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總覺得成老師的問題和剛才應老師提出的尴尬問題似是在哪裡有些相似。
但願他的下一句不會是問他“要不要考慮讀一個我的研究生”。
好在成希平沒有提出這個會讓姜盛感到為難的問題。
不幸的是,他的回話實際上和這個問題的性質也差不多。
成希平詢問姜盛畢業以後是否有意向去惟則律所工作。
現在就可以開始實習,畢業以後直接轉正,待遇優渥,前途似錦,不僅能充分滿足姜盛畢業實習的學分要求,還能夠迅猛高效地順帶解決他未來職業發展的規劃問題。
“姜盛,我是認真地想要邀請你加入我們。如果你選擇入職我們惟則律所,入職後可以直接加入我的團隊——當然,如果你有意向加入其他團隊的話,也是可以的,我都會對你的決定表示全力支持。”
“你或許已經了解過,我們惟則律所的部門很豐富,無論你想要從事具體的哪一領域,我們所都能夠為你提供相對可觀的發展空間。我的團隊更偏向于刑事領域,我的師弟向前的團隊主攻商事領域,還有我們範思甜範律師的團隊,在國際法領域也很有建樹。”
“如果你願意加入我們的話,這些都屬于你的選擇範疇。”
成希平的這一番話确實說得誠懇。
方才他口中談及的每一個,都是惟則律所中頗具盛名的人物,在各自的領域内早有成就,委托人有錢都未必能委托得上的那一種。
姜盛早先便或主動、或被動地了解過惟則律所,自是知道惟則律所不負盛名,能人輩出,旗下在律法圈子裡有名有姓的,遠不止成希平提到的這兩位律師——至于為何他今天隻獨獨同姜盛提起了這兩個人,想必是因為在惟則律所内部他們與他的關系更好的緣故。
因為關系足夠的穩固,所以不僅對他們的工作能力充滿了信任,還放心将自己在近些年最看好的學生交給他們。
隻是……
姜盛的腦海中突然間一閃而過了一個想法。
“——那張思劍張律師呢?”
姜盛神色如常地問起了惟則律所中另一位聞名遐迩的名人。
他的語氣很真摯,眼裡帶着足以以假亂真的好奇和敬仰,仿佛真的是在單純地向自己的老師打聽一位備受同行敬仰、堪為業界楷模的前輩,并真心實意地考慮自己是否要嘗試加入他的團隊。
得到姜盛這樣的反饋,成希平不由得微微一怔。
他的臉上在這一刻呈現出一種難以言明的複雜表情,似是有幾許感覺姜盛有意加入惟則律所的欣喜,又有幾分不曾預想姜盛會主動問起張思劍的錯愕,接着是一種約莫大意為“這實屬情理之中”的了然、理解以及……無奈。
雖然成希平的表情幾乎就不對勁了那麼一瞬間,但還是被觀察入微的姜盛給捕捉到了。結合此情此景稍做分析,成希平的反應可謂是耐人尋味至極。
“老張他也是主攻商事領域的,他之前經手的德誠案和立雪隆案,都處理得很漂亮。”在姜盛耐心等待的沉靜目光中,成希平緩緩答道。
此時此刻,他神情間若隐若現的那幾絲不自然早已杳無蹤影,唯餘懇切。
“不過因為他是惟則律所的負責人,自己家裡又是做生意的,所以平常事情很多,也不都是專業方面的。你如果想要加入他的團隊的話,在這一方面務必要提前考慮清楚。”
成希平話說得很委婉,言下之意,其實就是不推薦了。
但他說得确實在理,這倒是和他與張思劍的關系如何沒有多大關系。
誠然其中會摻雜有部分自己的私心,然成希平确是在負責任地給姜盛好好提建議的。
張思劍固然厲害,可到底花費在運作律所和經營人脈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如果姜盛想要跟着他學習實踐提升專業水平,在專業方面的鍛煉機會必然會比去别的團隊少上不少。
成希平這是在提醒姜盛,也是在暗中向他傳達自己對他的殷切期許。
比起交際運營,他還是希望姜盛更精于法學專業方面的建樹。
姜盛:“我明白了,謝謝老師。”
謝謝您此時此刻建議和期待之下的真心。
可這也讓他愈發地看不懂,這樣惜才愛才的成希平,對于曾經的沈鸢究竟是怎麼想的。
他是否也曾經像這般殷切期許、熱忱厚待地對待過沈鸢?
是否也曾經向沈鸢發出過畢業後是否考慮加入惟則律所的邀請?
又是如何渾若無事發生地将沈鸢這樣一個優秀的學生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抹去的?
他是否曾為此而感到遺憾和惋惜?還是說,也僅僅是簡單的遺憾和惋惜而已?
當年發生過的那些事情,他是否知情?又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
主攻于刑事法律領域的成老師,是否曾将手中的利劍對準過無辜之人?又或者,曾經在應該拔劍的時刻收起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