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藤本樹也有種仿佛似曾相識的氣質——安安靜靜的生活、學習,沒有盛大熱鬧的青春,反而因為在人際方面的遲鈍笨拙,留下過痛苦的回憶,又因為面對父親早逝,不得不思考孤獨和虛無。
生命的結束是一瞬間的事,是淡淡的沉重,是熟悉的人就此與世長絕和近乎黑色的空虛。
這個世界沒那麼溫柔,反複無常。内心總會不斷受傷,堅硬變冷,直到把過去的回憶冰封。過去的美好就像凍在冰層下栩栩如生的蜻蜓,隻能觸碰到冰冷的寒意。
我沒有來過小樽,是因為想來的時候沒到冬天。等到了冬天,又覺得很麻煩不想出門。
“五條先生國中時期是什麼樣的呢?”
“我很好奇,這是可以說的吧?”我仰頭問。
七海先生想了想說:“我是在高專認識五條先生的,國中時期的情況并不了解。那時候他已經很有名了,嘴上總是挂着【最強】。我不幸在于剛好是五條先生的後輩,從入學那年就認識他了,與他共事,真是一場孽緣。”
“禦三家的咒術師更喜歡京都的高專,聽說是五條先生自己主動要來東京的。”
“高專時期五條先生是完全不值得尊重的前輩,就跟現在一樣。”
跟現在一樣啊~
七海話鋒一轉,問:“所以這本書究竟講的是什麼?”
店員高高挽起袖子,一雙憤怒的眼睛隔着玻璃,目不轉睛盯着我們,面上通紅,嘴唇緊緊咬着,似乎張口就會是“八嘎”。
“嗯……”
一時沒敢開口。
故事以一封寄往天國的書信開啟回憶……在雪國中,少年暗戀如詩,勾勒出純真而遺憾的愛戀。
第一個版本的介紹,就好像是什麼Ntr受害人視角。
第二個版本就更離奇了,應該是犯罪懸疑片,夾帶純愛元素的那種。
連我自己都覺得過分。
被店員當做來搗亂的人了吧。
不能說毫不相關,隻能說一派胡言。
最後我說:“講述的是尋找過去的時光,我看的是電影版,内容應該大差不差吧,這本書的作者和導演是同一個人。”
帶了一絲真誠。
“《情書》已經是22年前的作品了,每年精彩的電影有很多,我更喜歡老電影的質感。”
“以前聽人說起過,來不及的告别,要麼從此埋進心底,要麼随風回到過去。從前男主角選擇埋進心底,後來他死了,就唱着歌随風回到過去了——能夠實現夢想,應該是個好事情吧……其實他隻是孤零零地凍死在山谷而已。”
我盯着海報上女主的側臉,歎了口氣,輕聲說。
“這個故事是講述遺憾和告别的。”
“無視時代因素,這部電影也是絕對合格的。”
現代電影會更加注重挖掘陰暗面,或許這陰暗的,像下水道老鼠一樣見不得光的東西就是“現代性”,就像是人越來越原子化以後,卻不得不與集體緊緊依存,呈現出的孤獨虛無浸泡下的禮崩樂壞,拿到鏡頭下暴曬直至瘋狂掙紮尖叫。
曾經愛過的人轉身就出軌堕胎,互賞巴掌大打出手,面容扭曲張開血盆大口嘶吼:“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跟一群特級咒靈似的。因為每個人都隻關心自己的想法,對現實的理解越來越多元化,放眼望去,隻有負能量在雙向奔赴……就感覺大家的精神狀态都不是很好的樣子。
“不是破鏡重圓?”
“……也有,但不是主線,視角問題。”
“不是不在場犯罪?”
“按照尼采的觀點,也可以說是重罪。”
“誰殺人了?”
“權利被他人侵占就是邪惡。”
七海先生用力摁了摁眉弓:“你是不是很讨厭他。”
“誰啊?”
“男主角。”
“……”
沒有吧。
考到我了。
一瞬間無法回答。
我抿了一下嘴唇,反駁說:“我也不算亂說,男主角不像網上大家說得那麼好,他根本沒出現過,故事的開頭,已經是他山難去世的第三年忌日了。”
“……死人是沒辦法親自開口說話的,不是嗎?他的形象不是由他自己決定的,是由活着的人來共同決定的。”
“男主角其實并沒有真正存在過,隻是虛幻的編織物。”
故事通過回憶共同編織出少年時代的殘像,之後所有人完成了對過去的告别。
遺憾是淡淡的櫻落,是來不及,是想說的話沒說出口,是天南海北,是喜歡的女孩要嫁人,是所愛溘然長逝。這其實是極緻的物哀。
兀自沉默了一下。
“男主角肯定有性格糟糕的地方,刻意篩選、美化的部分太多了……哪怕不翻開蛛絲馬迹,不用放大鏡尋找,也有很多不那麼愉快的回憶。正是因為一切都存在回憶裡,才顯得純真美好,讓人更願意用這種方式來……銘記他,與他告别。”
男主的形象其實挺懸浮的,運動會摔倒被同學起哄,拒絕了旁人攙扶,轉學無人想念,反倒被嘲笑是死人。女樹對他缺乏好感,一直發現不了告别時的情書,用粗枝大葉來形容也太誇張了。
在另一個倒黴蛋,在深愛女主的秋葉視角,男樹的行為是毫無疑問的背刺,明明知道自己喜歡女主博子,卻在同一天搶先表白,害他隻能看着最喜歡的女人和最喜歡的後輩在一起。
後面到了求婚現場,男主沉默了兩個小時,讓博子繃不住主動提了求婚,他就回了個同意。女主通過女樹的回信都能感受到男樹偷偷藏不住的喜歡,後面得知自己跟女樹長得一樣,女主瞬間“咯噔”了,覺得自己就是替身,節目效果爆炸。
真的很糟糕啊,這家夥的性格……與其說是世紀末的美少年,不如說連世紀末的美少年都拯救不了他糟糕的性格。
“替身?那是誰,肯定不是人家對不對?哪裡有替身?人家肯定沒有那麼糟糕對吧……”五條悟熟悉的聲音響起來。
晃晃紙頁:“我從來不會把别人看做替身哦~”接着嬰兒藍的眼睛就笑開了。
彎腰俯身,拿宣傳單半掩着嘴哼唧唧念:“所以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盡量看清人,但如果真的做了很糟糕無法饒恕的事,也盡量不要放棄掉,老師會幫你一起想辦法的。”
“……”
盯。
代入感很強啊,五條悟。
除了性格是很完美,連完美都拯救不了糟糕的性格——這家夥就是你對吧,五條悟。
七海先生眼神都不對勁了。
他絕對是翻了個白眼。
而且他的眼神……
等等,為什麼眼神同情起來了,狗屎替身梗竟然還在追……七海先生應該不知道黃泉魔女,其實還有别的替身,我實際上雙重替身嗎?還有誰,除了月見裡黃泉還有誰!
每次輕易原諒五條悟過後……我都會發現在奇怪的地方低估五條悟。
五條悟會用實力證明:他,不要臉。
認真想想,我也看了很多電影,唯獨《情書》像情緒刺客一樣正中眉心,說不定是潛意識對手術刀級别代入感的尊重。
而五條悟的反應,恰恰是我“容易吸引人渣”的又一次驗證。
内心毫無波瀾,甚至想笑。
呵呵。
我拿起書,微妙地體會到了書裡那個叫渡邊博子的女人心情。
我讨厭人類。
因為喜歡反而要受傷也太不公平了吧,對吧,每個人類都是渺小虛無的,無法承受痛苦和快樂,不會對這樣的人生絕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