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嬸子說:“那家啊,是我老漢表妹的侄子,别稱劉矮子,他頭幾個月死了媳婦,留下了個不滿月的女娃。
光棍大男人哪裡找得到奶水?他把女娃送到城裡讓剛生了娃的親戚一起養着去了,自己出門做工,掙了錢好叫親戚幫他奶女兒呢!”
“乘風又問了問,是哪個縣城。那嬸子說:‘除了汨陽縣城,還能有哪個縣城?他隻在那裡有親戚,還是個遠親。’”
“他叫我把這些話跟妹子你說一說,不知道劉矮子是不是真把孩子送到縣城了。”
“沒頭沒腦的,難道迎花表妹你認識這個劉矮子?”陳乘文臉色十分凝重。
“表哥,你還有話要講?”
他點頭,“劉矮子是個十裡八鄉都知道的混蛋,妹子,千萬别跟這樣的人來往。”
“我不認識他。那位老嬸子跟乘風說劉矮子城裡的表親,我猜,可能就是我們巷子裡的……”
講完張氏那天跟鄰裡說話,想要做媒,結果被乘風偶然聽到的事情。
陳乘文聽了滿臉憤懑,坐也坐不住了,怒氣沖沖地直跺腳,“天啊!怎麼到處是這種人?!算計人姻緣婚事的,實在是該狠狠地打一頓,再綁上屋頂,叫她天打雷劈!”
“表哥别氣,這種人碰不得。”
揭破她的計謀會讓她在巷子裡聲名狼藉,但,凡是碰她一根毫毛,她就會躺在地上耍無賴,再訛錢。
乘文表哥娶的媳婦兒可好看了,他們生了三個孩子,兩女一兒,家庭和美,生活幸福。
他和表嫂成婚前,婚事很不順暢。
本來樟木村的媒人拉媒保纖幹得好好的,偏偏有人在表嫂親娘面前,講外祖父家的閑話,說:“那不是戶好人家,好多個小子,又沒分家。房子那叫一個破敗哦,多站一個人都轉不開身。
你女兒嫁過去,别說多生幾個孩子,就是隻生一個兩個的,都不一定養得活。介紹給你女兒的那小子我也看到過——喏,我娘家就是那頭的,小子不俊,人也一般子,不算勤快……”
貶低了乘文表哥一番,接着就介紹自己的某某親戚了。
後來啊,表嫂的娘,帶着她大兒媳婦,到樟木村來‘查人家’。
先化身成路人跟陳家周圍鄰居聊閑天,打聽了一下陳家家風,又打聽家境家況,最後登陳家的門喝茶,親自見了見小夥子——乘文表哥本人。
講閑話的人就是表嫂的堂嬸,這麼近、這麼親的關系,要不是保媒的媒婆有口皆碑、陳乘風爺爺,也就是姜迎花外祖父,有一門草工手藝,遠近皆知,表嫂家裡頭都懶得來看這一遭。
乘文表哥太上頭了,完全代入了曾經的自己。
一昧的安撫像是站在仇人陣營,姜迎花同仇敵忾地罵了這堆缺德群體一會兒,又給他找了點事情做,他才平靜下來。
陳乘文又開始客氣了起來,他走到這屋裡看到兩籃子豆腐泡,問:“迎花表妹今天收工早?都準備好這麼多貨了。”
“還成,中午吃飯前就收攤了。”早市的攤位當然是每天都要去守的。
最近他們新鮮的白豆腐大減量,早晨還是磨那些豆漿,大部分炸成豆腐泡(油豆腐)在賣。
雖然都是豆制品,豆腐泡放置的時間也不見得能夠變長很多,不過還是好一些,到底是外層炸酥了,沒有那麼容易變質。
放到家裡陰涼的地方用壇子裝着,或者放到井裡用籃子吊着。今天做了,明天賣,還是可以的。
他們擔着在外頭賣的豆腐泡,就是僅僅是炸好的豆腐泡。但是在早市姜迎花擺攤賣的是自己加工了一遍的。
姜迎花弄了一個小藥爐一樣大小的爐子。然後搞了一個小小的鐵鍋架在上面。
早上在早市自己把這些豆腐泡又複熱一遍。
有人買,就從鍋裡夾出來,八個為一份,用油紙裝着。
最好是把每一個豆腐泡都戳一個洞,把香蔥、蒜、辣椒,都多多的塞入其中,最後淋上一點醬汁,配着兩根木簽,熱氣騰騰的,當場就能戳着吃。
有條件的再配着一碗鹹豆腐腦,沒嘗過的人,壓根想像不到這兩者配在一起,有多麼舒爽美味。
連住在城裡的鄉紳地主們,都差使着家裡的下人來買過許多次。
姜迎花太樂意做這一部份人的生意了,畢竟,三五不時能白得點賞錢。
再說這豆腐泡,也是豆腐制的,怎麼新鮮豆腐怕壞,留着豆腐在家裡,下午做豆腐泡怎麼就不怕呢?
因為啊,早上剛做好就放到水缸裡頭去了,一大早,井水涼沁沁的,打幾桶井水倒進去浸着,一整天都不會壞。
更别提隻是等中午姜迎花做完生意,吃過飯就開始炸豆腐泡了。
熱天,病人也不必怕因洗漱着涼,而整天捂着了。
家裡住了個健康的大男人,姜老漢父子比從前得到了更好的照料。
隔天陳乘文就給他們洗一次澡,不洗澡的那天,也幫他們擦澡。
姜老漢能自個起床了,但還不能走路。
一般他們備完貨,已到了黃昏之時,乘文會把他們抱出房間,讓他們在院子或者堂屋裡透透氣。
傍晚,熱了一天的姜迎花覺得什麼都吃不下。
她熬了綠豆湯,也給另三人炒了兩個菜,煮了飯。
喝完湯後,燒了一鍋水請陳乘文給主屋兩人沐浴,她拿着一碗特意預留出來,已經放了糖的綠豆湯去了朱家串門。
四月份時,因朱伯父過生日而回家待了一段時間的孩子們,又重新寄養到他們各自的外祖家去了,還是剩下鐵杆這個最小的留在家裡。
乘文表哥進城後,鐵杆就沒了幫忙的作用,盡管姜迎花還是叫他去玩,但孩子也知道羞恥。
曉得自己沒有幹活,姜迎花給他拿吃的都不好意思接了,漸漸就不去了。
‘買賣不成仁義在’,姜迎花看到他,問他晚上吃飽飯沒有,用指甲敲敲粥碗,暗示他喝粥。
他洗了一個吃飯的碗過來,先舀了半碗嘗味道。
舌頭嘗出粥裡的甜味後,瞬間驚喜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