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後,一行幾人出了宣武門,沒一會兒就在衆目睽睽中散開進了人群裡。
昌國皇城的百姓并不知道除夕這天宮裡的皇女們會出來,街面上依舊是以往的嘈雜和鑼鼓喧天。
新春将至,京城巡按剛剛頒布了條例,夜裡不宵禁。皇城裡人聲鼎沸,多了幾分皇宮沒有的年味和人間煙火氣兒。
今日的長孫燕比以往要興奮得多,一手牽着傅子笙,另一隻手拉着上官甯,歡快地在街上東看看西瞧瞧。
“甯姐姐快看,這個玉蝴蝶真好看,和姐姐真配。”她随手拿起路邊攤子上的玉佩,放到上官甯身上比劃着。
那玉并不是珍惜的美玉,而是瑕玉,但貴在雕工精巧,作為配飾也不會過于豔壓。
上官複湊了個頭看了一眼,嘴不對心地道:“甯姐姐貌若天仙,這蝴蝶我能讓人找到更好的,但如果甯姐姐想要,複兒就買下來。”
她比傅子笙和長孫燕要高得多,十三歲的外子個頭,其實與上官甯差不多高,看着跟小大人似的,但說話卻總惹人厭。
長孫燕與上官複置氣,撇過頭不搭理她,隻管跟上官甯親昵道:“姐姐,真的很好看呢。”
傅子笙意動,若不然她買下來送給她?
隻是她剛這麼一想,上官複就先給了銀錢,從小販手裡接過玉佩,恭恭敬敬地遞給上官甯。
“哎你這個人,明明是我先看上的!”長孫燕着急道。
上官複滿臉得意:“誰先給錢歸誰。再說了,你想送甯姐,甯姐也喜歡,我買給自家姐姐首飾,你管得着嗎?”
“你,你!”長孫燕氣得不輕,小手指着她,一張臉通紅。
傅子笙趕忙上前勸架,打圓場:“好了燕兒。就是一塊玉佩,肯定還有的。”
她給上官甯遞眼色,把長孫燕領到攤子面前,随手拿起一個玉镯子,說道:“燕兒看,這镯子成色不錯,甯姐姐及笄禮在即,不如送個心意?”
長孫燕猶豫:“可是……”
上官甯将一旁杵着臉跟着她們的上官複領到一旁,無奈地歎了口氣,溫聲細語地說道:“複兒,你且跟我來。”
“我知道你到昌國皇宮後一直心有不安、擔心受怕,從前你也不與我親近,現在把我當依靠。我自認我作為你姐姐,應當庇佑你一二,但有些話我要與你說清楚,你是帝女,就算母皇再怎麼不喜你乖張生事,你也是要回蒼戎的……”
上官甯苦笑一聲,“而我呢,就是來昌國和親的。若是遇到良人還好,若不是,也隻能我自己受着。”
她這一個多月以來,也聽到了很多說她是“在蒼戎找不到女君,急于心切到昌國來找外子來的”,這無疑是侮辱她嫁不出去。
上官甯忍氣吞聲,可不是為的隻是上官複現在對她的親近。
上官複的臉色也不好看,“我,我不是……”
她想要解釋她是真心想對上官甯好。
“好了。無論如何,你我都要謹慎行事。”上官甯沒有細聽的打算,擺擺手打斷,對她尋了個借口說道:“你一個外子跟着我們也不方便。夫子說每到一個地方應當先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才能知己知彼,求仁得仁。”
“今日是個好時機,你去四處逛逛吧,小心些。别忘了回宮的時辰。”
上官複眼神複雜地盯着她的後背,良久低下頭,僵硬地行了一禮:“是,複兒明白了……”
這邊,上官甯溫柔地笑着到了傅子笙與長孫燕的身邊,正好聽到兩人的談話。
傅子笙眉目緊鎖地盯着長孫燕頭上的虎頭帽,她方才誇燕兒的帽子好看。
長孫燕卻并不那麼高興,反倒十分期許的看着她,眼睛眨啊眨的,表示想要她再說點什麼。
傅子笙想到,難道是想讓她誇昌皇最近對燕兒很重視……?
長孫燕斜眼一瞅上官甯來了,立馬甜甜的說道:“哎呀子初姐姐真笨!姐姐忘了嗎?這帽子是子初姐姐送給我的!”
上官甯也回想起來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笑着應和小人得意的話語,“燕兒說的不錯,我剛出宮的時候就看出來了,看來子初的記性不怎麼好呢哈哈哈……”
傅子笙露出窘态,記起這是她母後的手藝,心裡嘀咕:她姐還有一頂一樣的帽子,不知道母後知道她給随手送人還忘了會不會怪罪。
罷了,反正她也沒打算要回來。
傅子笙從善如流的點頭,承認自己的不是。
長孫燕說要給她懲罰,眼睛咕噜地一轉,拉着她直往前面冒着熱氣的點心攤子跑了過去,“子初姐姐忘了,但燕兒還記得。子初姐姐給燕兒買好吃的點心,咱們拿回去和甯姐姐綠舟紅藥一起吃好不好?”
傅子笙被她拽得踉跄,見她興奮起來的樣子,隻好跟着她在人群中穿梭、一通沒頭沒腦的瞎跑。
“好,好。”
上官甯身邊帶着喬裝的宮人,見她們倆蘿蔔頭大的孩子被人流擠得東倒西歪,眼看快要看不見,心急中提裙追趕上去,“燕兒、子初!”
“你們不要離我太遠!讓下人們跟着,别走丢了!”
上官甯本性善良,在又一波湧入燈會的人流沖擊下,一下子就看不到兩人了。她當即急紅了眼眶,匆匆看向幾個高一些的石橋,再轉身,才發現就連跟着她們的宮人也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