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香也不再勸她爹。反正這世上想當英雄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元将軍一個。既然不接受,那下回大豐收的大帥要來了,他們再想辦法把人送走好了。
聽說那大帥不止德才兼備,關鍵是脾氣還好。所以梨花村的百姓都很喜歡他。既然這樣,那應該不會怨恨上他家的吧。
元香不再想那大帥,回味着胡嬸子的燒餅味,和她爹說:“爹,胡嬸子做的燒餅真的很好吃。您不是常說為了閨女,那要不然再為您閨女奉獻一回?”
“去。”元隆不再搭理她,轉身就走。
元香颠颠跟在她爹屁股後進屋。
元香和元将軍在梨花村住了整整五年。
五年前,元隆帶着兩千兵遠離京都時,高騰窮追不舍。
元隆并非打不過高騰,隻高騰手裡的人也是大越朝的百姓,他何苦要自相殘殺。于是決定來一招金蟬脫殼。
大帥在日前來信試圖拉攏他,元隆本一直沒理會。當下情急才聯系了大帥。
在大帥的協助下,他和他的兩千兵成功瞞過朝廷的人,遁逃到了離京都城千裡之外的梨花村。
元隆後來才知大帥用死人替換了他們兩千人。問題是哪來那麼多的死人呢?元隆再問,大帥笑呵呵讓他不用管那許多,後來又說是從亂墳崗找的。
這之後,元隆帶着兩千兄弟在梨花村住下,沒幾天發現多有不便。一是梨花村村民忌憚他們,二是大帥時不時派人來騷擾他和狗嫌他們。
再是梨花村隻有兩個出入口,一旦被圍,容易被一鍋端。元隆和狗嫌一合計,就讓狗嫌他們去山裡重新找地方駐紮。
元隆又怕傷了和大帥間的和氣,就自覺當人質,帶着閨女在梨花村住下了。
在梨花村的日子,不如京都城滋潤,但自由啊。父女倆意見統一,都覺得梨花村比京都城好太多。
當然,其中有大半的功勞都得歸給胡嬸子。
元隆是個武夫,自認這幾年沒能照顧好閨女,一開始父女倆一天就吃一頓飯,還是隔壁鄰居胡嬸子的接濟,父女倆才實現了一日三餐。
如今胡嬸子越發不把自己當外人,元隆又不好意思過河拆橋,正為難呢。
不論是住哪裡,哪怕野地裡,元香都能習慣。隻一點,梨花村沒有驕驕。
除了想念在京都城唯一的好兄弟外,梨花村樣樣都好。這些年過來,交了新的好兄弟後,元香有些忘了驕驕長啥樣了。
如今,她印象中,隻有驕驕像夜色像墨水一樣黑的眸子,以及像白瓷一樣白的臉蛋,還有瘦瘦小小的一團身影。
想到有一日,她會将驕驕忘了徹底,元香心裡就湧起怅然若失。所以她想好了,今年她必定是要上京都城去探望驕驕的。
她連給驕驕帶什麼特産都想好了。吃的放不起的話,她連夜騎馬趕回好了。
五年前,來到梨花村不久,元香就聽說了高騰被暴君處死的事。當時元香就怕暴君會牽連高家人,抄家滅門。她都打定主意要回京救驕驕時,又聽說暴君隻是抄了高家,将高家人趕出了京都城。
元香後來又特地打聽,得知驕驕和家人好好的住在城外村裡後,她才放心。
這一晃,五年都過去了。
也不知道驕驕身體好點沒有,她不告而别,驕驕一定很難過。不過都過了這些年,差不多也快把她忘掉了吧。
到時候再重逢,驕驕怕是要問她為什麼隔了這許多年才來找他,那她要怎麼回答?
有了。
她就說梨花村的百姓離不開她好了。她可是梨花村的英雄呢,她要是不在,外頭那些人肯定要趁虛而入。
元香可沒說謊。
在他們父女倆沒來之前,梨花村的百姓還是很艱苦的,也飽受擔驚受怕之苦。雖說大豐收基地在梨花村,大帥也承諾會保護梨花村的人。
但大帥多忙呀,他的手下各個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梨花村又地大人多,當然就顧不過來。
還是他們父女來了後,梨花村村民的日子才好過起來。
他們住到梨花村的第一年,沒想遇到山體滑坡,大豐收的人自顧不暇,還是元隆勘察地形,和狗嫌他們帶着梨花村的百姓逃出去,等穩定了,狗嫌他們還幫百姓們收拾殘缺,建新房。
第二年,又遇到自诩除暴組織的山匪來占村。結果山匪半夜偷偷進村時,被元隆放的哨兵發現,連夜一鍋端了。山匪頭頭緻死都在呼喊自己倒黴。
第二天梨花村百姓看到一個個被綁成粽子的山匪時,眼睛都直了,從此将元隆當成了梨花村的保護神。
原先梨花村的保護神——大豐收起義團的大帥表示将山匪挖坑埋了一了百了,省得禍害百姓。元隆沒答應。這引得大豐收好些成員不滿,最後還是大帥點頭,此事才了結。
元香不問,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她爹将山匪帶去哪了。還不是老招數,讓狗嫌叔他們将山匪訓練成保家衛國愛護花花草草的好兒郎。
元香可是清楚,如今狗嫌叔帶的兵馬都超五千人了。狗嫌叔沒少找上門,愁容滿面和她爹讨論到底要怎麼安排養活這麼多人。
第二日,父女倆吃了胡嬸子送來的面片湯,就在院裡膽戰心驚等着大帥上門。