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紹宋之一世長安 > 第11章 一世長安(9)(修)

第11章 一世長安(9)(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趙瑗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前世的他在人渣養父趙構的陰影下,數十年如一日活得如履薄冰、循規蹈矩,哪怕後來身為帝王,卻也無法一展宏圖、建功立業。

幸而上蒼垂憐,給了他重來一世的機會,今生的他擁有了趙玖這樣一位慈愛的父親,讓他感受到了前世從未有過的關愛和尊重。而趙瑗同樣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擔,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趙玖這個讓他重獲新生的父親。

因此,趙瑗也不複昔日的僞裝,受趙玖影響,他不再如普通孩童的那樣終日憨玩,也開始跟着父親養魚種桑,日常勞作不叫苦不喊累,父子倆的感情日漸深厚。

趙瑗前世雖然當了二十七年的皇帝,卻并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帝王教育。這一世有了父親的照顧與疼愛,趙瑗也仿佛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心境也變得更加明朗。

如今父親可是給了他一個好機會,如今的他已不再是那個寄人籬下無所依靠的宗室子了,他也想學習爹爹做一個好皇帝。

趙瑗下定了決心,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将來成為像父親一樣有作為的君主,為這片土地和百姓帶來更多的福祉。他不再逃避了,依舊如先前一樣,隔三差五的跑去軍營,與那些同樣背負着前世記憶的将領們相聚。他們坦誠相見,暢所欲言,共同追憶着曾經的輝煌與失落。

正所謂發昏當不了死,即使是為了證明,他不是個廢物,嶽飛沒有看錯人。趙瑗深知,他承載着無數人的期望與重托。那些曾經對他寄予厚望、力主恢複山河的長輩們,他們的期望如同沉甸甸的擔子壓在他的心頭。他是主戰派人士眼中的救星,他們渴望将他立為皇儲,期待他能夠成為一代明君,收複失地,重整河山。

然而,命運卻如此捉弄人。在他登基之前,那些長輩們大多已因各種原因離世,而剩下的幾位在臨終之際,恐怕也帶着對他的失望和對趙宋王朝的絕望,而他最終也不堪重負,含恨而終。

讓信任自己的長輩失望,這實在是非常痛苦。

雖然趙瑗心知肚明,曾經的錯誤與失敗無法用簡單的言語來抹去,但他也明白,唯有勇敢面對,才能證明自己并非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廢物,才能證明他能夠承擔起這份重任。

然而這些經年宿将的态度卻比趙瑗所預計的要溫和得多,就連曲大的那張出了名的臭嘴都沒有損他一頓。畢竟他們前世的悲劇,根源大部在于自五代殘唐以來武将外忍内殘的作風,太宗上位手段又不光彩,以及他這一系對太祖“崇文抑武”祖訓的曲解,以及對武将深入骨髓的忌憚,國策堅持守内虛外的祖宗家法,因而文官壓迫武将過了頭。大家一緻達成了默契,要怪還是得從頭怪起。就算是殺一個助助興,也得從雪鄉二牲和趙老九殺起,然後是太宗趙光義,再是真宗趙恒,根本輪不到眼前尚且年幼的太祖血胤。

“殿下,這不是您的錯。我們都知道,您已經盡力了。您是個好孩子,是個好官家。”宗老元帥這番話令趙瑗甚為感動,但他心中有愧,因為前世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北伐,這一次他不想讓他們再次失望了。

即使前路艱難,充滿荊棘,他也要勇往直前。他要讓那些曾經支持他的人看到,他趙瑗并非碌碌無為之輩,他有着自己的抱負和志向,他要為這片土地、為這個國家、為那些逝去的英魂,拼盡最後一絲力氣。

而趙瑗卻不知,帥臣們之所以對他如此寬容,一半是與他前世那人渣養父趙老九對比出來的;而另一半,則是他所不知道的,另一個自己。而後者,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說出口的。

放下了前世的痛苦和遺憾,趙瑗的心境,一日比一日明朗。這一點在他與帥臣們的相處中也很明顯,與其在這些人老成精的長輩們面前繼續裝模作樣,還不如坦坦蕩蕩的表現自己。

雖然在大部分時間趙瑗還是認真盡力的扮演一個聰明卻淘氣的小孩子,撒嬌撒癡。但在與帥臣們、與父親趙玖等極少數人相處時,趙瑗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性情。

而在知道兒子是曆史上那位宋孝宗重生後,趙玖便正式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趙瑗了,時不時地教他些為君之道。

趙玖對趙瑗的期望很高,但他也明白,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快樂健康地成長。但他也知道,兒子前世在完顔構那變态手下讨生活幾十年,可以說是被那個爛人PUA了大半輩子,心理問題想必不輕,搞不好還可能上升到了精神問題①,正如曾經神佑的創傷後應激障礙一般。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趙瑗與神佑,實在是太像太像了,他們都對于某種讓他們深惡痛絕的人與事物有着深切的PTSD,且這種精神上的傷痛幾乎一直伴随着他們,直到死。

神佑與趙瑗,兩人命運迥異,宛如天壤之别。神佑幸運地擁有姊姊佛佑的深情陪伴,更有趙玖這位慈愛的爹爹作為她的堅強後盾。她生活在那個曆經戰火洗禮,卻又正在重建希望、形勢漸趨明朗的建炎時代。她的世界,雖然也充滿了曲折與挑戰,但總有那麼一絲絲的溫暖與安逸,讓她能夠從容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

而趙瑗,他的境遇卻是另一番景象。他深陷紹興這個看似繁華卻暗流湧動的泥潭之中,自從摯愛的發妻郭皇後離世後,他的世界便再也沒有了那份可以撫慰心靈的溫暖。然而,他不能沉淪,不能放棄。他必須堅強地活下去,成為他那些年幼子女的堅實依靠,成為他心愛的國家和人民的依靠,更要成為他自己的依靠。

這就是神佑與趙瑗的不同命運。一個起初慘痛,餘下的大半生充滿了希望與溫暖;一個開始時平淡幸福,卻幾乎一生都在孤獨與艱辛中掙紮。

因此,趙玖在嚴格要求趙瑗的同時,也不忘給予兒子足夠的關愛和鼓勵。自那夜父子倆交心同榻而眠後,趙玖便對趙瑗的關愛又上了一個層次。在關心宋對金及西夏戰事之餘的閑暇時間,他開始帶趙瑗去汴京城的各處各種玩耍,父子倆一起吃各種好吃的,帶他一同外出巡遊,盡他最大的努力與耐心讓兒子去快活。

雖然在很多人眼中,趙瑗依舊是那個汴京城裡喜歡偷跑的熊孩子,但哪怕是與他不熟悉的文武官員都開始意識到了,如今太子和從前那個終日亂跑瘋玩的孩童有了點兒不一樣。

而在那些重生過不止一次的帥臣眼中,這一切的變化顯得尤為明顯。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都生出了一種難以名狀的錯覺,那種似曾相識又似是而非的感覺,就像是一場夢魇般的回憶。

那種錯覺,就像是在他們的上一世,建炎十九年的天下缟素,得知楊沂中決然飲下毒酒追随世祖而去時,趙瑗身上所散發出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平靜到近乎冷酷的氣息。

然而,在那冰冷的外表之下,卻隐藏着熊熊燃燒的仇恨之火,那是一種刻骨銘心、永世難忘的恨意。

這種改變是好還是不好呢?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确切的答案。

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讓那些曾經經曆過風雨的帥臣們,再次面對這相似而又不同的場景。就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那種感覺既令人欣慰又令人惆怅。

建炎六年②四月,燕京政變後,金國再次派遣使者前往中原議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群北方的豺狼注定會铩羽而歸。

如今這天下,正是風雲變幻之際,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這其中的波折和變數,恐怕連最聰明的人也難以預料。

在金人提出的議和條件中,那歲币一項,實在是異想天開,荒誕至極,自然是被宋廷堅決果斷地駁回。這一世,曆史的車輪并未駛向那令人痛心的靖康之恥,那廢帝與廢太子父子二人,并未遭受昔日那般屈辱的命運,而是被分别軟禁于少林寺與洞霄宮之中,每日寫字作畫勞動改造,以贖昔日的罪孽。

那些曾經的金枝玉葉,那些曾經遭遇不幸的女眷們,如今也都過上了平靜安甯的生活,不再遭受戰争的摧殘與蹂躏。國土依舊完整,分毫未失。此刻的大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享受着這份難得的甯靜與祥和。

然而,金人的狂妄與貪婪卻并未因此而止步。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竟提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無理要求——金國樞密使、副元帥、魏王完顔宗弼欲以其女下嫁我朝太子趙瑗!

金國全權使者烏林答贊谟此言,就如同晴天霹靂,震動了整個朝廷。上至官家趙玖,下至主戰派重臣們無不瞳孔緊縮,面色凝重,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憤慨與屈辱。

面對如此無理的要求,趙玖自然是怒不可遏,當場便斷然拒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