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蘭陵調 > 第83章 瓊華雨露(八)

第83章 瓊華雨露(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差人請王琮來瓊華宮,他挨打後,休息得夠久了。等到午時,王将軍頂一頭熱汗進來,原來一早上忙着打點糧車。不由提醒他,幸好昨天隻是遇到流民。王将軍,若有敵兵混到城外十裡地,你的罪過就大了。

他擦完額頭的汗,小心翼翼回答:“早上韋大人挨了一頓罵。下午該輪到我了。”

我便吩咐他:“下午你直接去城郊的大廟發糧,把阿松換回來。阿松的性情,不适合同那些人打交道。”

王琮自幼混迹于市井,油頭滑腦,能言善道。關鍵他長着一副漂亮皮囊,不像阿松那樣兇。

“你到了那裡,别與人起沖突。和氣些,找人聊聊,多聊些河道的閑話,其它的事,譬如衣食住行都可以。回來說給陛下聽。”

他立刻明白。隻是聊完後,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我就問:“羽林衛缺不缺壯丁?”

他拍手感歎:“嗐,前幾天陛下還提過羽林衛開支太大,叫我下半年節省些。”

我便打斷他的矯情:“好吧,你先把人安撫住。河道是陛下要做的,别叉出這些事來叫他難堪。”

他挺着腰,笑眯眯:“娘娘放心,我将那裡布置成善堂,喂到他們無話可說。”

這時霞光殿的老嬷嬷敲門,請我過去用午膳。母親得知昨天的事,仔細問了經過,又擡起我的下巴瞧半天,幸好有驚無險,蒼天庇佑。收拾掉碗筷,正逢大膳房和繡坊兩處過來對賬,他們總挑母親和我都在座時對賬,踮着一樣的步子進來。

喜兒在休息,我便叫芽芽讀賬本。小姑娘嗓音清脆響亮:豬羊鹿肉一百斤,河魚黃鳝各四桶,雞鴨鵝八十隻,野鴿二十隻,稻米二十擔,白面二十擔,糯米粉四擔,綠豆紅豆各兩口袋,鹽糖醋油不計,每日蔬菜瓜果按天分送,另有四間酒家要結算。按例發放給大興莊二百兩白銀,與宮外結算要六百八十兩。

母親立刻說:“大興那頭便罷了,往來送貨,總要給人打賞些。怎麼去宮外買這麼多貨,宮裡也沒多少人,送來的都吃不完。”

膳房是張嫂管事,此刻回答:“太後,田莊那頭有時送慢了,或者東西不好。比如上回炖的羊肉,陛下說不好,叫我們出去買。公主愛吃南邊的青瓜紅果子,這些也要去買。漸漸就成習慣。”

我翻看冊子:“以後每人每天吃多少,給個定例,田莊一股腦送來,吃不完太浪費。你盤算一下,開張單子給我瞧瞧。”

張嫂見我拉着臉,笑道:“娘娘,這莊子裡的東西都是天家的,不用省着花。”

芽芽竟跟着點頭:“莊裡還鑿了個酒窖呢,小衡王爺起的頭,一打打麥子往裡送,姐姐不用心疼。”

我挑起眉角:“花官家的錢,你們自然不心疼。如今我多問幾句每月花銷,礙着你們的事了。”

在場的人見我莫名發怒,都抿着唇閉口不言。皺起眼皮,上個月我和母親都吃素,送這麼多家禽幹什麼。

母親緩緩打圓場:“節省些總沒錯,如今外頭不太平,都是用錢的地方。你們按皇後的意思拟張單子出來,每月要花多少,咱們心裡有個數。小冰,比起我年輕時候遇到的,他們已做得很好。從不報額外開銷,伺候人又盡心。”

瞧婦人們委委屈屈站着。張嫂格外委屈,她對我夠盡心的。冬令炖紅參,到了夏令又煮綠豆薏米,彎着腰一粒粒捯饬幹淨。照禦醫的方子,每日為母親炖藥膳。我怎好苛責人家。

繡坊的孫姑姑見我心情不好,偷偷将賬冊藏進袖子。

莫名覺得好笑,就問:“庫房裡是不是有些現成的衣裳鞋襪?”

她連忙點頭:“不過都是舊的,從前宮人穿過,後來沒帶走。娘娘要來做什麼?”

我便叫她收拾出來,男女分開,洗曬幹淨,送到大都府去。

孫姑姑立即說:“大都府是要分送給各地善堂?從前嘉甯皇後在時,也領着繡坊一起幹過。隻是僧多粥少,給了一撥人,另一撥人也來要。宮裡隻有幾個女人,先要應付主上,多餘的時間才能做這些。所以後來才有戎衣會,城裡的夫人娘子聚在一起,時常做些針線送去善堂。”

“哦,那是各家貼補針線衣料的錢麼?”

芽芽插嘴:“從前都是鎮國公府辦得的聚會。打仗那幾年,姥姥吩咐各家攢點碎衣料,穿不完的不要扔。漸漸成規矩了。她老人家一呼百應的,哪處趕着要衣裳鞋襪,她就帶人親自做。”

今時不同往日。我哪有姑奶奶的威望。京都的那些貴婦們,成天談論敷香粉養鮮花,與我話不投機,我也懶得與人熱絡。如今怎麼開口,命令人家聚在一起做幾件破衣裳。

歎口氣,幸好宮裡的人有所敬畏。我吩咐繡坊将東西整理出來,直接交給羽林衛王督領,并且再三叮咛,不要聲張這件事。

鑒于剛才發過火,她們很快領命退走。伺候完母親午歇,自己慢慢走出來。還未到黃昏,地上熱浪盤繞。往中殿的方向去,剛走出内廷,阿松站在直鋪的碎石路上。

“娘娘怎麼叫王琮來替代我?那幫人野得很,不狠狠教訓不會聽話的。”他怒氣沖沖。

我耐心解釋:“這事出來後,恐怕陛下要出去巡防。你去跟着他,這樣我放心些。”

他聽聽有道理,不啃聲了。

我問了綠營那幾人的狀況。老沈沒救過來,其他幾人都受傷躺着。他又告訴我,大都府的存糧不多,隻夠吃三四日的。倒是柳家武館很大方。聽說完狀況,連忙裝上幾車白米綠菜。他們正過節包粽子呢,又順帶送去許多。

我笑笑,問韋伯林去哪裡了。

阿松說:“陛下盛怒,把人吓哆嗦了。昨日我聽見,要他和李戶老一起算人頭,大概要将遷徙的人頭再算一遍,将什麼賬冊也算一遍。”

無論算多少遍,大都府和戶曹都是不會有錯的。

阿松送我到中殿石階,剛起步,他又叫住我,十分為難的樣子。

“娘娘,現在天氣漸漸熱起來,駐紮于城外大營的兄弟們很苦,隻能睡帳篷房子,晚上熱得要命,還給咬一身膿包。若能跟陛下說說,造一排木頭營房就好了。”

轉過身,好奇問道:“你一直跟着他,怎麼不說呢。”

他沒有王琮能說會道,隻好解釋:“我不敢。之前聽陛下提起,說羽林衛開銷太大,我更不敢提了。”

“那同王将軍說吧,他從邺城起跟着陛下,許多人又是從那裡帶過來的。”

阿松露出奇怪的笑意:“娘娘,邺城跟來的,基本都安排在綠營。他們守宮城的,吃住都在宮裡,逢年過節還能領賞,恐怕體會不到這份幸苦。”

我笑道:“你不和他們一夥麼?”

他說:“我從前跟喬将軍的,喬将軍治軍一視同仁,吃的用的不會讓人受委屈,這樣大夥才一條心。”

很有道理,可我沒當面稱贊他。他的隐意,是指單立對待羽林衛分了親疏。

“娘娘,剛才議論給老沈辦後事,喪葬要三百兩,擡回鄉要五百兩。王将軍說過,羽林衛每年花銷是定額,一分不能多支。如此一來,大營那邊更苦了。喪事是要辦得體面,隻是也該勻着點用。”

他是憋了許多才找我傾訴的。什麼都要錢。老沈為救我而死,這份錢叫陛下出吧。止住他沖動的話頭,我已經明白了。推開兩道宮門,單立坐在鎏金長椅裡,歪着眉毛查看高高堆起的賬冊。他在萬家莊起兵那刻,恐怕想不到會有今天。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