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還是有些不想朱标去犯險,但他此時腦中也沒有更好的主意,便想着隻能先按着這小祖宗的法子去做,待追上沐小将軍後,再同其商量着辦了!
誰知,追了快一天,也沒見到沐小将軍的影子,反倒接到朱元璋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的口谕:
口谕中…對于朱标與其幾個義兄間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的真摯感情表達了高度贊揚!并舉例:這與他和他叔叔伯伯等一群老哥們的情誼…何其的相似!?
又對朱标不忘當年義兄的救助之恩,并時時感念于心表示十分的欣慰!又強調:果然不愧是他朱元璋的種!
最後,又讓朱标和沐英代他向太平守将花雲問好,并轉告朱文遜,說:爹和娘十分想他,讓他有空就回家看看。
話裡話外,不但沒怪罪朱标,十分幹脆的同意了他前往太平城的事兒,還将一個對兄弟重情重義,對子侄關愛有加的仗義領袖形象演繹的淋漓盡緻!
朱标聞言不由得心中微暢,按他的推算,周放派人過去禀告時,他爹應該正與他那些老哥們一同商讨戰事,若不借此事來一番追憶,鞏固鞏固與諸兄弟們間的兄弟之情,那也就不是他爹了!
何況,太平城雖離着池州不遠,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又有他文英哥護着,他爹應該也沒什麼不放心的。
周放聽了朱元璋的口谕,也終于放下了一直吊着的心,安心護着朱标趕起路來,于是,就有了後來他們一路追趕,亦投宿于驿站的一幕。
隻是不知為何,分明在他們前面的沐英,卻一路不見蹤影,反倒讓他們先趕上了常紅鸾一行!
而此時,看着面前這群大多目不識丁,卻深知民族大義,又如此信任他爹、如此信任他們朱家的兵卒們,朱标越發的覺得:
自己此生絕不能再隻依附他父親身後,坦然的生活在他老人家給他打造的堅固堡壘中了!
以至于後來他都娶妻生子了,他爹還擔憂他孱弱且不能自保,并執拗的~,接連不斷的~,用人命去加固那堡壘,如個老邁護仔的孤熊一般,揮舞着利爪試圖替他清理掉一切可能會刺傷他的荊棘,好留給他一片坦途!
卻殊不知,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坦途,隻有靠自己的腳…走出來的,才是!
而今生,他必須讓他爹相信,即便不靠他,他亦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遇到的所有問題!他雖提倡推行仁政,但…并不代表他會是一個沒有主見,任人欺壓之人!
————
“主子!咱們好像被發現了?”
就在朱标胡思亂想之際,周放突然在他耳邊悄聲道。
朱标聞言忙順着他所指之處看去,緊接着就對上了常紅鸾那雙微眯的眼睛……
眼見那丫頭見到他時…明顯慌亂了一瞬,顯然沒料到會在此處碰到自己,朱标的心情沒來由的就變得愉悅了起來,一直緊抿的唇角也蕩漾了開來,
忍不住就越過人群,朝她走了過去,笑着招呼了聲:
“常妹妹,好巧啊!”
常紅鸾……
——————
“呃?!不知,這位小兄弟是?…”
眼見面前的仨孩子見了面卻誰也不說話,隻一個笑的像隻小狐狸,一個恨得咬牙切齒,一個冷的像塊冰。一向看不得冷場的張子明,隻得率先打破了沉默,開口朝朱标招呼了起來…
朱标聞言這才笑眯眯的朝他看了過來,朗聲贊道:
“方才張世兄一番振聾發聩的發言,簡直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尤其那句:“躲在家裡耍筆杆子,又如何有親執利刃、殺盡胡虜、還我中華來的痛快!”…實在是令小弟欽佩不已!”
又朝着周圍衆人道:
“若我族人皆如張世兄一般的想法,今日又怎會被蠻夷欺辱至此?
但…可惜的是,宋太祖作為一出身軍伍之帝王,卻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泯滅了武将,搞得整個趙宋時代皆以學文為榮,以習武為恥!
雖成就了大宋皇朝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盛,但也同樣因着富庶,引得北方諸異族豺狼們的觊觎!
而當國家遭遇危機時,又沒有強悍的軍事實力護衛國土,那些把持朝政的文人們,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賠錢賠絹,屈辱求和,竟沒有一點兒旁的辦法!
以緻後來…我華夏,整整一個皇族,兩代帝王皆被異族擄走,皇後、嫔妃、公主皆被異族所辱!真是可恥!可悲!可歎!而這種種,不都是因着趙宋一朝,一直重文輕武,守内虛外之故?!
由此可知,這筆杆子在遇到蠻夷燒殺劫掠之時,根本是毫無用處了!隻有将他打的怕了,想起你就膽怯,才是遏制其侵略的根本!”
張子明:“……”
卧嘈!這位小友誰呀?!怎麼觀點跟他這般的一緻啊!立刻就不覺得這小子笑起來像隻小狐狸了,還頓生一種相見恨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