間變得認真,自覺分小組互相提問。
于知樂滿意地點頭,轉身找張文心和于初月詳談副食品小組的事。
罐頭廠的決策像一把懸在她們頭上的刀,不知什麼時候會落下,她不可能坐以待斃,要做好随時消化捕魚隊收成的準備。
三人首先進行了一番頭腦風暴,把所有人想法記下,再進行讨論排除。
很快,她們就在此前的想法基礎上搭出一個更詳細的框架,并進行了分工。
“對了,我去印刷廠問過價格。”于初月翻到記錄,“均價不貴,但每次要印的量比較大。”
“确實有點多,但沒事,從下次大集開始,我們陸續增加新品,用量也會變大。”于知樂應道,“這兩天要确定好圖案,明天中午來我家投票決定,我們争取下次大集能用上。”
說着,她看了看表,時間差不多了。
牛油底料逐漸凝固,顔色比液态時鮮豔了不少。
于知樂先切了一塊底料裝入布袋,扔進骨湯裡煮,讓張文心過幾分鐘再倒入牛奶。
緊接着,她開始逐一提問考核,不僅問香料名稱,還讓她們複述過程細節。
六人學得很認真,順利通過了第一關。
然而,她們還不能松懈,于知樂馬上開始了第二關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