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小人物成長記 > 第20章 紅樓之嬌杏

第20章 紅樓之嬌杏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甄費笑着舉杯一飲而盡:“多謝老父母。”

邵知府要離開的消息在甄府的滿月宴後不胫而走,一時間許多讀書人便行動起來了,又是開始作詩,背詩的,好不熱鬧。

嬌杏聽了有些發懵,果然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邵知府才當了八年知府就升遷了,嬌杏隻能道一聲厲害。想了想,她提醒甄費準備一些土儀送去,不為阿谀奉承,就沖他對百姓做了許多實事,送些東西也不過分。

同是讀書人,甄費準備的東西可比嬌杏準備的要好許多,“這個你無須擔憂,我已經手抄了幾本介紹湖廣風情的書籍給老父母,以期他能憑此在廣東迅速站穩腳跟。”

嬌杏則将自己央求靜玄師太配的藥丸也一并給了甄費,說道:“那義父也順便幫我把這些藥丸子給知府大人吧。這是我師父配的藥,有防止水土不服的,有解毒的,也有健胃消食的。我在上面都寫了什麼藥什麼效用,怎麼服用,什麼時候藥失效。我想着路上萬一有點什麼事,又尋不着大夫,這些藥可以應急。”

甄費道:“你有心了。”

嬌杏真誠道:“也算是報他的救命之恩吧。”知府救人,甄府一家将她從拐子的心魔中拉出來。

十一月初三,新的知府上任。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這三把火并沒有燒起來,而是将舊的政策延續下去。據說這是兩任知府商談一夜後的結果。

十一月初五,邵知府于十裡長亭于金陵學子告辭,同來送行的還有新上任的知府,陸知府。據說學子們送别之前,有百姓知道邵知府離去的消息,自發地給邵知府送别,有送了燒餅的,有送雞蛋的,邵知府體恤百姓生活不易,一概沒收,隻勸大家早些回去。

到了十裡長亭又是一場送别,贈詩的贈詩,送詞的送詞,作賦的,作文章的,少不了歌功頌德。連甄費也跟着作了兩首詩。期間有送東西的,有送錢的,邵知府也是挑着一些能用的,收了,至于貴重的值錢的和銀兩,他一概沒收,倒是甄費的書和藥,邵知府一看不是錢,書也是手抄的,也一并收下了。

沒想到這書和藥在不久後便用上了。這是後話。

等到邵知府得以出發時,天色已然将近正午時分。他不再耽誤時間,帶着書童,與衆人拱手告辭,打馬離去。至于他的家眷,則料到有一場送别,所以提前走了,約好了在第三個十裡長亭彙合。

冬日裡,日頭本來就短,邵知府一去,衆人便散了,這是天一改早上的晴天,開始刮起了風,到了夜裡便飄起雪花來。

一見大雪,嬌杏有些擔憂。她一邊邊的檢查,府裡的炭是否充足,窖藏的蔬菜是否足夠,封氏新招的奶嬷嬷是否偷懶,新來的小丫鬟是不是記住了府裡主子的喜好。遠的又擔憂送租子的路上是否順利,書肆的生意是不是好。還有年節來往的禮物是否備齊,偷空的時候嬌杏總忍不住想,幸好出家了,事情這樣多,想偷懶都偷不成。出家之後就不必管這樣多的事情了。

隻是這隻是她偶然累着的時候的想法,更多的時候,她在為這個可能是她在甄府的最後一個新年做準備。新年後,自家的小師妹就要上山了,屆時自己邊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陪封氏和英蓮了。

英蓮很不高興,上次封氏生産她差點兒經曆死别,這次又是生離,她覺得自己的命途多舛,明明自己還是孩子,為什麼要經曆這些?私底下她也問過嬌杏,為什麼一定要出家?嬌杏很不好回答,她隻好岔開話題道:“就算出家了,我也會常常回來看你們的。”

英蓮情知嬌杏姐姐可能不常見到了,但是還是信了嬌杏的話,伸出小拇指和嬌杏拉鈎:“不許騙我,騙我你就是小狗。”

這年的新年過得很熱鬧,又是吃鴨子,又是什錦菜。熱鬧過後便是分離。從此之後嬌杏隻能每月下山看一次封氏英蓮她們了。

幸好此時她們還有一個小小團子甄熙來照顧,一時間嬌杏離去帶來的傷感很快便被沖淡了。日子總得繼續,她們也漸漸習慣裡嬌杏一月回來一次的生活。

元宵一過,嬌杏便回到了蟠香寺,開始了在蟠香寺學藝修行的生活。

她以為日子就這樣過去了,二月初,一個侍女帶着一個三歲的小女孩的到來打破了蟠香寺的甯靜的生活。

——那個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的妙玉來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