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應感覺有點微妙——對伊格納季耶夫。
盡管他無法分辨出伊格納季耶夫是故意這樣講、還是無意間說出了這樣的話,又或者是他的英文确實有哪裡沒學好——雖然伊格納季耶夫聲稱他的英文有A,不過誰知道呢?總之,伊格納季耶夫剛才說的那些話,聽上去還怪茶的。
一邊說“斯托羅納克不需要安慰”,一邊又積極的向沈應要求之後要安慰他,這波操作就讓人感覺茶裡茶氣的。但又因為伊格納季耶夫本人獨特的性格,導緻他的這番話在綠茶之餘,又有點憨。
“我下一次失敗一下,給你一次機會”什麼的,再加上他那“為你奉獻自己犧牲大發”的語氣,就很有伊格納季耶夫“惹人不愉快技能頂級”的風格。
而不管他是有意識的茶還是茶而不自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好像都挺厲害的……
沈應不由得對伊格納季耶夫大為改觀。
啊,瓦連京——你也不是隻有憨憨與情商負數的普通的瓦連京嘛!
突然就感覺瓦連京的人設變得時髦起來了!
撇去這點茶憨未明的小問題不提,在斯托羅納克返回休息席後,沈應還是出于禮貌的向他表達了自己的關心。
結果也确實就像伊格納季耶夫所說的那樣,斯托羅納克并不需要安慰——他看上去對自己的失利并不在意。沈應猜測這或許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成熟的運動員應該具有的心态。或者,用伊格納季耶夫的話來說,就是失敗的次數多了,早就習慣了。
沈應不知道其他選手是什麼情況。他們彼此都不熟悉,理所當然的,其他選手失敗後沈應也不會湊上去。但斯托羅納克——雖然也有交好的選手給他打氣鼓勵,不過這完全是對方自發的行為,沈應看得出來,斯托羅納克本人是真的不在意。
能夠擁有這樣的心态挺好的。這麼一比較,沈應就感覺自己确實是有點缺乏大賽經驗,一次失敗(或者是失誤也一樣)之後,心裡還要惦記一會兒。要是什麼時候能夠做到像斯托羅納克那樣毫不在意、視若平常就好了。
總不能每一次試跳失敗,都要别人一通安慰吧?
從自己的比賽狀态來講,這樣頻繁的情緒波動也不是一件好事——尤其還是負面情緒。畢竟就像斯托羅納克說的,這一跳失敗了,還有下一跳呢!
雖然斯托羅納克5米73的第一次試跳沒能成功,但這種豁達的态度也很帥氣。沈應心想。是和順利過杆不一樣的魅力。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沈應感覺伊格納季耶夫看他的目光變得有些奇怪。
總不能是真的因為我向斯托羅納克表達關切就不高興了吧?
沈應這麼想着,也就沒把伊格納季耶夫略顯古怪的目光放在心上。直到他看到了伊格納季耶夫的下一次試跳,沈應才愕然驚覺,有些人(特指瓦連京·伊格納季耶夫先生)可能真的思考回路就和普通人不一樣,會格外突出一些。
因為伊格納季耶夫在第一輪試跳就順利過杆、完成了5米73高度的比賽,他的“下一次試跳”,其實是5米78的第一跳。
那個時候場上隻剩下七名選手。高斯林和萊菲布勒在5米73高度的三次試跳全部以失敗告終,雙雙退出比賽。其中高斯林以5米68高度一次過杆的試跳次數排在第八名,最終成績同為5米68、卻跳了兩次才成功的萊菲布勒在他之後,位列第九。
沈應當時還算了一下,他居然已經最少有第七名了。
這還真是讓人頗為意外。要知道沈應之前可是抱着“倒數第一”的心理準備來參加比賽的,沒想到他今天狀态不錯,突破了個人最好成績,而高斯林和皮奧萊維奇等人(比如說提到的這兩個選手,他們都曾跳過5米85的高度)又沒能發揮出自己一貫的水平,兩相結合,沈應的排名居然都到中遊了。
他是在第二跳的時候成功跳過5米73的,沒有失誤的情況下,還算順利的越過了橫杆。不過沈應也逐漸感覺到,或許差不多就快要接近他現在的極限了。過杆的時候明顯不如之前輕松——應該還是跳的高度不太夠,所以過杆的時候整體就沒有那麼充裕了。
5米80以上的高度估計是沒可能了,沈應打算在5米78再沖一把。
并不是說跳過5米78,就能夠讓他最終名次更進一步或是怎麼樣。沈應隻是希望能夠在個人最好成績上取得更進一步的突破。
5米78高度,裡希特和斯托羅納克都申請了免跳。參加這一輪試跳的隻有五個人,沈應排在最後一個跳。
第一個跳的還是貝茲魯科夫,貝茲魯科夫跳完之後,就輪到伊格納季耶夫。貝茲魯科夫當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發揮正常、輕松過杆,重點是在他之後上場的伊格納季耶夫。
伊格納季耶夫,他這一跳在前期階段一點問題都沒有。然而,成功助跑起跳轉身一條龍後,伊格納季耶夫在過杆的時候出現了……沈應甚至都不願意稱之為“失誤”。
簡單類比一下,大概就是一個世界級的跳水運動員突然“炸魚”了,差不多就是那種程度。沒有一個解說員會将之形容為“失誤”,隻會說“炸魚”。
雖然撐杆跳比賽似乎沒有類似的說法,但不妨礙沈應這樣認為。
因為實在是太離譜了。沈應甚至懷疑伊格納季耶夫該不會真的在想什麼“下一跳失誤一下,給你一個安慰的機會”之類的東西吧?以他的水平來說,在跳躍高度有很大富餘的情況下,過杆的時候一陣意義不明的手舞足蹈、導緻橫杆被打落……
不,都不用伊格納季耶夫了,但凡放在一個專業的撐竿跳運動員身上,哪怕隻有省級,都顯得相當離譜。
顯然,沈應不是唯一一個這樣想的人。現場觀衆發出一聲巨大的噓聲,休息席上的選手也開始議論紛紛。沈應聽見旁邊的斯托羅納克頗為詫異的“什麼”了一聲。再遠一點,他不确定自己有沒有看錯,貝茲魯科夫先生似乎幅度不大的搖了搖頭。
但願伊格納季耶夫不是有意的,沈應心想,否則這件事真的——如果他真的是故意這樣做的話……
撐竿跳又不像是乒乓球,還有“友誼性質的讓一兩球、避免最終比分太難看”的說法。況且伊格納季耶夫也沒有強到可以“讓球”的地步。現役男子撐竿跳世界最強的四人,和他關聯性最大的也就是同一國籍的貝茲魯科夫先生了。伊格納季耶夫認真說起來,還沒有夠上頂峰呢。
沈應縮在休息席上,忍不住盯着從場上下來的伊格納季耶夫。因為休息上其他選手很多也都在看他,所以沈應的行為并不突出。
但伊格納季耶夫還是準确的找到了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