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老爺與穆老夫人共有三子一女,長子穆甯德與大夫人生了一兒一女,兒子穆清瑞,娶了司兵家的二女兒孫溪雲,女兒穆清瑤,今年九歲;次子穆甯義與二夫人生了兩個兒子,大兒穆清宏,娶的是鳳祥綢緞莊的長女李絮柔,小兒穆清宇,今年十歲;三子穆甯昌和三夫人隻有一個兒子,穆清臨;小女兒穆甯嫣與贅婿生有一子,名喚穆清柏,今年八歲。
淮葉聽完:“還有呢?”
丫鬟四個皆是一頓,解釋道:“婢子們知道的隻有這些。”
淮葉一笑,換了個問題:“娘子出嫁,需要配備幾名丫鬟?”
綠衣丫鬟先回答:“通常配備丫鬟兩名,奶婆一個,陪房兩戶。”
黃衣丫鬟補充說:“孫娘子和李娘子嫁進來時帶了四名陪嫁丫鬟,兩個奶婆,三戶陪戶。”
橘衣丫鬟心思細膩地表示:“陪嫁丫鬟、奶婆和陪房的數量具有很大的變動性。”言外之意是,娘子你沒必要跟其他娘子比。
粉衣丫鬟不知道說什麼,隻是點頭。
淮葉又問:“我來時帶了幾名丫鬟?”
四名丫鬟沉默了一會兒,心想:娘子你難道不清楚你家的情況嗎?勉強維持生計!連嫁妝都是聘禮,怎麼可能帶丫鬟?更别說奶婆和陪戶了!
四人怕說實話惹淮葉不快,都沒有作聲。
淮葉一笑:“看來我沒有帶丫鬟啊,那這樣的話,我是不是缺幾名丫鬟呀。”
缺幾名丫鬟?黃衣丫鬟眼睛瞪地賊大。
要知道貼身丫鬟的月錢足足一兩!農戶忙活一年都不一定掙上這個錢!她此時此刻覺得分到食野蘋當差不虧!甚至可以說賺了!
她立馬跪下:“請娘子賜名。”
其他幾人也明白了淮葉的用意,低頭恭敬道:“請娘子賜名。”
淮葉很滿意。
她國考準備了那麼多年,政府見習了那麼多次,名人傳記看了那麼多本,深知建立自己的團隊才是站穩腳跟的第一步。
她想了想,給綠衣丫鬟取名“綠礬”,黃衣丫鬟“黃礬”,橘衣丫鬟“橘礬”,粉衣丫鬟“粉礬”。
四人記下後一起道:“謝娘子賜名。”
淮葉有些不習慣有人跪在面前,于是讓四人起來:“你們現在成了我的人,那屋外的事——”
這一停頓,把四人弄的心裡發慌,尤其是黃礬,急得頭上冒汗,生怕淮葉怪罪。
淮葉見差不多了,便繼續往下說:“我就不計較了,但以後,如果有人不長記性,那就别怪我無情。”
黃礬立馬表忠心:“娘子放心,婢子保證不會有下次。”
其他人也說道:“娘子放心,婢子一定謹言慎行。”
淮葉點頭,威立完了,接下來得說點激勵的話。
她先指出了共同困境,然後提出了共同目标——因為比起從小到大主仆關系形成的天然的利益共同體,她要想在短時間内和四個“員工”建立起可靠的合作關系,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标,隻有這樣才能發揮高度的團隊精神——最後她描繪出了未來藍圖。
四個丫鬟聽完後倍感振奮,内心充滿幹勁兒,表示一定會好好幹,朝着目标邁進。
淮葉又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穆府究竟什麼情況?”
這一回,幾個丫鬟不再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全說了出來,内容包括《穆老爺發家史》《子孫家産争奪戰》《穆府轉型之戰》《夫人們的勾心鬥角》等等。
淮葉表示,這才是她真正想聽的内容。
“粉礬,你去看看廚房有什麼吃的。”她聽的有些餓了,“黃礬,你也一起去,多拿些回來。”接着又吩咐綠礬和橘礬幫她梳洗更衣。
很快,粉礬和黃礬提着一個大食盒回來了。
蔥醋雞、乳娘魚、丁子香淋脍、曼陀樣夾餅、麥粥、泡泡油糕……食盒足足五層,誘人的香氣在房間裡彌漫開來。
淮葉再一次覺得穆府這個單位不錯。
粉礬貼心提醒道:“娘子,這泡泡油糕油炸而成,餡兒由白砂糖、核桃仁、黃桂醬和熟面粉扮成,最好趁熱食用。”
淮葉夾起一個,口感松軟綿潤,味道一絕。
粉礬又一一介紹了其他菜品,淮葉聽的食指大動。
吃到盡興時,屋門突然打開了。
誰啊,這麼掃興!
淮葉看着門口身形高大的男人,這才想起,她今天結婚來着。
空氣靜止三秒後。
她舉起手裡的泡泡油糕:“你要來一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