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譚漓走下台基開始,他就一直看着她。她的一系列舉動自然逃不過顧淩的法眼,本以為她要說出什麼大事,竟然就是來搭話的嘛。
這也需要深呼吸?自己很吓人嗎?
他看着譚漓的目光,想要知道她内心的想法。
她眼眸裡的水光在月亮的照耀下閃爍奪目,好似比天上的明月都要耀眼些,眼中真摯的期待更是看得人刺眼,他轉身擡頭,望向月亮,“宴席到末尾,大家都松散很多,随意走走,陛下不會怪罪。”
他話說得委婉,但基本意思譚漓還是聽懂了。
她看着顧淩的後背,恭維道:“聽說顧公子順利平定章城的叛軍,恭喜。”
他回答得很簡單,“職責所在。”
譚漓見他現在的樣子,心裡有些洩氣。
他忽然轉過去是為什麼?
譚漓沒有忘記自己的目的,即使顧淩現在不配合,自己也要繼續說下去。
“當初民亂發生,朝中無人前往,父親因為這件事憂心許久。公子大義凜然,不懼生死,真是讓譚漓佩服。”
顧淩聞言轉過身,看着譚漓。月光照在他身後,隐藏了他臉上的表情。他正聲道:“我奉陛下旨意,前去平叛。你說的那些品質封國子民人人都有,不值一提。”
譚漓在心中無聲腹诽道:“誰說的。”
想到接下來自己的話,心裡直打鼓,呼吸也錯亂開來。她不敢再看顧淩的臉,繞過他往前走了幾步,“封國内外不安,公子有沒有想過換一種生活。繼續效忠封國雖好,以公子的能力想要擁有豐功偉績不是問題,但若是退出朝堂、偏安一隅或許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呢?”
說完話後,譚漓站定在原地,不再繼續前行,安靜地等待着顧淩的回答。譚漓沒有說得很直白,迫切地想要知道他的回答。
他一直沒有回答,耳邊心髒一下一下的跳動聲在提醒時間的流逝。譚漓等了一陣,還是沒有等到回答,想要轉身看看背後人的反應,心裡這時候還是膽怯起來,糾結在原地沒有動作。
良久。
身後一直沒有聲音,譚漓懷疑顧淩是不是已經離開,正要轉身一看究竟的時候,身後忽然傳來冰冷的聲音,“你是在勸,一個對封國有功的将軍退出朝堂、隐于山野嗎?”他的聲音陡然升高,質問道:“你知不知道你方才的那番話,如果我呈報陛下,證據确鑿,你到時候會如何?”
譚漓思及他話裡的處境,急忙轉身,辯解道:“你不……”不什麼?不會嗎?
譚漓擡眼看向顧淩,他看着自己的目光由警告轉變為探究,她連忙垂眼,入目的是他腿上的衣擺。
譚漓有些心慌,耳邊的心跳聲越來越大。
自己曆經萬險,好不容易走到他的面前,自以為安全、隐秘的試探方式,沒想到成了明面上最顯眼的陰謀。
現在自己和他的關系并不算親厚,方才自己的那番話,在他眼裡很可能就是一個對封國不利,勸告有功之臣不要效忠封國的可疑之人。
在他這樣的人眼裡,難道會允許這種不忠之人留下來嗎。
想到這裡,譚漓也沒有了底氣。
要說對封國最忠心的人,别人譚漓或許不知道,但眼前這個人絕對是可以排得上号的。他的家族,從開國時就跟随皇帝,此外所有的後輩基本都效忠皇室。他眼前就站着一個慫恿他不要效忠國家的不知身份的人,難道他不會将自己關進大牢嗎?
譚漓很清楚,他會的。
理清楚思緒,譚漓方才脫口而出的斷句也沒有勇氣再說出口。她真切地知道顧淩會那麼做。
方才那句“你以為我不會呈報給陛下?”不知是警告還是質問,深深地落在譚漓的心裡。
而顧淩看着眼前的女子臉色變了又變,心中激動,好像是找到了目标。
朝中有人曾經在戰亂前夕給父親寫信,這很有可能是導緻父親失蹤的原因,這幾日這個問題一直環繞在心頭。
今日終于找到可疑的人選。
譚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看着頭頂的床帳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