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臨官建祿 > 第16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6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次日。

淮葉一一吩咐:“橘礬,今天梳半翻髻,穿淺赭色那套;黃礬,你多注意廖婆婆那邊;綠礬,對付那些管事,态度得強硬——”說到這裡,她多囑咐了一句:“那些管事都是老油子,隻要讓他們看出一點猶豫和疑慮,那他們的執行力就會大打折扣,書院的事也就沒法開展了。”

綠礬點頭:“婢子明白,請娘子放心。”

淮葉相信綠礬的能力,沒再多說什麼,又吩咐粉礬:“問問廚房有沒有鍋子,過幾日天涼了,咱們吃火……暖鍋。”

粉礬咧嘴道:“是,娘子。”

-

出了食野蘋,淮葉見檐上挂着燈籠,不由問:“為了歡迎三郎回來,搞這麼隆重?”

黃礬搖頭道:“娘子,是為了歡迎大郎。”

“歡迎大郎?”淮葉一愣,這麼看來,她之前的疑問——老夫人重視穆清臨多一點還是穆清瑞多一點——有了答案,她繼續問道:“大郎和三郎關系好嗎?”

黃礬回答道:“大郎一直在州學讀書,而三郎一直在外經商,兩人關系是好是壞,婢子還真不了解,不過聽府上的婆子們說,大郎和三郎小時候經常鬧不愉快。”

淮葉腳步一停:“這是為何?”

黃礬壓低聲音說:“好像是已故的老爺偏心三郎,大郎心裡不舒服,才屢釁于三郎。”

淮葉思忖道:“這麼說來,大郎容不下三郎?”這可不是個好消息,無論是穆清瑞受重視,還是跟穆清臨不合,都對她不利。

她此時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思路——穆清臨從政還是經商和她無關——不太對,夫妻一體,穆清臨的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她的社會地位。

這時,傳來李絮柔的聲音:“弟妹。”

淮葉收回思緒,笑着迎上前:“二嫂。”

李絮柔親昵地拉起淮葉的手:“弟妹,有個天大的好消息,三郎這次回來,要呆上半個月。”

淮葉頓時表情凝固,什麼?呆上半個月?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而是晴天霹靂!

李絮柔以為淮葉高興傻了,不由一笑:“弟妹可以趁這次機會,好好跟三郎培養一下感情。”

淮葉扯動嘴角:“培養感情?”她雖然已經認識到了兩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但從來沒有想過走感情路線。

更何況,感情這玩意兒,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東西,她一心追求穩定,怎麼可能會引火自焚。

李絮柔見淮葉一臉茫然,含笑道:“人心都是肉長的,日子久了,自然能生出感情。”

淮葉想起自己的人設,立馬做出一副深情的樣子:“希望如此吧。”

李絮柔叫淮葉樂觀些:“石頭都能捂熱,何況是人心?弟妹你對三郎的情誼,三郎早晚會知道的。”

她這麼說是想讓弟妹期望越大,将來失望越大,最終心灰意冷,與三郎反目成仇,這是二夫人交代的任務,她雖然不忍心,但不敢違抗。

淮葉岔開話題:“二嫂和二郎如膠似漆,真是羨煞旁人。屆時二郎高中,二嫂就是官夫人了。”

李絮柔眼裡的笑意濃了些,不過很快淡了下去:“二郎學問不如大郎,鄉試怕是……”

淮葉插言安慰道:“一切還尚未定論,二嫂何必杞人憂天。”

李絮柔苦澀一笑:“不是我杞人憂天,而是二郎确實不如大郎。”

淮葉繼續安慰:“我給二嫂講個故事吧,我阿耶曾有兩個學生,一個聰慧,一個踏實,衆人都看好聰慧的學生,結果卻是,那位踏實的學生名次更高。”

李絮柔眼睛一亮:“真的?”

淮葉重重點了下頭:‘從鄉試到殿試足足半年之久,若二郎專心緻志,堅持不懈,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李絮柔激動不已,一直以來,大家都不看好穆清宏,甚至二夫人都對穆清宏沒有信心,如今得到了肯定,她欣喜若狂:“照弟妹這麼說,二郎有可能比大郎考得好?”

淮葉頭一次見到李絮柔情緒波動如此之大,看來對方很在意科舉。

李絮柔确實很在意科舉,她一直都就想嫁給新科進士,奈何天不遂人願。不過很快,她便冷靜下來,心裡後悔方才暴露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淮葉心思玲珑,看出了李絮柔不自在,于是故意道:“我發現比起三郎,府上更重視大郎一些。”

李絮柔一聽立馬沒有心理包袱了,還反過來勸淮葉想開點:“大郎學問好,将來極有可能高中,又是長孫,老夫人自然更看重一些。”

淮葉趁機打聽道:“二嫂可清楚三郎為何不參加科舉?”

李絮柔搖了搖頭,猜測說:“或許是因為三郎有經商天分吧。”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三郎有經商天分,那為何那次她問二夫人老夫人有沒有教過三郎時,二夫人會說老夫人不可能教三郎呢?

淮葉見李絮柔不清楚,便沒再往下問。

-

大夫人今天得意極了,如果不是老夫人提醒不能太張揚,她早請戲班子來家裡了。當然,她也明白老夫人的擔心,穆清瑞還沒下場,就搞這麼大排場,若叫外人知道了,對穆清瑞名聲不利。

大夫人認真端詳穆清瑞:“我的好兒,叫為娘看看,瘦了,兩頰都沒肉了。”

一旁的穆清瑤十分吃味:“阿娘,大哥兩頰肉那麼多,哪裡瘦了?您眼神真不好。”

孫溪雲本來就對這個小姑子有意見,如今聽到這話,心裡更加不快,便刺了兩句:“五娘子,你大哥兩頰肉再多,也趕不上你。”

穆清瑤一聽,憤怒地瞪着孫溪雲:“你敢不敢再說一遍!”

穆清瑤是老來女,大夫人拿她特别嬌,一不小心就養的有些圓潤了,穆清瑤沒少因為這個被小姐妹們打趣,所以非常讨厭别人說她胖。

孫溪雲當然不敢,她躲到大郎身邊,喊道:“大郎救我。”

穆清瑞哭笑不得,他點了下孫溪雲的額頭,笑道:“你都多大了。”

孫溪雲眨眨眼,雖然她知道自己這樣很幼稚,但大郎就吃這一套,反而是她講道理時,大郎變得特别冷漠。

大夫人打斷兩人的恩愛,問起了大郎備考的情況:“鄉試準備的怎麼樣了?你外祖父前幾日來信,囑咐你别緊張。”

穆清瑞一聽外祖父,頗為激動:“外祖父身體可硬朗?他老人家還說了什麼?”

穆清瑞這位外祖父是一位有名的大儒,穆清瑞小時候跟着他讀過幾年書,所以感情很深厚。

大夫人笑道:“硬朗着呢,你外祖父一直誇你經書讀的好,鄉試定能名列前茅。”

她和娘家往來,全指着大郎會讀書,不然她阿耶不認她這個女兒,覺得她為了錢财嫁到穆家辱沒門楣。

二夫人盈盈一笑:“見到大郎跟外祖父感情這麼好,我不禁想起了一樁往事,那時候大郎還小,說什麼外祖父家是真正的藏書之家,而老爺隻是為了裝點門面,真是童言無忌呀。”

大夫人臉色一沉:“你什麼意思?”

二夫人根本不接茬,含笑問道:“對了,大郎,你回來後可有探望老夫人?”她自是打聽清楚了對方沒去才問的,不過她真沒想到大郎連老夫人都不去看望。

穆清瑞沒說話,他的思緒拉回到了那樁往事。

當時,穆清臨對着藏書說了一句多,他哼了聲,說外祖父家才是真正的藏書之家,穆清臨又問兩者有何區别,他才說祖父附庸風雅,藏書是為了裝點門面,沒想到,祖父就站在他們身後!結果可想而知,他被罵了個狗血淋頭!

如今想來,全是穆清臨的陰謀!

如果不是穆清臨問他區别,他怎麼會說出那句讓祖父生氣的話,祖父本來就對他去外祖父家讀書有意見,經過這事更是不待見他。

穆清瑞咬緊了牙,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要知道那時候他才七歲,而穆清臨不過五歲,但想起來仍讓人窩火。

不過很快,他平息了這股怒氣,他可是馬上參加科舉的人,将來金榜題名、飛黃騰達,穆清臨有何資格與他相提并論。

至于回來後沒去看老夫人,他不覺得是回事,夫死從子,他一直認為,老夫人不該當這個家。

大夫人對老夫人相當敬畏,她覺得大郎确實應該先拜訪一下老夫人,但她不想讓二夫人占了上風,于是說道:“二郎拜訪了又如何?難不成鄉試能名列前茅?”

二夫人當即語塞,因為穆清宏學問一般,更鬧心的是,沒有鬥志,她想不明白,她和她男人都是不服輸的主兒,怎麼生出了個胸無大志的兒子!

當年,二夫人和穆甯義因為一筆生意較上了勁兒,誰也不肯認輸,結果你來我往之間看對了眼,成了夫妻。

二夫人緩過來後反擊道:“二郎自有二郎的機緣,然而大郎的機緣,不知道是歸文殊菩薩管,還是歸文昌帝君管?”

這就牽扯到信仰問題了,大夫人信佛教,之前說要在鄉試前去趟寺廟拜拜文殊菩薩,然而老夫人信的是道教,奉的是文昌帝君。

大夫人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反駁二夫人,因為不論說哪邊不靈,都不好,也不對。

淮葉在角落裡看得津津有味,她從前隻是聽說大夫人和二夫人不對付,如今深刻認識到了兩人水火不容的關系。

她吃了顆葡萄繼續觀察,一一認清了府上的幾個“郎”:大郎穆清瑞,長相端正,儀表堂堂,不太像“屢釁于人”的樣子;二郎穆清宏和四郎穆清宇,兩人雖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二郎看起來更溫和,四郎看起來更剛毅;六郎穆清柏她是第一次見,眉目溫潤,氣質如玉。

穆清柏主動跟淮葉打招呼:“三嫂。”

淮葉有些意外,立即回以微笑:“六郎。”

穆清柏露出一對虎牙,主動提起了杜順的事:“人不可貌相,三嫂慧眼。”

淮葉有些訝異,對方竟然會因為一個小厮反思自己,怪不得有仁慈的好名聲,她微微一笑:“慧眼談不上,隻是聽他說出‘心苟無瑕,何恤乎無家’,有些欣喜罷了。”其實真實原因是,她急需一個了解書院的人,杜順正好符合而已。

穆清柏驚喜道:“三嫂讀過《春秋》?”

淮葉謙遜道:“略知一二。”

穆清柏打開話匣子:“我這幾日讀到《春秋》,生出了些迷茫,三嫂,你說人讀書是為了什麼?”

淮葉往大郎那個方向瞧了一眼:“科舉做官。”

穆清柏目光澄明道:“人如果隻是為了功名讀書,那就太無趣了,人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