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與來來往往的人群一同行走于肮髒的街道時,記得牢牢護住你的口袋和包裹,不然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财物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消失。
抛開衛生和治安上的問題,這座城市的繁華是十分可觀的,路上有數不完的人挑着扁擔或推着小車,裡面都是各種各樣的貨物。路兩旁随處可見磚瓦搭建而成的建築,幾乎找不到哪怕一間夯土茅草屋。這些房屋一般有兩三層高,通過向天空延展的方式來增加容積。
由于他們行走在主幹道上,因此這些房屋大多也是商業用途,門前有醒目的招牌,牆上也設有透光的窗戶,讓人們看到店内陳設的商品。
騎驢放在鄉下或者小縣城已經算是有錢人的象征,但在南京城什麼都算不上。這裡經常有漂亮的駿馬牽引着威風的馬車在街道上行駛,馬車上配置有華麗的裝飾和紋案,車前車後更是有仆人前呼後擁,驅趕着四周沒有身份的庶民。
更有鮮衣怒馬、滿身珠光寶氣的少年郎結伴在街道上公然馳騁,見到草民們為躲避他們而摔倒在地,便哈哈大笑,然後像一陣風一樣離去。
如果光看大城市,你恐怕真的會認為這個國家正處于盛世。若非盛世,怎麼會有如此的繁榮和富足?但這樣的繁榮恰恰建立在國家的衰退之上,土地兼并和吏治的腐敗導緻大量财富被集中到少數有權有勢的人手上,而儒家士紳舉家脫離鄉土走入城市則導緻了鄉村的衰敗和城市的振興。在城市愈發繁榮的同時,被吸血的鄉村卻不斷走向蕭條,一旦遭遇天災人禍,大規模的階.級鬥争将是難以避免的。
在市區中走了整整4公裡的路後,一行人才成功抵達目的地,此時天色都已經暗了。不過他們并不用擔心找不到東道主的房子,因為它非常的明顯,一整個豪華宅院幾乎占據了1/3的街道。在正式拜訪之前,楊堂主特地叮囑大家入院後可以羨慕、但不要大驚小怪,免得讓人看笑話。
東道主姓洛,原籍浙江,稱其為洛老爺子即可。此人出生于一個方興未艾的書香門第,父親是秀才、叔叔是舉人。到了他這位更是青出于藍勝于藍,28歲時考中進士,以庶吉士授編修,後曆任多個重要官職,最高做到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入閣。
這位現在雖然退休在家,但是任期内聚斂了至少有幾十萬兩白銀,而且桃李滿天下,在儒家士大夫群體中保持有較大的影響力。
豪華宅邸的大門緊閉,頂頭上寫着大大的洛府二字,兩扇門闆上還有25顆大大的黃銅門釘作為裝飾。見到一行道士抵達後,看門的仆人讓他們稍等,然後從側門入了府。不消片刻,厚重的大門便由外向裡打開。
霍老師向門口兩個威武霸氣的石獅子打了個招呼,然後便随大家一同走正門進入了宅邸内。仆人們個個衣衫完整比老百姓穿得好,招待他們的管家更是身着錦衣。
入門後,前院内的陳設要比院外還要豪華,地面由整齊的白色石磚鋪成,沒有一點瑕疵。矮矮的路燈坐落在地面上,四周也有燈籠,他們被不惜燈油地點燃,導緻黃昏時分的院内要比白天還要亮堂。
從内裡環顧四周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建築的牆柱結構主要由松木和磚瓦構成。屋頂上更是青瓦覆蓋,飛檐翹角,氣勢恢宏。霍碧薇懷疑光是在南京城造這樣一個庭院,其造價(包含地價)就已經超過了金華陳府造價的總和。
在徑直穿過最靠前的前院後,一行人又來到了另一個庭院。這個院子裡栽種有兩顆高大的樹木,其中一顆是馬尾松、另一顆也是馬尾松。這兩個松樹被人工修整的十分正直,沒有一點歪斜或出格的地方,與外面無君無父的野松構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