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葡萄丕的東瀛曆險記 > 第43章 空心樹

第43章 空心樹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官兵衛自己也說不清,被譽為“豐臣兩兵衛”的他們,究竟哪一個更幸運,哪一個更加不幸。半兵衛英年早逝,至死都是秀吉最為仰仗的軍師。而他卻被猜忌了一輩子。

是啊,天下一統後,自己這種在亂世中如魚得水的弄潮兒便也失去價值了吧。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文種之于越王,韓信之于高祖,皆逃不過這般下場。

為了讓忌憚自己的太閣安心,文祿二年(1593年)七月,黑田官兵衛剃發,法号如水園清,開始了他隐居的生活。

然而如水的野望并未就此終止。

不論其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是水。

慶長五年(1600年)七月,随着德川家康發動會津征伐,石田三成在佐和山舉兵,關原之戰也拉開了序幕。

黑田如水聽到家康出兵的消息,立刻命令兒子長政參加家康軍,自己則和一部分家臣一起在豐前中津城留守。

然後,這位名義上的東軍轉頭就在九州舉兵了。

利用平時繼續的金銀和糧米,如水很快就募集了數千浪人,開始了屬于他的九州征伐。黑田軍在九州勢如破竹,迅速拿下了豐前、豐後、築前、築後之地,并有吞并九州的趨勢。

由于各地的守城軍隊早已經被派到關原戰場。九州已經沒有可以與之争鋒的勢力……立花家主力已經不在九州;小早川家的家主才死在關原,接替他的小早川秀包又和立花宗茂一樣在岐阜;大友家已經被擊潰;整個北九州隻剩孤立無援的鍋島家還在負隅頑抗。至于對馬島的宗家,自從慶長之役後幾乎廢了。

相比于北九州,南九州的局面仍不容樂觀……

小西行景(小西行長的弟弟)鎮守的宇土城久攻不下,該城利用得天獨厚的地形以及周圍的濕地易守難攻,城内的士兵也因為信仰而格外團結,士氣高漲。

負責攻城的那位,在文祿慶長之役中怒刷存在感的虎加藤,就跟蔫了氣的貓兒一樣……官兵衛都快打到日向了,宇土城還愣是沒攻下來。

加藤清正是一個築城高手。這是整個日本都人盡皆知的事。

但擅長築城和擅長攻城的兩碼事。

更何況……他要攻打的城并不是一座尋常的城。

本以為隻要圍住了宇土城,就能把小西行長逼回九州與自己決一死戰,誰知行長根本不為所動,關原得勝後也繼續駐紮在岐阜城,似乎早已認定清正根本拿不下宇土……

每次官兵衛詢問他攻城的進度,他就回信抱怨說這座由切支丹修建的宇土城有許多邪門的地方,結構稀奇古怪不說,連防禦的火炮也都是他從沒見過的南蠻玩意。

然而官兵衛根本無暇理會清正的碎碎念,因為比起宇土城,南九州還有更加棘手的地頭蛇……那便是薩摩的島津家。九州征伐之時,他便體會過這幫蠻子的厲害……當年,太閣借着壓倒性的兵力讓島津家勉強臣服,但僅靠着一群臨時招來的浪人單獨對付這幫難啃的骨頭是官兵衛希望避免的。

所幸,從井上之房派出去的線人截獲了小西家與島津家的來信……也正是在這些信件裡,官兵衛發現了破局的契機。

加藤清正攻打宇土城之時,小西行景曾多次寫信向島津義久求援……

然而,明知唇亡齒寒,島津義久卻回信說薩摩的島津家在露梁海戰之後元氣大傷,弟弟島津義弘所剩無幾的親兵又都被他帶到了關原……島津家根本拿不出多餘的兵力馳援宇土,甚至還陰陽怪氣地提起了小西行長在露梁海戰中棄義弘等人不顧,自行撤退的事,說他們島津家沒有對宇土城趁火打劫都該感謝上帝了,讓小西家自求多福。

得知義久的态度後,官兵衛決定與義久和談……這并不是因為他沒有吞并薩摩的意願。如果東軍和西軍的戰鬥繼續拉鋸,官兵衛會徐徐蠶食南九州的領土,在平定九州之後蠶食守備空虛的毛利家,一路直至故土播磨,再圖大阪。

然而……眼下的東軍與西軍卻露出了一個天大的破綻——西軍主力東進,大阪空虛。這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但同時也伴随着難以預估的風險。

可是,風險越大,利潤也越大。昔日,在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傳至高松城時,太閣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實現了中國大返還,才得以成為天下人。

現在擺在官兵衛眼前的正是這樣一個天賜良機。

一度近乎可以制霸九州,卻因為秀吉的九州征伐而未能如願的島津家萬萬沒想到,當年那個策劃九州征伐的大軍師居然敢舔着臉跑到自己面前和談。

兩位老油條都是聰明人,因此也沒有太多的寒暄。官兵衛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義久對于西軍和豐臣家心懷不滿的事實,而義久也笑裡藏刀地道破官兵衛現在既非東軍也非西軍,他的野心是自成一派,鹬蚌相争,漁翁得利,随後還不忘問現在加盟能有多少好處。兩人相談甚歡,并迅速達成了某種協議。

而遠在駿河的西軍對此仍一無所知。

正如他們先前預料的那樣……為了避免徹底陷入被動的局面,德川家康并沒有像當年的北條家一樣龜縮在小田原城,而是選擇在真田家與三成會師前主動出擊……

從關東出發的東軍扼住了真田家從甲府城與西軍會合的要道,并最終選擇在富士川布陣。

“是源平合戰的古戰場啊……家康是想把自己比作源賴朝嗎?”

富士川之戰,源氏一族如有天助,不戰而勝……自富士川之戰結束後,源賴朝開始以鐮倉為基地建立政權,并将與平氏一族的戰争交給其弟源義經。反之,平氏政權受到重大打擊後不得不将國都遷回平安京。

而那時的源氏與平氏根據勢力範圍劃分來看……源氏是東軍,平氏是西軍。

德川家康不會不知道這個位置的特殊含義。更不會放過用這份意義大做文章的機會,把石田三成他們渲染成大逆不道的平氏,再往自己臉上貼個金,說自己就像當年百折不撓的源賴朝一樣,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豈不美哉。

然而三成的信念從不會因為這些而輕易動搖。

“源平合戰之中,平氏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忠不義,師出無名……就像家康一樣,他想要通過武力架空君權,将天下據為己有,成為下一個平清盛……但這一次,義在我們這一方。”

經曆那次大戰後,三成不論是作為一名大将,還是作為一名托孤重臣都已經成熟了許多。

“與關原合戰不同,此戰的東軍部隊多為德川譜代……如果說之前的戰鬥還是豐臣家的内戰,此戰……我們要面對的就是當年在小牧長久手讓太閣殿下也感到格外棘手的三河武士。”

“當然,我們現在也擁有當年小牧長久手之戰中所沒有的優勢。西國的諸将,還有正在趕往此處的真田家也是當年所沒有的。”

現在的豐臣早已不再是太閣治下的豐臣……隻是一棵金玉其外,根須和枝幹卻早已被毒蟲啃食殆盡的空心樹。

但現在的西軍也早已不再是關原前的西軍了。

軍議中,那些在關原之戰前還各執一詞的大名現在都将目光投在了三成身上。他緩緩起身,走向了戰争的沙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