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葡萄丕的東瀛曆險記 > 第41章 欲加之罪(下)

第41章 欲加之罪(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無雙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組,曹丕穿越日本戰國遇到石田三成的if線,考據稀爛,雖說是無雙大蛇同人,但寫到這裡已經變成各種縫合怪了……本章是石田治部痛罵王司徒(?)的時間。

“我放走駒姬不假,但此舉……并未違背太閣的意願!”

三成的話讓沸騰的人群陷入了一片唏噓之中。

大野治長詫異地看着審判台下披枷帶鎖的男人,一時間懷疑他是否在胡言亂語。

“你是說……太閣親自下達的命令……并非出自他自己的意願?呵……石田治部,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此等狂妄之言,你可有證據?”

三成并未急着給自己辯解,而是轉向台下的圍觀者,緩緩叙述出一個多年以前的故事:

“元龜二年(1571年),織田軍包圍了佛家聖地比睿山,為報延曆寺協助淺井朝倉聯軍的一箭之仇,信長公不顧諸将士反對,下令焚燒延曆寺中的根本中堂和山王二十一社,山中的僧侶婦孺一個不留。

那時負責執行命令的将領自知軍令難違,不得不在比睿山放火,然而,同樣布衣出身且當過小沙彌的他并未完全按照信長的命令一樣趕盡殺絕,不留活口……他不僅偷偷留出一條小路供百姓逃跑,還收留了大量因此次人禍無家可歸的孤兒。”

這段往事發生在三成出仕秀吉之前,卻是一件人盡皆知的大事……信長火燒比睿山的暴行至今也令人不寒而栗。

大野治長不明白三成為何會提起這段往事。

然而,甯甯和福島正則卻瞬間領會了他的意思。

這段往事的知情者,隻有早先追随太閣的那群人,以及……和孤兒們一起長大的三成、正則、清正他們。

“這個在比睿山的大火中努力挽救性命的人……就是當年的太閣殿下。

太閣殿下追随信長公二十餘年,不論是墨俣一夜城還是金崎殿後,沒有一次不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然而,唯獨在比睿山,太閣殿下卻選擇了有所為,有所不為。太閣身為人臣之時的作法讓我明白,真正的忠義并非盲目遵從主君的一切命令。

若要我拿出證據……

那些從比睿山的大火中得以幸存,并且在甯甯夫人的悉心照料下的孩子還活在世上,就是最好的證據!”

擲地有聲的回答讓嘈雜的人群變得安靜。

太閣最後幾年的血腥統治讓人們幾乎已經忘記,成為關白前的秀吉是何等的模樣……

方才那番話讓人再次回想起了曾經的太閣……和那些武家出身的大名不一樣……因為自己也是布衣出身,當年的太閣最能體諒百姓的疾苦,也并沒有武家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态。

誰又能想到,當年那個在比睿山救下無辜百姓的木下秀吉,在二十年後成了令人畏懼的暴君……

而那個男人在出人頭地的路上逐漸丢失的東西,卻被這位他從寺廟裡撿回來的小僧拾起,并視作珍寶,收藏至今。

三成環視着周圍的百姓,那個曾經在人們眼中曲高和寡,不懂人心的石田治部頭一次感覺到……台下這萬人的心境,與他一人在此時重合。

大野治長感覺投向自己的目光愈發尖銳,令他渾身不自在。坐在這個審判的席位上,仿佛他才是被審的那個。他必須說些什麼,扭轉這種反客為主的局面。

“你想說,你李代桃僵,蓄意欺君,是為了糾正主君的錯誤?呵……石田治部,你可真會給自己戴高帽子。”

大野治長的嘴角抽搐着上揚了起來。

身為豐臣家的譜代家臣,你石田治部既然打着為豐臣家鏟除奸佞的旗号,如今,敢公然宣稱太閣是錯的嗎?

三成望着台下那一雙雙眼睛……他從那些眼睛裡看到了許多情緒……悲憤,冤屈,後怕,以及從當年一直持續到現在的,謹小慎微,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懼。

因為鶴松、秀賴生父的謠言引起的濫殺無辜,文祿、慶長的窮兵黩武、橫征暴斂,秀次案的血腥手段,這些事早已一次又一次地透支了衆人對于豐臣家的信任……

如果不正視這些錯誤,繼續粉飾太平,他們的豐臣家,終究會成為一棵從根部爛掉的樹,而這棵大樹的倒塌隻是時間問題。

确認了衆人的心意後,三成平靜而堅定地轉向了審判席,雙眼直勾勾地逼視着那個還在為自己搬出太閣擋箭的聰明手段沾沾自喜的審判者。

“大野治長,你是瞎了還是聾了?方才的審問已經證明,秀次公并沒有謀反。所以……包括駒姬在内的,在三條河原被處決那三十多口人……本就不該被殺!”

“所以當年太閣錯了,隻有你才是對的?”

大野治長已經沒有勇氣再去看圍觀者的眼神,他唯獨死咬着同樣一點,逼三成在豐臣家和這群外來者之間做出選擇……全然沒有意識到,他的行為将某些之前大家已經心照不宣,卻一直努力掩蓋的東西暴露了出來。

這個草菅人命,麻木不仁的豐臣家……早已站在了人心的對立面。

三成不願回答大野治長的問題,不是因為他在乎豐臣的人會怎麼看他,也不是因為他害怕自己的答案會導緻和本家的切割或決裂。而是因為……作為最在乎本家的人,他不願為了能赢大野他們這幫奸佞小人,将這個血淋淋的事實也一并擺到明面上。這樣一來……就算他赢得了天下人心,對他恩重如山的豐臣家也将被踩至谷底。

像是察覺到了三成内心的掙紮,甯甯輕輕按住了他的肩膀,随後走到了台前。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許多年前,在信長攻略中國地方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年代和火燒比睿山一樣久遠,所以審判席上的各位未必親身經曆過。

荒木村重舉兵謀反之時……已經在我丈夫麾下做軍師的黑田如水(黑田官兵衛)自告奮勇去遊說。然而,荒木村重心意已決,不僅沒被招降,還将如水幽禁在有岡城裡整整一年。

信長公并不知道黑田如水已經被幽禁,以為他已經和荒木村重一起謀反,于是下令要我丈夫殺死在他那裡做人質的如水嫡子松壽丸。

此時,我丈夫麾下的另一名軍師——竹中半兵衛知道自己的友人不會背叛,于是将松壽丸藏在自己的居城裡,通過一名病死的男孩的屍首宣稱自己已經殺死了松壽丸。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半兵衛藏匿松壽丸之事還是被發現了。然而,被欺騙的信長公和我丈夫都未追究半兵衛的欺君之罪。直至織田軍攻破岡城,黑田如水謀反的謠言才得以平息……而他的孩子松壽丸也并沒有含冤而死。

為君者,若是在臣子謀反之時不能殺伐果斷,必然會失去威望,屆時,還會有更多人舉起反旗。所以信長公要殺一儆百無可厚非。而為臣者,應該在主公被蒙蔽時有所作為,而不是以忠誠的幌子盲目執行命令,逃避責任。然後讓主公背負。半兵衛知道如水有冤情,不惜冒着欺君之罪也要保住松壽丸的義舉,既保全了官兵衛的忠義,也保全了織田家的名譽和信用,不愧為’今孔明‘(立本那邊給半兵衛的外号)。

而三成在秀次事件中庇護駒姬的行為,不亞于半兵衛當年的義舉!”

甯甯話音剛落,台下就傳出了“今孔明”的呼聲,仿佛披在三成身上的枷鎖反而成為了榮耀的象征。

奉行衆與大野治長茫然無措地望着愈發激動的人群……

這一次,他們輸得更加徹底。

竹中半兵衛生前是豐臣家舉足輕重的軍師,在太閣仍是木下藤吉郎之時便追随左右。沒人會質疑他對太閣的忠義。甯甯用半兵衛的事迹為三成辯護,不僅讓三成的忠義毋庸置疑……還将他對于本家的意義擡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台下的百姓朝自己丢雞蛋前,增田長盛和前田玄以趕緊命人給三成解開枷鎖……

事到如今,已經沒有再繼續審問三成的必要了。再審下去,就算他們能給三成定罪,在百姓心中被定罪的仍會是他們。

首枷落地的瞬間,一位身着藍色吳服,疑似是三成的家臣的男子登上了台階。那人為他披上官服的時候,人群中再次傳出一片歡騰。大野治長從那個燙人的座椅上站起身,正要落荒而逃,卻被石田三成喝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