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也正瞧着孟科。他嘴角上翹,眼眸瑩亮,不知是在微笑,還是天生了一張笑面。
孟科是第三回遇上這人,卻是第一回在白日裡,僅僅隔了三尺,真真切切地看清他的臉。
二人四目相對,也許是孟科的眼神過于熱烈不加掩飾,那人率先移開了目光。
“兄台,可否把酒讓給我,價錢好商量。”
孟科咧嘴笑了。
面前是花容月貌,他目光定在人家臉上,歎道:“生得如此容顔,公子想要什麼,想必皆是易如反掌。”
那人面上一紅,似是害羞。
“這麼說,你是答應了?”
“可惜,酒不是我買的。我隻是替朋友跑腿。”
見那人的神情刹那間起來哀傷起來,孟科心下不忍,連忙道:“不過,你若是有其他在意之物,在下若力所能及,定不遺餘力。”
他胖胖的臉,雀躍的神态,猥瑣的笑容,配上這番話語,怎麼看都顯得别有用心。
那人大約是感覺到眼前人的居心叵測,不禁抿了下唇,喃喃道:“小生不明白兄台的意思……”
孟科笑道:“虎丘廟會,滄亭客棧,青芝酒館,”他頓了頓,摩挲着手中的瓷杯,“兩日裡,你三次出現我面前,應該不單單是為了一壇酒吧?”
話語一出,二人陷入沉默,彼此已是心照不宣。美人眨了下眼,下颌一昂,姿态瞬間高傲了起來,一掃方才的局促不安。
孟科晃了晃茶壺,可惜裡面空空如也。
“沒想到,有人會用同一個花招對付我三回。你這般‘窮追不舍’,令在下受寵若驚呀!”
岑樂在賬簿上寫下最後一筆,小周登門而來,說他家掌櫃的晚上請先生喝酒。
昨天剛飲完,今夜又來一局——看來林疊的麻煩已經解決了,有好事發生。
岑樂笑着應下,囑咐俞毅照看鋪子,自己回卧房更衣。
剛把腰帶系上,背後忽然伸出了一雙手。尋常人或許會被吓一跳,岑樂卻隻是扯了扯嘴角。
當他第二次把腰帶系上,攬鏡正冠時,房内另一人正坐在他的書案前,仔細端詳擺在其上的一幅字。
岑樂走上前,道:“玉公子覺得這幅字如何?”
秦思狂瞅了半天了才收回目光,點頭稱贊:“蒼勁挺拔,别具一格。”
岑樂笑笑,将宋新舟買字,被其母苛責,再到蘇州來尋他之事一一告知秦思狂。
聽岑樂說完一番緣由,秦思狂又多瞧了幾眼。
“可它的确是一幅好字。宋家後生天資聰穎,是可造之材。”
岑樂颔首道:“宋夫人家學淵博,以她的學識不可能看不出來。”
秦思狂緩緩道:“那位宋夫人是希望你敲打敲打宋新舟,讓他不要少年得志,不知天高地厚。”
“不錯。依玉公子之見,我當如何?”
為人父母,用心良苦。岑樂心裡猶豫,所以看了字後,推說事忙,尚未答複宋新舟。他若實事求地評判,就忤了宋夫人的一片苦心;要是撒詐搗虛的話,既對不住寫字之人,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你若詢問我的意見,在秦某看來,少年銳氣也沒什麼不妥。”
“确實,”岑樂笑了,“像你這樣,的确沒什麼不好。你與二姑娘皆是張揚跋扈之人,反倒是青岚年僅十七,少年老成。宋新舟年方十五,宋夫人還在擔心他鋒芒太盛,自負不凡。你十五歲的時候,已經能助九爺成大事了。”
秦思狂目光一凜,臉色霎時沉了下來。
岑樂仿佛沒有注意到他陡然冷漠的神情,繼續侃侃而談,旁若無人。
“集賢樓能有今日之聲勢,多虧了馮淵。我猜,蓮花山的财寶并沒有真的藏于山中,而是在别處。他以此換來自己後半生清淨度日。你,九爺,不過是助他一臂之力罷了。”
成大事靠什麼?除了人脈,最重要的當然是銀子。
八年前,韓九爺去江西,根本不是為了替女兒置辦嫁妝,而是去跟馮淵談一筆買賣。玉公子演了一出戲,讓世人相信,馮淵失了所有的家當,還發了瘋。這樣的人,他的下落已沒有任何人在意。随後,玉公子送他去湖廣頤養天年——所謂的跟九爺置氣,自願去湖廣跑腿,實則是“護送”馮淵。自此,馮淵的名字也消失在了武林趣談之中。而這一切的代價,就是蓮花山的寶藏盡歸集賢樓。
秦思狂凝視眼前人,目不轉睛。過了許久,他低頭笑笑。再擡首,眼尾泛紅,宛若用毛筆蘸朱砂輕描。
“先生心裡曉得便罷,說出來……難道要逼秦某殺人滅口?”
“先生”二字,甚是見外。他如此幹脆地承認了,絲毫不辯駁,瞅着倒真有幾分要殺人滅口的樣子。
岑樂長歎一聲,幽幽道:“那些錢财早已化為如今集賢樓江南雄踞江南之勢,尤其近來玉公子你‘聲名大噪’,怕是連溫家都得避其鋒芒,何須擔憂這件陳年舊事。”
秦思狂在官帽椅上架腿坐下,翹着腳,抖了下衣衫下擺。姿勢擺得舒服了,他不鹹不淡地開口說道:“先生未免高看在下了。”
岑樂邁步走到他跟前,低頭彎腰,笑盈盈地在他耳旁低語:“實話而已。本來顔芷晴同韓九爺明争暗鬥,你的存在改變了江南,乃至整個江湖的局勢。天下豪傑矚目,許多人來江南一探究竟。故這個月,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都到了蘇州,江西的韋婆婆亦在其中。”
“範峥說是先生叫雲岩堂的人去找孟科,那你應該已經猜到,他的仆役老伯就是葉離。”
岑樂歎道:“曾經的天下第一人,竟心甘情願做了他人的奴仆二十載。當真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啊!”
秦思狂瞥了眼桌上的茶壺,淡淡道:“先生博學多識,聰慧過人,還能有你看不透、料不到的事?”
岑樂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無奈之下隻好擒着一抹苦笑,去桌前斟了杯茶水,雙手遞給了秦思狂。
“請玉公子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