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金風玉露[仙逆同人文] > 第29章 入京

第29章 入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永正九年,四月初十,雨停了,王家村春耕後的稻苗長得蒼翠。謝三嬸進了些稻花魚苗投進田裡,說是等稻子豐收時,魚兒就肥了。到時候要做一頓全魚宴,叫上村裡的人一塊吃。

“花影拉着我下田趕魚,婉兒竟然才知稻葉鋒利傷人會疼,回去的時候衣裳也濕了,但是婉兒覺着很開心,很惬意。”王林搖搖頭,眉目溢着笑意,又看完一頁。

燭火燃了一半,燈芯長了,他剪掉燈芯後繼續往下看。

“永正九年,四月十五,院裡海棠花盛開,哥哥的藥鋪生意越來越好,婉兒研制的丹藥也頗受喜愛。哥哥誇我丹道卓絕,婉兒知道他是哄我玩兒的。”

“鎮上的四大家族之一孫員外來店裡訂了一批藥材,婉兒還贈送了幾瓶清心養神的丹藥,若是他們用得好,說不定下次也會來定我煉制的丹藥。”

“永正九年,六月初六,盛暑炎熱,上山采藥的人少了,哥哥的鋪子生意承接幾批大單子,都是外州商客來訂的單,店裡人手不足,葛陽許浩來店裡幫忙。

“哥哥給他們支付了工錢,也知道他們曾經想要欺負我來着。不過哥哥既往不咎,同意讓他們來店裡上工。他們也不再是花溪村裡無所事事的小混混,還說若是阿兄科考回鄉,他們也要前來道賀。”

“永正九年,七月初七,鎮上乞巧節舉辦了燈會,花影拉着我去看了遊園燈會,河道放了許多河燈,兩岸停了不少畫舫,畫舫上能猜燈謎,婉兒赢了好幾隻燈籠,哥哥卻說,那是有情人才去的活動……”他好似能感受到她寫下這段話時蘊藏的小失落。

“永正九年,八月十五,周嬸做了月餅,王叔說阿兄小時候最愛吃月餅,每到中秋便會吵着周嬸做,還有醬牛肉,周嬸常念着阿兄在京城吃得可好?睡得可好?阿兄放心,婉兒會寬慰周嬸的。”

“永正九年,九月初九,重陽佳節,秋風已起,落葉飄零,王叔又完工一批木雕。想要把銀子攢下來,‘等鐵柱回來後娶媳婦用’這是王叔的原話。”李慕婉寫到這還特意解釋一句,“清兒阿姐許了縣城一戶人家,周嬸坐在院裡納涼時念叨了下,‘若是那丫頭與鐵柱當初定了親,此時也該是王家抱孫兒了’這是周嬸的原話。”

王林輕笑,眼中滿是思念,離别王家村已有大半年,在京城備考的日子,他每日都不敢松懈。

“……”

“阿兄,一别數月,百花落盡月又西,這是婉兒想與阿兄說的話。”王林手中留着最後一張信紙,指尖劃過最後一行字,久久停留。

李慕婉信中字字不言相思,卻字字傾訴着思念,那如潮湧的念想最終化作一縷清風,從王家村吹到京城。

李奇慶一年來見着李慕婉在王家忙前忙後,悉心照顧,心底的愁容越發重,見她樂在其中,又不願多提。

***

永正十年,正月十五,京城百松書院舉辦詩會,廣邀學子赴會,京城世家大族公子小姐,京城文人墨客,皆會到此。

王林本不愛熱鬧,奈何程賢早早就來邀請,隻道京城各路文人皆數到齊,興許還能結交不少賢才,往後若在京城立命,自是少不了與這些人往來。

京城元宵燈會比清平鎮的繁鬧數倍,十裡華燈,九城宮阙,三千華燈如同懸挂星河的星點,人聲鼎沸,詩會設在畫舫中,能承載上千人的畫舫,許多州郡前來的學子都不曾見過如此壯觀之景。

程賢伏在王林耳側說:“這畫舫可是禮部尚書李元朗嫡女李大小姐包下的。”

“禮部尚書?”王林側眸問。

随着人群裡的燥熱,幾位裝扮豔麗華貴的世家女子上了畫舫,衆人目光投注,程賢拉着王林一道看過去,“沒錯,你眼前所見,第一排右側的便是李元朗之女,李秋池,左側這一位也來頭不小,太傅之女周紫虹,此二人是京城世家女中翹楚,豔冠群芳,才學卓著。”

王林僅僅掃了一眼就移開了目光,隻道程賢口若懸河,誇張了些。

“你别不信,”程賢見他一副不在意的模樣,“不過兩年前京城第一才女卻有其人,若她還在,今日衆星捧月,人群矚目的,必然是她。”

“她?”王林問,“從何說起?”

“從前京城最具盛名的才女,乃是前朝太醫院院判嫡孫,此女精通藥理,才貌雙全,滿腹經綸,顔如渥丹,般般入畫。

“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人稱蓮花仙子。在百松書院時,多少學子觊觎她美貌和才華,隻不過呢,她有個好哥哥,旁人若想接近,斷斷是無可能的。”

煙火散在眸底,王林遐想,他所描繪之人,眼前竟有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你非京城之人,又怎知這些秘辛。”

“這哪算什麼秘辛,京城世家和文人才子人盡皆知罷了,”程賢在京城一年多,早就混熟了,“想當年,李院判府邸門庭若市,都是為着李家兄妹婚事而來。”

“你見過?”王林揣手很是閑适的靠在柱子上。

“見自然是沒見過,不過人人都稱道的自是不會差,且不說見沒見過,光聽名字,也能想象的出來,那氣質樣貌出衆脫俗,風姿卓越。”

王林搖搖頭甚無興緻,忽聽程賢閉眼沉浸其中,念着名字,“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李慕婉,婉約如水……”

熟悉的名字貫穿而過,王林掌心頃刻間收緊,“你說什麼?”

“婉,婉約如水啊……”見他神色陰戾,程賢着實吓了一跳,“王兄這是怎麼了?”

王林方覺自己過于失态,平靜須臾後,再次确認:“李慕婉?”

“沒錯,李慕婉,曾是名動京城的人物,雖家中後來未入朝為官,名聲卻不比官家子女的低,其兄李奇慶也是。”

“隻是可惜了……”

“可惜什麼?”

“我到京城半年前,李家就沒落了,”程賢壓低了聲音,“聽聞是卷入了朝中一樁案子,牽連了,李家家道中落後,這兄妹二人被趕出京城,還是當今陛下的聖意,無召此後都不得踏入京城,多少人為之可惜。”

京城曾有傳聞,一些世家子弟為尋出京的這李慕婉,不惜暗派探子,後來有傳言回京,兄妹二人落入天麓山匪徒,已命絕身亡,京城才恢複平靜。

王林那些猜測和疑慮,與在程賢口中所言對比,一切迷障都好似有了明路。

難怪,難怪她熟讀策論,飽腹經綸,張弛有度,聰敏端莊。

百松書院,醫藥世家,從李慕婉在王家小院居住陪習這段時日,王林早就有所察覺,隻是不知,她的身世竟然是這樣的。

世家公子畫舫之上詩文對弈,玩法多樣,王林都無心于此。

恍惚間腦中浮現那夜李慕婉懷着醉意,呢喃不清的話,原來她那般傷心,是因為自己考取功名後若留京赴任,而她因身世不能入京,這才心灰意冷的?

台上對弈火熱,又換了玩法,李秋池出上聯,錦團由書童丢出,丢到誰手中,便由誰對下聯。

王林沉浸在思考中,可李家到底是因何卷入案件,又是什麼案件?程賢也說不明白。一陣風而過,李慕婉繡的發帶被風攪起,錦團落在他手裡。

台上台下的人目光齊齊投過來,王林沒在意,隻是想離開這裡,程賢卻拉住了他。

“王兄,你怎麼走了?”程賢指着台上,台上的人李秋池,周紫虹等人望過來。

少年郎秀眉俊目,溫潤如雅,氣宇軒昂,身姿挺拔,隻是身上覆了一層疏離涼薄,叫人望而卻步。

“這位公子,請留步。”李秋池上前兩步,凝視着王林,欠身道。

“何事?”王林聲音駭然,目光森冷。

“公子既然上了畫舫,想必也是來對弈詩文的,你接了錦團,那這下聯自是要作出來。”李秋池道。

“走錯了。”他本無心于此,偏就不上套,随手理所當然将錦團扔了出去,壓根不在意落到哪位學子手裡。

那颀長身姿隐沒在人群裡,李秋池生平被人如此無視,衆目睽睽之下,面子蕩然無存,習慣了衆星捧月的她,往後的漫長歲月裡,那抹身影會如骨血刻在她心裡,經久不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