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一個人的盛世 > 第47章 第47章。言下之意【國慶快樂】

第47章 第47章。言下之意【國慶快樂】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送别了風雅和方芳,姜盛跟着史為鏡和商若離開了他們借用開庭的法庭,通過内門向着家事法庭辦公室所在的六樓返程。

史為鏡走在最前面,一邊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一邊還能分出精力來回複消息。

姜盛和商若各抱了一沓材料跟在史為鏡的身後,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誰也沒有主動開口和他搭話,唯恐一不小心就貿貿然地打斷了他飛速運轉的思維。

“怎麼樣?第一次現場感受庭審,感覺如何?”商若看似瘦弱的手臂卻輕輕松松地抱着一沓厚度不薄的案卷資料——剛才姜盛試圖從她手裡搶奪接手這一沓案卷材料失敗,隻勉強搶過了風雅今日新提供的那一沓材料。

為了盡量不打擾史為鏡的思緒,商若還有意往姜盛身邊走近了些,放輕了聲音詢問他道:“小姜弟弟,是不是感到現實和想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沒有。”姜盛同樣壓低了聲音回她道,“我之前就看過很多裁判案例,也觀看過挺多的庭審直播,算是早早地做好了接受現實的心理準備。”

他頓了頓,側眸看向身邊行走着的商若:“小若姐。在現實實踐中,像方芳這樣的家暴案件……有很多嗎?”

聽到姜盛如此發問,商若不禁回頭看了他一眼,眼神裡沉澱着複雜的默然。

“……很多。”商若沉吟了須臾,而後不由自主地輕歎了一口氣,“雖然我很不希望如此,但是事實确實如此。”

她說:“小姜,你知道嗎?我們即川區的法院平均每年有大概八萬多件案件,平均每天就有上百件案件在法院立案、受理或審判。”

“其中,我們即川法院作為即川區内的本部,平均立案受理案件的所占比例最大,通常每天都有幾十件案件新立案進來,有的時候,一天内新立進來的案件數量還會破百。”

“根據統計,涉及離婚糾紛的案件在即川區所有法院統共受理的案件中所占比例大概為百分之一點幾,也就是說,即川區所有法院平均每年處理至少八百多件涉及離婚糾紛的案件。而且,這還是我們即川法院家事法庭聲名遠揚所造就的成果——絕大多數地區法院受理離婚糾紛案件的數量都要少我們很多。”

“從某種角度來說,由于在現實的司法實踐中離婚糾紛案件的數量占據比例太小,因此離婚糾紛的相關問題難免不夠受到重視。”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哪怕區法院的家事法庭在此方面‘碩果累累’,在即川區内依舊平均每一兩天就有一件新的離婚糾紛發生。這個頻率,其實是很驚人的。”

“訴訟離婚的原因基本可以概括為三種,即家暴、出軌和客觀不合。如果允許包括重疊部分計算數量及比例的話,這三者所引起的訴訟離婚案件數量大約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換而言之,即川區内平均每周都會有一到二名當事人因為家暴而訴諸法院,請求法院判決解除婚姻關系,也就是訴訟離婚。”

“而且,這還是在我們即川區。”即川區有周信和史為鏡他們坐鎮,其他區域的法院可就未必有他們這樣子既敢剛、又敢軸的牛人給撐場子了。

姜盛略一思忖,漸漸明白了商若的言下之意。

于法院而言,無論是從處理案件的難易程度,還是從在案件總量中所占據的比例,抑或是從判例意義的角度,離婚糾紛這樣的案子其實往往都很“小”。

但是對于當事人來說,這樣的案子又往往都很“大”。因為人身上紮得最深、傷口最痛的那一把刀,往往都是曾經最親近的人捅的。在最平凡的角落,往往沉澱着最深厚的痛苦,那是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沉疴,縱使傷口不大,也足夠傷人,更勿庸說那些遍體鱗傷的了。

“今天這樁案子還算是好的了,被告也就賣賣慘,被告親友團頂多再陰陽怪氣一下原告,總體來說算是太平,我們的話雙方也都能聽得進去。有些夫妻變仇人的,當庭對罵撕逼不過是基本操作,有的更是吵得恨不得要打起來,我們光是維持法庭秩序,就要花費不小的力氣。”

說到這裡,商若似是不由自主地觸發了什麼不愉快的回憶,忍不住皺眉長歎了一口氣。

然而,她神情間的凝重恍若幻覺般一閃而過。

當她再度側眸望向姜盛的時候,這一話題便也就戛然而止了——商若顯然不意欲與姜盛再多談論與這方面相關的内容,于是徑自切換了話題:“總之,你先适應起來。能帶着你的,我們會盡量帶你一起。你如果有什麼需要,随時都可以和我們說。”

“我們庭裡鏡哥是老大,你若是有事,找鏡哥處理效率肯定是最高的。不過鏡哥他比較忙,他沒空的話,你就來找我或者戈姐。當然,我們庭裡的人都很好的,你也可以找其他人詢問或者幫忙。”

“好的,我知道了。”姜盛道。

盡管他對當前的家暴案件形勢情況頗為好奇,但是商若不欲多言,他又隻是家事法庭裡初來乍到的本科實習生,眼下顯然不便追問。若是他想要得知這一問題的具體解答,還是得自己日後慢慢在即川法院裡逐漸感知和摸索。

邵斯明的話說得沒錯。有些案情,親自在法院裡見證或是聽聞審理人員的回顧,與觀看網絡庭審直播和線上查看公開材料是大不一樣的。相較于早晚既定的處理結果,親身經曆的過程本身亦不償是一種經驗。

這樣子的成長是過程性的,須要逐步經曆和沉澱,最是急不來的。有時候越是心急火燎,反而會越加适得其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