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思月很坦然說道:“婢妾看到喜歡的地方就抄寫下來,這樣方便以後拿來細細品味。”
四爺聽了溫思月的解釋,他才拿起紙張看。
溫思月心裡嘀咕,這人疑心真重。
四爺仔細看,溫思月怕他不信決定告訴四爺,她在哪裡抄的。
但她又不能太特意,不然以四爺多疑敏感,很容易發現她揣測了四爺的心思。
上位者的心理是很複雜的,他們需要時又希望别能揣測到他們的心思,有詞就體察聖意。可是他又忌憚能揣測到他們思心的人,還有個詞叫窺視聖意。
用在皇帝身上如此,用在上位者身上也适用。
所以溫思月以很放松很随意的語氣說:“這本書婢妾抄了不少,婢妾記得婢妾抄寫過書中第十六頁的一段話。婢妾很喜歡作者筆下所寫的嶽麓山的楓葉勝景。書中還提到了嶽麓山書院,提到了作者與學子們賞秋賦詩文鬥的情景,十分有趣。”
“以前婢妾在榮國府時,也聽府裡人說過,二房的珠大爺去參加詩會,隻是不知是什麼樣的勝景。看這遊記之後,婢妾覺得應該和書中所寫差不多。文人都喜歡不用風雅。”
“隻可惜婢妾不擅詩詞,也不知他們寫的詩好不好。不過好在都能看得懂。”
四爺聽了驚訝:“你看得懂?”
溫思月:“意思應該是懂的。比如這句危峰高瞰楚江幹,路在羊腸第幾盤。這不就是說在嶽麓山上能看到楚江,還有山上的山路又小又繞嗎?婢妾這麼理解,對嗎?”
溫思月明明很有信心的說,可說完之後她又小心翼翼問四爺她的理解對嗎?一副希望得到四爺肯定的樣子。
四爺有些意外,他看着溫思月,還是給出了肯定:“你這般解釋倒是通俗易懂,倒也不差。”
得了四爺肯定之後,溫思月立即又自信起來。她笑着說:“婢妾本就是俗人。婢妾倒是覺得這遊記本來就是寫給人看的,應該寫得通俗易懂些,這樣能吸引更多的讀者買來看。這樣寫遊記的人,也能賺到更多錢。等有錢當盤纏,他就能去更多的地方遊看風景,寫更多的遊記。這樣婢妾就不會沒有書看了。”
四爺聽到最後被她逗樂:“合着你就是想讓人寫遊記給你看。”
溫思月理所當然地說:“當然啦,婢妾想看嘛。”
四爺拿着書晃了晃:“這怕是不成。此書作者乃是前朝之人,早就做古了。他怕是寫不了新遊記給你看了。”
“啊,哦。可惜了。”溫思月一臉失望。
然後她不知想到什麼,她伸出小手勾着四爺的小指撒嬌試探道:“王爺,您看過好看的遊記嗎?您那有收藏遊記嗎?能不能賞給婢妾看看。婢妾保證看的時候一定小心翼翼,不會弄壞您的書的。”
四爺先是低頭看溫思月勾他的手,又擡頭看她:“你膽子倒是不小?”
府裡妻妾這麼多,還沒誰敢問他借書看。
當然,四爺忘了,後院衆妻妾除了賈迎春和武格格還有溫思月之外,其他人都幾乎都不通詩書。福晉隻會看賬本,不會詩書。
最得寵的李側福晉,被賜給四爺時大字都不識一個。
四爺後院的妾室,要麼是包衣旗小家之女,如宋格格張格格等人;要麼就是漢軍旗小家之女,如武格格顧格格等人;要麼就是滿八旗小家之女,如鈕祜祿格格和薩克達格格。
包衣旗出身的幾乎都不識字。漢軍旗小家女子家境一般也幾乎不太有機會讀詩書,武格格是因為長在江南,加上生得美貌父兄寵愛對她的期許;所以請人教她琴棋書畫。
四爺後的包衣旗和漢軍旗出身的妾室就沒有醜的,在美女如雲的後院,武格格為什麼得寵,不就是因為她是才女嗎?
四爺喜歡美貌的女子,更喜歡美貌的才女。
至于滿軍旗的,鈕祜祿格格雖是出生大姓氏鈕祜祿氏 ,但卻是出身旁支小家。薩克達格格還不如鈕祜祿格格。
滿清早年滿人女子都擅長讀書,尤其是出了精通詩書董鄂氏妃之後,因為宮裡孝莊文皇後和太後忌諱,許多滿族女子不學漢人詩書。
賈迎春也才是女 ,可惜她性子不讨喜。溫思月自小偷學,她敢跟武格格以及賈迎春比,更不敢自稱才女 ;但她自信她的才華勝過現在府裡除了賈迎春和武格格之外的所有女人。
溫思月聽出四爺沒有生氣,她大膽的撒嬌:“王爺,可不可以嘛?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