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情況,他們屬實已經親眼目睹過太多,所以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旁人出于好心給予的安慰性質的言語,對于真正處于痛苦糾葛的漩渦中的當事人來說,有多麼的蒼白。
未來充滿未知,他們無法、也不能給予方芳充分的保證,說她心心念念擔心受怕的事情在未知的未來不會發生。
連姜盛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他是什麼時候不聲不響地走到方芳的面前的。
在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在原告席前停住了腳步,隔着一張桌子,垂眸注視着仍舊坐在座位上小心翼翼地哽咽流淚着的方芳。
猶豫不過須臾,姜盛還是選擇了追随自己本真的心意。
他在方芳手邊的桌面上放了一瓶未開封的礦泉水,向她輕聲道:“雖然我可能沒有資格和您說這樣的話,但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我還是想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奉勸您一句,甯缺毋濫。”
倘若被告真的是一個家暴成性的爛人,這樣的家人,有還不如沒有。
這不是因為姜盛年輕或是天真才會産生的觀點,而是他這些年來從一衆非人類前輩那裡得知的真切事實和血淚教訓。
在過來的路上,商若便和姜盛介紹了下大概的案情和雙方當事人的情況。
如她所言,方芳是個性格溫和的人。
聽到姜盛這麼說,她不僅沒有計較他這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竟然貿然開口建議她的家事,還努力控制着情緒,抽抽噎噎地接了他的話,如實地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可是我還是怕……如果我能成功帶走妞妞,我一個人真的能帶得好她嗎?”
“他有一點說的其實不錯,我到底脫離了職場那麼久,能力也一般,市場競争又那麼大,我現在自以為然地一意孤行,會不會耽誤妞妞的未來?妞妞縱使現在還不懂這些,等她以後長大了,懂得這些了,會不會怨恨我?”
她不怕苦,也不怕累,唯獨怕女兒此後會因此埋怨她。
來自自家心肝寶貝的怨恨,對于一個愛護孩子的媽媽而言,無疑是這世間最殘酷的懲罰。
“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通過貧富和家庭就能夠直接斷定的。您不能保證自己一個人能帶好孩子,難道就能保證孩子跟着爸爸,就一定會被帶得很好嗎?顯然,您不能,否則,您也不會這麼想要争取孩子的撫養權歸屬了。”
“其實您的潛意識裡也明白,與其相信一個滿口保證卻總是失約的家暴成性的爸爸以後會好好地教導孩子,不如相信自己縱使經濟條件不如對方,也能夠堅持好好地教導孩子長大。這也正是我們俗話中所說的,求人不如求己。”
“未來充滿未知,前途未蔔,我們在人生路上最能把握的,無非是我們自己,不是嗎?”姜盛言語溫柔,卻是神色冷靜地一語中的。
方芳沉默着,對姜盛的話未置可否,隻時不時地擡手為自己擦拭又一不小心失控了徑自奪眶而出的眼淚。
但是姜盛知道,她聽進去了。不但如此,而且她還認為他說的有道理。
不過道理很多人其實都懂,隻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堅持執行,卻不是随便張嘴說說就能夠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
“您先喝口水吧,嗓子都啞了。”姜盛把桌上的礦泉水往方芳的面前推了推。
方芳哭累了,也确實口渴,聞言便拿起了那瓶礦泉水,同姜盛輕聲道:“……謝謝。”
姜盛看着她擰開了礦泉水瓶,小口小口地連喝了好幾口。
約莫三分之一瓶的礦泉水陸陸續續地喝下去,方芳臉上的表情肉眼可見地緩和了很多。
“剛才貿然開口,忘了和您先自我介紹一下了。”姜盛沉吟片刻,瞅見方芳的神色變化,又見一邊的史為鏡等人沒有過來打斷他的意思,便自然而然地從了心,用一種閑聊似的語氣與方芳說話道,“我叫姜盛,是一個孤兒。”
聽到姜盛平靜地說出了這樣大的個人隐情,方芳和商若無不神情詫異地擡眸望向了他。
史為鏡和風雅也默默地注視着他,看上去波瀾不驚,神情依舊莫名。
姜盛對自己的出身事實坦坦蕩蕩,并無顧忌,也早已習慣了他人對自己因此産生的形形色色的目光,所以此時還能繼續神色如常地和方芳分享自己的個人經曆與收獲道:“我從小在孤兒院長大,除了我之外,院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被父母抛棄或是父母雙亡、又沒有親戚願意認養的孤兒。”
“但是我們在孤兒院裡過得很好——我和我的夥伴們一起長大,共同進步,相互陪伴,互為家人,即便是後來被領養走的夥伴,也始終和我們保持着聯系,院長伯伯、主任阿姨、愛心老師和常來的志願者們都對我們很好。”
“我在他們和總府的支持下,和那些不是孤兒的孩子們一樣讀書生活,沒有任何的不同。在此期間,我也收獲了很多的好朋友,他們都知道我的出身,卻沒有人因此而對我有所看法。現在,我在央京大學讀書。”
“我和您說我的事,是希望能夠給您一些信心。我是一個孤兒,都能夠擁有這樣美好的人生經曆。妞妞有媽媽,說不定以後會過得比現在的我還要好,不是嗎?”
“比起會不會耽誤妞妞的未來,我覺得您應該更在意一些您和妞妞自己的想法。我相信隻要你們能夠相互尊重和理解,未來即便是困難重重,最終也都會被迎刃而解的。”
善良的人注定會比不善良的人承受更多,但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也應該有各自的方法能夠堅持着走下去。不真的狠下心,咬緊牙關試上一試,又如何斷定自己确實不行?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路,沒有人能夠替他們經曆。
方芳的眼眶裡再度泛上了淚意。
水光盈盈,像是出自動容,又仿佛是因為希望。
保持安靜傾聽了良久的史為鏡也在這時開口,同樣溫柔而又堅定地向方芳語重心長道:“方芳,同樣為人父母,我能理解你。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們做父母的,到底應該如何才能保證教育和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作為過來人,還是要發自肺腑地給予你一句忠告——保護孩子的最好方法,不是讓她始終處在一個你苦心經營的安全而又舒适的溫室裡,而首先要讓她能夠清楚而又全面地認識這個複雜且美麗的現實世界。”
“人類最大的恐懼往往來源于未知,如果從一開始就有所預期,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隻要你願意相信她。說不定你的孩子,能夠比你我都要更加的勇敢和堅強。”
人世幾十年的生活經曆告訴他,不要小觑任何一條生命。
希望很美。
尊重和相信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