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天不假年。靖康前夕,官家雖因那趙構的緣由,未曾獲得西軍将領們的全心信任,然他身為康王暨天下兵馬大元帥,仍舊挺身而出,勇救汴京于危難之中。然,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官家如第一世的他一般,被那堪稱無恥之尤的二聖以“莫須有”罪名投入監獄,遭受了殘酷的刑罰折磨。
更為悲慘的是,當廢帝趙桓赴金營議和之際,趙玖竟被出賣給了完顔宗弼。在被楊沂中所救并成功逃脫之前,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裡,趙玖所經曆的一切,都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禁忌,無人敢提及。而國喪期間,廢肅王趙樞卻暗藏禍心,意圖叛亂。所幸,他的陰謀最終敗露。在審訊過程中,他無意間吐露出的隻言片語,這才透露出了那段令人不忍卒聽的往事。
關于趙玖的那段悲痛至極的往事,雖然隻有冰山一角,卻如同噩夢般纏繞在所有聽聞此事的人的心頭,夜不能寐,痛不欲生。得知父親所受的苦難後,已是九五至尊的趙瑗與妻子郭皇後抱頭狠哭了一場。
随後,一場暴風驟雨般的報複行動在燕京城中展開,整個國都都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曾經高高在上的廢帝趙佶與趙桓,被趙瑗下令囚禁在太廟之中。那裡,曾經是供奉先祖的地方,如今卻成了他們二人的囚牢。
兩位曾經不可一世的趙宋天子,竟在滿朝文武百官及皇親國戚的矚目之下,如同喪家之犬般,瑟瑟發抖,醜态百出。尚未弱冠的新帝提着刀,一步一步走向他們,每一步都充滿了殺意。趙瑗不顧臣子們的勸阻,親手對法理上的祖父與伯父施以了淩遲之刑,每一刀下去,都是對父親過去所受屈辱的狠狠讨還。他的眼中閃爍着冷酷的光芒,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都發洩在這兩人身上。
此刻的趙瑗,不再是往日賢明仁厚的儲君,亦不再是那位沉穩内斂的官家,而隻是一個滿腔怒火,誓要為父親讨回公道的兒子。廢帝們的慘叫聲在太廟中回蕩,令人不寒而栗。但趙瑗并未因此停下手中的動作,反而更加狠厲地揮動着刀刃,直到那兩位廢帝的生命在痛苦中徹底解脫。
而那些被金人俘虜的二聖所出諸位宗室,以及他們所出的男嗣,也未能幸免。趙瑗下令将他們悉數處死,一時間,血流成河,運河的水都被血染紅了。就連那些與廢帝有着直系血緣的濮安懿王一系子弟也未能逃脫,他們被紛紛問責、除爵,曾經的榮耀與地位,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在那一場雷霆萬鈞的複仇中,趙瑗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果斷狠辣。然而,這場堪稱血雨腥風的報複,卻成了這位英武而又不失仁厚的帝王人生中,一個難以抹去的污點。
對于此事,他們這些所有跟随趙玖重建河山的老臣也都不約而同的保持了沉默,無人敢言,也無人敢怒。新帝如此大張旗鼓的報複,其目的可不僅僅是為父報仇,更是為了維護世祖的尊嚴,震懾那些居心叵測、試圖颠覆皇權的犬儒宵小。而那些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城狐社鼠,自是對趙瑗的強勢又恨又怕,卻隻能暗自咒罵,但無可奈何。
然而,趙瑗對此卻置若罔聞。少年帝王的臉上從未有一絲波瀾,隻有冰冷與堅定。
可是,誰又能料到,對趙瑗而言,比這更為痛苦的事②發生在了三十年後……而在這場風波平息後,年逾古稀的嶽魏王每每想起三十年前的複仇,那些死去的人對趙瑗的咒罵哭喊,都覺得像極了一個陰冷的嘲笑,一記重重的耳光,響亮而刺耳,打得所有人都無所适從。
若當年趙玖并沒有英年早逝,若趙玖并未遭遇那些慘不忍言之事,一切又何至于此……而造成這一切的因素,除去那對狠父奸兄的背叛出賣,亦有完顔兀術的百般折辱。每每想到這些,嶽飛的心就像泡在黃連苦水中一樣,又酸又痛。
盡管第一世,他曾與完顔宗弼這位勁敵在戰場上鬥智鬥勇,甚至因其陰謀算計才最終被趙構所殺,但嶽飛卻始終未曾将其放在心上。然而,第二世趙玖因傷病早逝,甚至連死後都不得安甯,而在得知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是那完顔兀術時,他的心中便隻剩下無盡的憤怒與悲痛。
如今,令嶽飛更為憤怒的是,這一世兀術的手竟又伸向了趙瑗!
完顔宗弼狼子野心,他對于聯姻甚至是和議的成功與否毫不在意。他是在借此機會試探大宋的虛實,尋找可乘之機。若有可能,他甚至會毫不猶豫地揮師南下,圖謀整個宋朝的江山!
對嶽飛而言,趙玖是他畢生理想的實現者,他帶領了大宋洗雪國恥,收複河山。他是他夢寐以求心懷天下蒼生的明君聖主,也是他深深愛慕且無法說出口的秘密,是他的朱砂痣與心頭血。盡管嶽鵬舉知道,自己不該再沉浸在那段無望的渴望中,但午夜夢回時,上一世趙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把養子托付給自己時,那個盡管虛弱疲憊卻極力讓人安心的笑顔,那種深入骨髓的思戀便如潮水般湧來,無法抵擋。
而對于趙瑗,嶽飛則有種莫名其妙的責任感。這個如今尚且年幼稚嫩的孩子不止是第一世他眼中的希望,曾經期盼的中興君主,更被他視為與趙玖之間唯一的聯系。嶽飛僭越的将趙瑗視為他和趙玖的孩子,承載着他們共同的期望和夢想。尤其在宗師的信中得知官家将他的兩個兒子嶽雲與嶽雷調到趙瑗身邊,并得知兩個孩子與趙瑗相處得十分融洽,嶽飛的心中再次泛起了波瀾。他知道,這是趙玖對他的信任和認可。
因此,即便是在醉意朦胧之中,嶽飛仍然堅持上了那道反對議和、堅決主戰的劄子。此時的大宋,國力昌盛,民心所向,豈能再向那金人低頭求和?
他所要守護的,不僅僅是這片大好河山,更是那個深藏在心底的人,以及那個承載着他們共同夢想的孩子。
嶽飛遙望遠方,那是汴京的方向,也是他心中永恒的牽挂。
是時候回去了,回到那個需要他、等待他的地方,繼續他的使命,守護他所珍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