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趕海美食博主小于進入直播間。”asdf的語調沒有任何起伏變化,“現在我們繼續講物理學基礎。”
于知樂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符号,腦袋裡冒出大大的問号,這看起來并不基礎。
聽了幾分鐘,她的困意越來越重,連連打哈欠,眼角沁出淚水。
周嶽生推門見了這一幕,心一熱,快步上前。
“怎麼還沒睡?說了不用等我。”他用指尖掃去于知樂眼角的淚水。
于知樂蹭了蹭他的手,認真地說:“我要等,我要每次都看到你安全回家。”
“傻。”周嶽生啞然失笑,眼眶微微發熱,“我又不是去出任務。”
“我不管,你不在我身邊就要等。”于知樂嘟囔着,覺得眼皮越來越沉重。
周嶽生眼底又多幾分笑意,抱她進屋,輕放在床上,接着月光注視她良久,才附身親親她的額頭離開。
他回到院裡,幫她收拾本子,看見輕飄飄的字迹,表情動容。
油燈熄滅,水聲微響。周嶽生帶着一身水汽回到西屋,笑着進入夢鄉。
時間流逝,屋外草叢裡的蟲鳴漸弱,淩晨五點天大亮。
今天是新小院動工的日子,也是村裡人在秋收前的最後一個休息日。
經過村裡有經驗的工匠勘察,新小院地址定在副業組小院右側,距離不過五十米。
動工前,葛泰領着搭建小組全體成員進行報土儀式,朝四周擺了擺才掀開木牌匾上的紅布。
牌匾是豎式的,刻有一行大字——海隅牌副食品加工廠。
紅布翩然落地,周圍的村民紛紛拍手叫好。
緊接着,搭建小組開始破土打地基,賣力地幹活。
周嶽生不往鎮上跑了,被于海光拉過來幫忙,時不時和葛泰聊上兩句。
“又要完成一件大事了。”張文心感慨,“放在半年前,我都不敢想海隅村能發展成這樣。”
于初月也有相同的感覺,一路走過來不覺得快,站定回望才發現走了這麼遠。
聽到張文心的話,于知樂的嘴角微微上揚。她開口應道:“大家都很努力,這是海隅村應得的。”
“樂樂是大功臣。”張文心往側邊跨了一步,摟住她的肩膀。
沒曾想,力氣大了一點,讓于知樂往側邊移動了一小步,她自己的手不小心撞到了李然。
“李知青,不好意思,我沒看見你。”張文心道歉。
李然說:“沒事,我之前沒見過砌屋子,過來看一看。”
與此同時,于知樂拿下張文心的手,說:“我去找曲老師他們确定蝦苗投放時間,這裡你注意點。”
“好的,保證不讓周嶽生掉一根頭發。”張文心做了個敬禮的動作。
于知樂輕笑,用手肘碰了碰她的腰,然後轉身離開。
張文心沒讓場子冷下來,與李然扯起閑篇,聊的都是家鄉、母校等瑣碎問題。
幾人再見面時已經是正午,于知樂見到了一個氣沖沖的于初月。
“怎麼了?怎麼氣成這樣子?”她問。
于初月氣憤道:“那個秘書真是聽不懂人話,我去結賬,他一副施舍人的模樣,說再給我們半個月考慮。我都重複了幾遍,他一直在那說車轱辘話。”
“沒事,下次你直接去财務部。”于知樂說。
于初月點頭,又揚了揚拳頭:“真想一拳揍得他滿地找牙。”
彼時,張文心恰好拉來飯菜,聽到她的話撲哧一笑。
李然在後面幫忙推闆車,不小心踢到石子,倒吸一口涼氣,但沒有人注意到。
搭建小組停下吃飯,于海光和周嶽生則和于知樂一起回家。
接下來幾天,捕魚隊所有人加入建院子的隊伍,新小院逐步成型,很快就挂上了牌匾。
期間,于初月特意挑遠洋隊選人那天跑了一趟罐頭廠,在财務部順利結了賬。
某天正午,于知樂、張文心和于初月在工地旁等大家收工,遠遠看見一個球騎着車向她們而來。
她們定睛一看,發現是罐頭廠的秘書。
他刹停車,把車往旁邊一扔,氣洶洶地說:“你們怎麼回事?昨天怎麼沒送海貨?你們知不知道我可以随時扣你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